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佛教>達照法師:初關容易重關難,末後牢關難上難

達照法師:初關容易重關難,末後牢關難上難

時間:2019-12-18 08:56:45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佛教

初關容易重關難,末後牢關難上難

本次法語學修重點

△住,顧名思義是你腳跟要穩定,要紮牢。十行,顧名思義就趕緊跑,十行位就是生生世世不舍眾生地去度眾生,在度眾生當中又積累瞭無數的經驗。

△按照天臺宗的說法,十住位就是別教前面修的空觀,十行位就是修的是假觀,十回向位就是相似的中道觀。【空觀,乃由常識之立場(假)而入佛教立場之真理(空);假觀,乃不停滯於空(空)而入佛智所照之世俗立場(假);中道觀,乃不執著空假二觀之 大悲菩薩行。】{住於從假入空觀者,定力多,遂不見佛性;住於從空入假觀者,慧力多,雖見佛性而不明瞭;故此二觀均為方便觀。如能住中道正觀,則定慧力均等,而瞭見佛性。}。

△登地菩薩那是三觀現前瞭,也就是一心三觀完全現前。證一分中道,或者說證一分法身。他證得一分法身,如果按照禪宗的那個標準,應該是大徹大悟,屬於這個位次。

△前面的初住位啊,他的境界跟初果羅漢一樣,隻是見到瞭空,見到瞭無我,那不叫大徹大悟,那還是個小悟。如果按禪宗的破三觀來說呢,初住菩薩隻是破本參。

△本參一旦破瞭,他就是初住。然後重關呢?他要證體啟用。你內在已經知道無我瞭,無我是不是一切法都無我,就停在那裡瞭?如果停在那裡,你充其量就證四果羅漢。

△證四果羅漢,南傳佛教追求的最高境界,以為到那個境界就已經是真理瞭。事實上,大乘佛法告訴我們,這還是遠遠不夠,因為你生命還有更美好的東西沒有彰顯出來。什麼是美好的東西?生生世世不舍眾生。有智慧瞭,已經不住在生死瞭,因為他看到無我瞭,而且後面要有慈悲願力就不住涅槃,不是自己停留在涅槃裡面,所以他一定要回轉娑婆度眾生。

△那麼這一回來,他就能夠積累很多的經驗。所以這個回來,在事相上去度眾生積累經驗,這個過程禪宗講的就是破重關,叫“初關容易重關難”。初關,隻是把自己的問題解決很容易;重關難,就是你要幫別人解決問題。

△所以“初關容易重關難,末後牢關難上難”!就是末後牢關是證一品法身,斷一品無明,徹底證得中道實相這個大徹大悟的境界。從這個時候開始,還要經歷四十二個位次,最後才能夠成就妙覺極果的這個佛。

住,顧名思義是你腳跟要穩定,要紮牢。十行,顧名思義就趕緊跑,十行位就是生生世世不舍眾生地去度眾生,在度眾生當中又積累瞭無數的經驗。度著度著,發現這個菩薩還不夠圓滿,因為還有眾生可度,度得很疲憊。於是還要十回向,要回歸中道,無佛可成,無眾生可度,無我、無人。這樣子一來,能度的心跟所度的眾生是平等不二的。

按照天臺宗的說法,十住位就是別教前面修的空觀,十行位就是修的是假觀,十回向位就是相似的中道觀。為什麼叫相似的中道觀?因為他要從度眾生的那個有眾生可度的狀態裡面,回到無眾生可度的這個狀態裡面來,這兩者要不停地協調,經過十個位次,叫十回向。十回向後,才能夠最後一品相似的中道觀完成瞭,然後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登得初地菩薩,別教的初地。登地菩薩那是三觀現前瞭,也就是一心三觀完全現前。證一分中道,或者說證一分法身。他證得一分法身,如果按照禪宗的那個標準,應該是大徹大悟,屬於這個位次。

前面的初住位啊,他的境界跟初果羅漢一樣,隻是見到瞭空,見到瞭無我,那不叫大徹大悟,那還是個小悟。如果按禪宗的破三觀來說呢,初住菩薩隻是破本參。破本參,因為參就參我們內在的自我起心動念的那一念是誰?念佛的是誰?我們在起心動念,念是誰,他一直參參參,發現說:噢,能念的那個居然沒有啊!我們參的那個,念“阿彌陀佛”嘛,我們大傢念“阿彌陀佛”,念佛的是誰呀?我念佛還有誰呢?我念佛,那到底我是誰啊?他這樣參念佛的那個是誰?所以他參到最後發現沒有我。答案找到瞭,這叫本參破瞭。

本參一旦破瞭,他就是初住。然後重關呢?他要證體啟用。你內在已經知道無我瞭,無我是不是一切法都無我,就停在那裡瞭?如果停在那裡,你充其量就證四果羅漢。證四果羅漢,南傳佛教追求的最高境界,以為到那個境界就已經是真理瞭。事實上,大乘佛法告訴我們,這還是遠遠不夠,因為你生命還有更美好的東西沒有彰顯出來。什麼是美好的東西?生生世世不舍眾生。有智慧瞭,已經不住在生死瞭,因為他看到無我瞭,而且後面要有慈悲願力就不住涅槃,不是自己停留在涅槃裡面,所以他一定要回轉娑婆度眾生。

那麼這一回來,他就能夠積累很多的經驗。所以這個回來,在事相上去度眾生積累經驗,這個過程禪宗講的就是破重關,叫“初關容易重關難”。初關,隻是把自己的問題解決很容易;重關難,就是你要幫別人解決問題。你沒有去度眾生,不知道啊,那眾生可難度瞭!頑固不化,個個都像花崗巖腦袋一樣,敲敲敲,敲重瞭會碎掉,敲輕瞭沒反應,你這很有難度的。所以“初關容易重關難,末後牢關難上難”!就是末後牢關是證一品法身,斷一品無明,徹底證得中道實相這個大徹大悟的境界。從這個時候開始,還要經歷四十二個位次,最後才能夠成就妙覺極果的這個佛。

原標題:達照法師|初關、重關、末後牢關

轉自微信公眾號:大千界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