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佛教>大願法師:在傢菩薩要修的四攝法

大願法師:在傢菩薩要修的四攝法

時間:2019-12-18 09:02:01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佛教

在傢菩薩要修的四攝法

菩薩戒也可以分為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

攝律儀戒包括瞭十八根本罪,還有違犯攝善法戒的三十四種惡作罪,還有違犯饒益有情戒的十二種惡作罪。三十四加十二就是四十六,也就是說,菩薩戒的攝律儀戒有十八重罪,四十六輕罪。

“及攝善法度等行”,攝善法戒主要就是修六度。

“饒益有情三聚戒”,主要是修四攝法——佈施攝、愛語攝、利行攝、同事攝,合起來稱為三聚凈戒。

各各堅固我受持,三聚六度顯密通。菩薩的三聚戒,攝律儀戒就能夠成就斷德圓滿,攝善法戒就能夠成就智德圓滿,饒益有情戒就能夠成就悲德圓滿。

或者說攝律儀戒就是斷圓滿,攝善法戒就是證圓滿,饒益有情戒就是事業圓滿。

我們在傢菩薩要修的四攝法——佈施、愛語、利行、同事,這個就是很重要的功課。不要因為說隻記得懺悔過去、期待未來,而忘掉瞭今生今世最重要的,今生今世,此時此刻,所以我們也要為現在做好功課。

有一句俗話“傢傢有本難念的經”,會念嗎?要善用《凈行品》的智慧,把自己傢裡面這本經讀懂瞭、讀通瞭、念熟瞭,就是在生活之中行菩薩道。我們要知道傢裡這一本經和佛堂上這本經是一樣的深奧,不可思議!

怎樣子念好傢裡這本難念的經呢?怎樣子去“當願眾生:知傢性空,免其逼迫”呢?

文殊菩薩開示我們四個原則:第一個是以感恩心面對傢人,第二個是以四攝法做好傢務,第三個是以空性慧脫離傢累,第四個是以普賢行住真如傢。

第一個,是以感恩心面對傢人。這個是我們真實地“知傢性空”。

傢人對我好,我不起貪執,這是達摩祖師《二入四行》“四行”裡面的“隨緣行”,“喜風不動”,對我好,我也不起貪執,隨緣。

傢裡人對我不好,我那麼關心他,他一點都不領情,我也如如不動。為什麼?“知傢性空”啊!“逢苦不憂”,這是“報冤行”。

然後“冥順於道”是“稱法行”。與傢人相處,能夠人情練達,一切都做得很圓滿,都能夠無私無我地去關心他,然後又心與佛法相應,心裡面不執著、不分別。這個是“稱法行”,與法相應。

“無所求行”,對傢人不生貪愛留戀,心無掛礙,如如不動。我們有緣住在一起,都在這個傢庭裡面,不管是夫妻也好,兒女也好,有緣的時候珍惜這段緣,將這段緣轉變為善緣、法緣、佛緣,但是心裡面毫無所求。這樣子就會充滿感恩心,無論好與壞都感恩。感恩心應該包括這個四種行,是以感恩心面對傢人。

第二,以四攝法做好傢務,一切傢務我們在做的時候都可以修四攝法。

佈施攝,我們做傢務的時候歡喜奉獻,毫無怨言,把我的精神、體力、時間都去做,一邊做的時候一邊發願——願我能夠為一切眾生服務。這樣子是佈施攝。

愛語攝呢?做傢務的時候能夠承擔,以承擔代替指責,以關心代替批評,令一切人生歡喜心,這個是愛語攝。

利行攝,好像我們《凈行品》裡面開示的:“若飯食時,當願眾生:禪悅為食,法喜充滿。”我們飯做好瞭,傢裡人一起來吃飯的時候,我們心裡面念這個偈頌,馬上就能夠轉變為佛法,這個是利行。

傢裡人洗澡的時候,我們也是幫他們準備好,然後心裡面也可以念這個偈頌:“洗浴身體,當願眾生:身心無垢,內外光潔。”我們拜佛的時候也回向傢人都能夠與佛有因、與佛有緣。

我們在傢裡面供奉觀世音菩薩,我們要知道外在有觀世音菩薩的加持,內在我們的心與法相應,這樣子我們就能夠不被世間所纏縛、不生執著、不受逼迫,這個是利行攝。

同事攝是隨順傢人的要求去一起參加一些活動,但是內心都將之轉變為佛法,令他們生歡喜心。

第三、以空性慧脫離傢累,是我們要知道性空相有,因為相有,所以我們要將一切都做得最好,讓傢人生歡喜。

我經常聽到佛弟子有一句話,說“眾生易度,傢人難度。”其他人好度,勸他信佛皈依馬上就來瞭,我勸我傢裡人反而還勸不動。為什麼?要知道問題不是出在他,而是出在自己。

因為我們自己的心沒有與佛法相應,我們不能夠給眾生做一個好榜樣,我們的心裡面還是有貪瞋癡,我們的慈悲和智慧沒有體現出來,所以傢裡面的人不能夠心悅誠服,所以就不能夠相信。這個是我們自己的過失啊!

我們如果能夠做得好,做好榜樣,能夠體現佛菩薩的悲智,能夠歡喜自在,一句俗話說,“菩薩、菩薩,年年十八!”隨時都是歡喜自在的相,當然一切眾生都會接受,都會生歡喜心,都會心悅誠服。

因為是相有,所以我們要珍惜緣份;因為是性空,所以我們不執著、不貪愛,就能夠脫離傢累。

第四、以普賢行住真如傢。“因賅果海,果徹因源”。普賢行是稱法界體性,而在一舉一動、一言一行之中都去修習普賢菩薩十大行願,安住在一真法界之中。

所以我們的心應該安住在真如自性之傢,真如自性是我們真正的傢鄉,是一切萬法的本源,先天地而有,所以以普賢行住真如傢。好像龐蘊居士、維摩居士、勝鬘夫人一樣,能夠示有妻子,常修梵行、在欲行禪、火中生蓮。所以我們學習這個偈頌:“菩薩在傢,當願眾生:知傢性空,免其逼迫。”

希望我們能夠實踐文殊菩薩教導的這四個原則,“知傢性空,免其逼迫”,將傢庭轉變為修持的道場,我們能夠在這裡面行菩薩道!

也祝願一切的佛弟子都能夠念好傢中這一本難念的經,讀通瞭、念熟瞭,這樣子是真實地學好瞭《凈行品》的這個偈頌,是知道瞭如何在生活中間修行。

我們有智慧眼就能夠知道生活之中到處都是佛法,處處都充滿瞭佛法!也祝願所有的佛弟子的傢都能夠轉化為菩薩之傢!

也祝願法界一切的眾生都能夠“以文殊智,修普賢行,住真如自性之傢”!真如自性是傢鄉,不生滅心是本體,安住在不生不滅的真心本體上。

——恭錄大願法師【華嚴經 凈行品學記】

原標題:大願法師:如何在傢庭裡行好菩薩道?

轉自微信公眾號:菩薩雲來集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