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照法師:“照見五蘊皆空”的空是什麼?
△我們大傢每個人的內心,我們所看到的萬事萬物,它之所以是活的,之所以是流動的,是流暢的,是有生機的,前提是因為它空。《心經》說: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心經》說: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個空不是虛無,也不是枯萎瞭,也不是好像瞭無聲息瞭,不是空瞭,無瞭瞭。這個空是什麼呢?空是產生萬物之有的必要前提和條件。
△現實當中的每一件事情,我們看見的有,它隻是門,你看見瞭空那才是道。這句話有點深,因為老子講的叫“無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那個無就是道。道生一,有瞭一,這個一就是門,所以杳杳冥冥,其中有精,有為萬物之始,無為萬物之母,一切萬物從無而產生有。
△真正的道告訴我們,不可須臾離的這個道,一秒鐘離不開的這個道,指的就是我們所有看見的內心的世界的起心動念、身體的行為動作和萬事萬物的春夏秋冬的一切變化。這一切變化的前提,因為它是空,而且這個空成為必然。
△我們內心當中的每一個念頭生起來,它同時需要前面那個念頭讓位,讓開以後,你後面的念頭才能起來。那佛法說,這叫無常,一切現象變化的是無常的,無常的背後,貫穿始終的就是這個空。
△禪宗,它告訴我們參禪的人說,叫“十方同聚會,個個學無為。此是選佛場,心空及第歸”。你的心能夠空得瞭,你就能回歸到自己的傢園,就找到瞭生命回歸的這條道。
△我們能夠看見,你每一個念頭生起來之前是空的,念頭生起來之後還是空的,再往裡面,大傢仔細看,我們內心的每一個念頭生起來,每秒鐘生起來的時候,每秒鐘自己就結束瞭。所以佛經裡面有句話說: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若無空義者,一切法不成。
我們大傢每個人的內心,我們所看到的萬事萬物,它之所以是活的,之所以是流動的,是流暢的,是有生機的,前提是因為它空。《心經》說: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很多人一講到空,好像誤入空門,這個遁入空門,好像是很消極的,很避世的,其實誤會瞭。《心經》說: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個空不是虛無,也不是枯萎瞭,也不是好像瞭無聲息瞭,不是空瞭,無瞭瞭。這個空是什麼呢?空是產生萬物之有的必要前提和條件。
現實當中的每一件事情,我們看見的有,它隻是門,你看見瞭空那才是道。這句話有點深,因為老子講的叫“無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那個無就是道。道生一,有瞭一,這個一就是門,所以杳杳冥冥,其中有精,有為萬物之始,無為萬物之母,一切萬物從無而產生有。這個有,隻要有瞭有,你就有地方去認知它。隻要有這個人坐在這裡,你就知道他叫什麼名字,他長相什麼樣。如果這個人沒有,你就不知道他長什麼樣瞭。
那麼這個講起來好像有點玄,實際上真正的道告訴我們,不可須臾離的這個道,一秒鐘離不開的這個道,指的就是我們所有看見的內心的世界的起心動念、身體的行為動作和萬事萬物的春夏秋冬的一切變化。這一切變化的前提,因為它是空,而且這個空成為必然。如果沒有這個空,你所有的有都不可能存在。比如說,所有的一切事物,就像你所要處的這個位置,人傢要把位置讓開,你這個位置才能上去。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要讓位,後浪才能夠沖得過去。我們內心當中的每一個念頭生起來,它同時需要前面那個念頭讓位,讓開以後,你後面的念頭才能起來。那佛法說,這叫無常,一切現象變化的是無常的,無常的背後,貫穿始終的就是這個空。
那麼這個空到底是什麼呢?就是跟天一樣,跟天一樣,天空跟我們內心沒有妄想的狀態一樣,叫心空。所以禪宗,它告訴我們參禪的人說,叫“十方同聚會,個個學無為。此是選佛場,心空及第歸”。你的心能夠空得瞭,你就能回歸到自己的傢園,就找到瞭生命回歸的這條道。如果你的心空不瞭,你就永遠隻能在外流浪。
我們能夠看見,你每一個念頭生起來之前是空的,念頭生起來之後還是空的,再往裡面,大傢仔細看,我們內心的每一個念頭生起來,每秒鐘生起來的時候,每秒鐘自己就結束瞭。所以佛經裡面有句話說: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若無空義者,一切法不成。
原標題:達照法師|佛經裡面有句話說: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若無空義者,一切法不成。
轉自微信公眾號:大千界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