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傢具備什麼條件?
出傢要具備什麼條件?
恒傳法師答疑:總的來說,在年齡適合、六根具足、無犯罪,不是為瞭躲債或懶惰的心態,發真誠心、勇猛精進心出傢,都是值得贊嘆的。
首先年齡有個要求。你別說你八九十出傢,那你到寺院是去養老嗎,不合適。所以年齡不能過大,那有人說師父我看你剃度有這個六十多的,這是他們真正的發心要出傢,那盡量能給別人一個方便就給他一個方便,但是年齡超過五十五,就不能受大戒瞭,那一輩子就是沙彌、沙彌尼,有的會受個方便戒,什麼是方便戒?就是省戒,你在三壇大戒上可以進入,他給你個省戒,不是真正國傢發的戒牒。
其實受哪種戒都是受,是心受身受,不是外表的受,因為有時候需要方便提供一個身份的證明,但是這個沙彌、沙彌尼他沒法證明,隻有寺院出具當地佛協的證明,所以是年齡段的一個限制。
再有個就是說六根具足。沒有生理缺陷,精神正常。傷殘是不行的,你有病是不行的。有的人說師父我發現有病瞭你也給他剃度,有病的剃度是在師父能力之內我能解決的,我去給他剃瞭,我解決不瞭的那我也沒法去剃。
第三就是這個心,這個是在真心發心出傢。前一段時間一個居士給我打電話,他爹給我打電話讓他小妮出傢,為什麼出傢?我一問,因為失戀。那你不是開玩笑嗎?你失戀瞭一瞬間想不開你出傢,那你心情好瞭你是不是要還俗呢?我說首先我不會給你剃度,你如果說到寺院去住,對於僧侶的生活瞭解下,去滲透可以,但是要我給你剃度那不現實。她要求過來直接剃的,你不剃我不去瞭。你不來也行,我是不會給你剃。為什麼,我要對你負責,也要對我負責,我把你剃瞭,最後你要去還俗,女眾隻有一次出傢機會,你到最後怎麼辦?首先我們做什麼事情要有責任心,你沒一點責任心就會出問題。所以說沒答應,這個心很重要。你出傢瞭,你不是真正發心出傢,如果摻雜別的思維,諸佛菩薩不護你,諸善神不助你。所以,我們幹什麼事情要真實。
另外在你要出傢的時候,當地派出所需開個無犯罪證明。你沒有犯案,沒偷人傢沒搶人傢,沒欠人傢錢,這一系列的東西你具備瞭,沒有案底,到時候受戒都是要有的。所以呀,咱們這個出傢,是要你這顆心和你這個身無過失,沒有犯錯,心是真實的,沒有虛假虛偽,這就可以。
其實出傢人有這個發心,真的值得贊嘆,不論你是什麼樣的心態,不論你有沒有什麼問題。你能想到出傢,真的都值得贊嘆,你要敢把頭剃掉,更值得贊嘆。一個人長久在一個熏修的環境裡,自然會隨眾。
現在叫誰剃個光頭,他心裡不樂意。都說師父多好啊,很羨慕,能得到別人的尊重,可是真正說把頭剃瞭當個師父,大傢來尊重你好不好?有的說不好。因為現在生活條件比較好,社會的誘惑力大,很多還是獨生子女傢庭,導致僧才缺失。所以說,不論僧人有點什麼過失,首先我們都還要去贊嘆他,人無完人。經雲:“破禁比丘雖無戒,初心出傢功德勝;百千萬億白衣人,功德縱多不及彼。出傢弟子能堪任,繼嗣如來末代法”。他出傢瞭都還沒有真正成佛,出現任何小失誤、小問題都屬正常。有的人自己犯錯瞭還天天說別人的錯,找別人的過失,一千個理由都是怨別人不怨自己,這個出發點錯瞭心態就出問題瞭。有錯能很快反觀,馬上明白,這覺悟都不得瞭瞭。所以,我們做任何事情,最重要的就是這個心態,這顆心。
《大唐西域記》裡記載瞭這麼一個故事。
“脅尊者,八十出傢,少年誚曰,夫出傢之業,一則習禪,二則誦經,而今衰老,何所進取。尊者聞而誓曰,我若不通三藏經,不斷三界欲得六神通八解脫,終不以脅至席。乃晝則沿襲教理,夜則靜率凝神,三年悉證所誓。時人敬仰,號脅尊者”。
就是說,有個人八十歲瞭想出傢,一群孩子就嘲笑他:出傢人一則習禪,二則誦經,你都這麼老瞭,能幹什麼?這個人他聽瞭之後,發願說:我如果不能通曉三藏,不能斷三界欲得六神通八解脫,就不睡覺。於是他開始精進,白天學習教理,晚上靜坐思慮,如是三年,所願皆成。眾人紛紛敬仰,稱呼他為“脅尊者”。脅尊者最終成為我們佛教西天第十代祖師。“脅不至席”也就是今日的夜不倒單,非一般人所能效仿。其實,成佛做祖之人,那都是宿世修行而來,這一世再修梵行,外相上的一切根本拘他不瞭。真發心出傢,有志若此,豈有年齡限乎。此非凡夫之心所能測度,然不可不知。所以,很多事情都不是絕對的。
一旦發心出傢,剃發搭衣,進止威儀同諸賢聖,因見彼故,無量有情種種善根,皆得生長。隨喜一切出傢功德!
轉自微信公眾號:新鄭觀音寺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