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這十二個字的含義
世間廣義的藥有三種——草藥、法律、佛法;世間廣義的病亦可分成三類——身病、社會頑疾、心病。草藥療愈身病,法律治療社會,佛法則被用來對治心病。然而,色身是心的外在體現,同時也是業的表相,由色身所延伸出的行為與表現的集合體,便是我們的社會。既然色身與社會皆為心之所現,用於對治心病的佛法,才是世間最重要、最根本的一味藥。
(1)草藥治身病。我們的身體會患哪些病呢?身體會有生、老、死之患。生是老、死的前提,有生,才有老、死。以是觀之,不僅“老”和“死”是病,“生”也是一種病。也正是緣於此,眾生才想要尋出離、求解脫。
(2)法律治社會之病。什麼是社會的病?當公民意識薄弱、責任意識淺淡、法律意識缺失,社會上便會出現一些違背公序良俗的事件和違法犯罪行為。這些不良現象皆是社會頑疾,法律之藥可防非止惡,還社會以安定和諧。
(3)佛法治心病。何謂心病?心病主要表現為貪嗔癡,而其根本原因是在於“無明”。世間眾生因“無明”而生執著、妄想和習氣,繼而變得愚癡顛倒。欲對治心病,先要破除“無明”:大傢通過“聞思修”的佛法修行次第,開啟智慧,立正知見,最終實現從“迷”轉“悟”、由“暗”至“明”。佛法何以能對治心病?答案是要“對癥下藥”,因為法無定法,因緣而有。所有的煩惱諸業,都有其形成的原因,找出原因,好像中醫診病的“辨證論治”,佛法亦講“對機說法”,如古德雲“佛說一切法,為度一切心。若無一切心,何須一切法”。眾生有煩惱,就用對治煩惱的法;有執著,就用對治執著的法;有習氣,就用對治習氣的法……以上種種,便是對治心病的良藥——佛法。
藥師:指的是能夠調藥、施藥的人。真正的藥師不僅能療愈眾生的身病,亦能調和眾生的心病,身心俱治,方才究竟。
琉璃光:琉璃光是譬喻意,是指我們本自具足、不生不滅、自在光明的“佛性”。藥師如來亦是依此本具佛性之“琉璃光”成就東方的凈土世界,諸法亦如是,凈垢聖凡亦是清凈法身的如是顯現,此以“琉璃光”譬喻之“解脫真性”乃是學習此部《藥師經》的第一條線索。
如來:佛的“十名”之一。佛有十名,即: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世尊。
本願功德:本願,是藥師如來因地(未成佛之前)所發大願,亦是其最初所發的菩提心。與阿彌陀佛因地發四十八大願、後經無量劫修行一樣,藥師如來因地亦發十二大願,後經生生世世依此大願修行,最後圓滿佛果,成就瞭東方凈琉璃世界。十方三世諸佛亦是皆以本願為因,累劫所修功德為緣,而成佛凈土。故以此而觀之,凈土是諸佛修來的,並不是憑空化現的。因此,由“本願功德”的因緣和合而成就瞭凈土的這個原理,就是學習這部《藥師經》的第二條線索。
經:又稱“修多羅”,有貫穿、軌則、攝持之義。經中所闡揚詮釋的教法,被稱為“經法”、“經教”。記載經教的書籍,被尊為“經典”。
文章轉自微信公眾號:道山cl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