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波法師:戒律也有開遮持犯四個點
舉一個例子,中國傳統文化,一直以來都給我們一個約束,即:男主外,女主內。這個已經約定俗成,如果違背瞭這個規則,那你就覺得男的主內,女的主外瞭;男的就變得低頭喪氣,女的就覺得提心吊膽。雖然她成功瞭,優秀瞭,但優秀帶給她的不是驕傲,而是負擔,因為她違背瞭這個規則。你為什麼去主外?你主外瞭,成功瞭,反而你孤獨,常常會是這樣。
但這是一個絕對標準嗎?不是。我們這是在按照一個錯誤的觀念,在某種程度上,男主外女主內是對的;而在某種程度上,男主內女主外也沒有錯。佛法是活的,不可以說,隻能這樣,不能那樣!這不是佛法!佛法是動的,可以變化,如果是沒有變化的,修行就變成不可能!那你學佛幹什麼?
即使對於我們的戒律,佛教也有開遮持犯四個點。開,開戒,在什麼條件下可以開戒?在我們沒有辦法或者在特殊的情況下,可以開戒,比如有病時等;遮,遮戒,遮戒是在沒有人理解和接受的條件之下,你不能說“我受戒瞭”,不要給別人和信仰帶來麻煩。持,持戒,沒有條件,你必須持戒。犯,犯戒,你明明知道,你就是要違背,那是你的問題。所以戒律也是有因緣的,它不是固定不變的。但是我們今天對於雞毛蒜皮的小事,算得很精細,大帳卻沒有算,不知道戒律原來是為我們的解脫服務的!迷失瞭戒律的根本,如三皈依是佛教徒最基本的戒!很多人卻把它忽略瞭!信仰還能成立嗎?這是最大的失敗!
“其實這是視每個特定的傢庭狀況而定的。”
所以說,它不是固定的規則。比如男的可以主內,也可以主外;如果女的非常優秀,那麼她也完全可以主外!為什麼一定讓她主內呢?如果一定讓她主內,那她必然會覺得沒有發揮出自己的優勢,對人才也是一種浪費!事實就是這樣的。所以主內主外不重要,重要的問題是看她能不能主內、能不能主外?這應該是一個相對公平的標準。當然,你也沒有必要叛逆,比如本來他笨,你非得讓他主外,那是蒼白的;本來她優秀,你非得讓她主內,那也是蒼白的。所以大傢必須清楚,佛法是活的,不是定法!
原標題:開遮持犯,你瞭解嗎?——哈爾濱極樂寺靜波法師開示節選
轉自微信公眾號:點一盞明燈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