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佛教>達照法師:人生的境界

達照法師:人生的境界

時間:2019-12-21 17:05:11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佛教

人生的境界

本次法語學修重點

△各宗各派都有自己觀察自己,改變自己,讓自己心靈如何安住的方法。禪宗是直指,凈土是念佛,天臺是止觀,中觀、唯識也有各種的觀法。

△所以記住這句話:你的心念所感受到的狀態代表你人生的境界,不是你坐在哪個位置上代表你的境界。

△那麼這些心念的改變,使我們外在的世界也在改變。但對我們自己能把握的就是,你的心念就是你的境界。

△所以明白瞭這個修行的方法,是直接從我們的心念上改變我們的境界,心念改變瞭,你的境界就改變瞭,你的覺受就改變,一定是這樣的,因為這個心念才是真正的因果。

△我們在凡夫的世界裡面全部都是“隨業受報”,沒有一個人逃脫得瞭業報的命運。業會引著你在改變,所以專門有個詞叫“引業”。“引業”,就引發你產生的生命的改變。

△那這些業是怎麼產生的?是你過去無始劫一直到今天,自己的行為感召的,所以我們今天的所有起心動念都會變成明天的引業。

△其實,你的行為會改變你的世界。你每天有不同的行為,你每天不停地在改變你的世界,但這些行為歸根結底是從哪裡來?是你的心。所以,心力大於業力。

△所以心的力量,包括我們妄心,身、口、意三業的這個意業包括我們的妄心,在引導我們的身體的行為、語言的行為。

各宗各派都有自己觀察自己,改變自己,讓自己心靈如何安住的方法。禪宗是直指,凈土是念佛,天臺是止觀,中觀、唯識也有各種的觀法。這些觀法根源於我們的起心動念,就是你的心念,代表你人生的境界。

所以記住這句話:你的心念所感受到的狀態代表你人生的境界,不是你坐在哪個位置上代表你的境界。當然你在現實的生活當中,你所表現出來的狀態,也是你的某一些心念的外延,心念看不見的。但是你的狀態別人看見,你不要說一個狀態是假的,是外在的表象,這個假的表象就根源於你內在的起心動念。

那麼這些心念的改變,使我們外在的世界也在改變。但對我們自己能把握的就是,你的心念就是你的境界。你生起來的是道德仁義,你的心境就安住在一個道德仁義的世界。如果你內心生起來的是是非人我,你就隻能處在是非人我的境界中。這個隻有自己能夠把握,別的人誰也代替不瞭。所以明白瞭這個修行的方法,是直接從我們的心念上改變我們的境界,心念改變瞭,你的境界就改變瞭,你的覺受就改變,一定是這樣的,因為這個心念才是真正的因果。

我們在凡夫的世界裡面全部都是“隨業受報”,沒有一個人逃脫得瞭業報的命運。業會引著你在改變,所以專門有個詞叫“引業”。“引業”,就引發你產生的生命的改變。我們一直被這個業推的,或者說業把我們牽的,它在前面就是牽著我們;在後面就是推著我們,在後面叫“驅使”,我們是被業所驅使的。在前面呢,我們叫牽引,它是引導我們來瞭這裡,引導我們來到這個世界,引導我們來這裡學佛。有一種業的力量引導著你,冥冥之中好像自有安排,你搞不清楚為什麼你會信佛,你開始還不信佛的,後來怎麼信佛瞭,他居然還出瞭傢,想不通,但是你背後就有這個業引著你過來。

那這些業是怎麼產生的?是你過去無始劫一直到今天,自己的行為感召的,所以我們今天的所有起心動念都會變成明天的引業。其實,你的行為會改變你的世界。你每天有不同的行為,你每天不停地在改變你的世界,但這些行為歸根結底是從哪裡來?是你的心。所以,心力大於業力。

我們不要小看這些妄心哦,六道輪回所有的情景都是你的妄心引導出來。你不要小看,你說我就打個妄想有什麼關系,那人太可惡瞭,我就報仇。你不要以為你一個念頭沒什麼大不瞭,那個念頭就是你一期生命的業力。很可怕的!當你其他的業沒有牽引它的時候,就剩下這個業就牽引你去瞭。這一念啊,“一失足成千古恨”。

所以心的力量,包括我們妄心,身、口、意三業的這個意業包括我們的妄心,在引導我們的身體的行為、語言的行為。

原標題:達照法師|直接從我們的心念上改變我們的境界

轉自微信公眾號:大千界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