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佛教>黃茶的分類_黃茶的品種_黃茶的代表名茶

黃茶的分類_黃茶的品種_黃茶的代表名茶

時間:2019-12-24 16:54:37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佛教

黃茶早在公元7世紀就已經出現,是中國特產,僅次於綠茶出現的第二大茶類,歷來就被一些政要名人所青睞。早在唐貞觀年間,文成公主遠嫁西藏時,隨身帶去的嫁妝中就有嶽州黃茶。到瞭清朝年間,乾隆皇帝欽定黃茶為貢茶,將君山黃茶作為進貢茶品。就連毛澤東主席、劉少奇等名人都對黃茶贊不絕口,偏愛有加。而現在黃茶更是經常被作為“國茶禮”贈送給外國重要來賓。

黃茶有幾大類?哪些品種?代表名茶有哪些?

黃茶屬於輕發酵茶,中國六大茶類中的珍稀品類。根據原料芽葉的嫩度和大小可以分為黃大茶、黃小茶、黃芽茶。在茶學界又有工藝黃茶與品種黃茶的說法。茶樹生長的茶葉不經加工而自然顯露出黃色的黃芽品種,被稱為品種黃茶。工藝黃茶是指通過“悶黃”工藝來加工制作使茶的顏色變黃的茶葉品種。比如君山銀針、為山毛尖、平陽黃湯都是工藝黃茶的代表。而蒙頂黃茶和霍山黃芽後來也采用悶黃技術,所以也屬於工藝黃茶的范疇。

從表面上看來,兩種不同定義的黃茶給出瞭兩個不同黃茶的起源時間,工藝黃茶的發明從時間上看較品種黃茶要晚很多,黃茶似乎應該是品種黃茶被發現時就已經有瞭,但按照現在茶類根據制作工藝來劃分的概念上看,隻有通過悶黃工序加工制作而成的茶類才能被認定為是真正意義上的黃茶,所以我們現在所說的黃茶指的是工藝黃茶。

比起綠茶擁有眾多名優品種,黃茶的名優茶能夠流傳至今的卻屈指可數。較常見有名的品種有君山銀針、蒙頂黃芽、北港毛尖、鹿苑毛尖、溈山毛尖、海馬宮茶等。其中以君山銀針和霍山黃芽最為出名並流傳至今。黃茶較之綠茶滋味更為醇和,並具有特殊的黃茶香氣。

黃芽茶的品種

黃芽茶是指采摘最細嫩的單芽或一芽一葉進行黃茶加工,幼芽色黃,因此被叫作黃芽。代表品種有君山銀針、蒙頂黃芽、霍山黃芽等。

早在西漢至初唐之際就已經出現黃芽這個名詞,說的就是現在的蒙頂黃芽和霍山黃芽這兩個品種,當時是因為蒙頂黃茶和霍山黃芽的茶芽芽頭有微黃或發黃的樣子而被稱為黃芽。它的黃是指茶葉芽頭不經過制作加工而天然發黃,使色素缺乏的表現,是一種低色素茶種。

霍山黃芽

黃茶的分類品種之霍山黃芽

霍山黃芽產於安徽,是歷史名茶,於唐初就已經聞名,中唐時期遠銷西藏,明清時期盛行。但其制茶技術早已失傳,直到20世紀70年代後才有人不斷摸索,重新制作。現在霍山黃芽的制作使用兩次悶黃。相比於君山銀針,霍山黃芽貌似更接近綠茶的品質特點。

君山銀針

黃茶的分類品種之君山銀針

君山銀針,中國十大名茶中唯一的黃茶,產於中國的黃茶之鄉湖南嶽陽,因形似如針,生長在君山上,因而得名,又名“黃翎毛”、“金鑲玉”。制作時二烘二悶,烘幹和悶黃輪番進行。成品茶的芽頭茁壯,長短大小均勻,茶芽內面呈金黃色,外層白毫顯露,明顯完整,包裹的很堅實。葉底明亮,茶湯色澤為橙黃,滋味甘醇。

蒙頂黃芽

黃茶的分類品種之蒙頂黃芽

蒙頂黃芽,產自四川雅安蒙頂山,其三悶三炒造就瞭蒙頂黃芽的特殊品質。蒙頂黃芽采摘於春風時節,選取圓肥單芽和一芽一葉初展的芽頭。經過復雜的制作加工工藝,使得成品茶的芽條勻整,扁平挺直,全芽嫩黃,金色的茸毛十分明顯,沖泡時湯色黃中透碧,甜香鮮嫩,甘醇鮮美,讓人回味無窮。

莫幹黃芽

黃茶的分類品種之莫幹黃芽

莫幹黃芽,浙江省第一批省級名茶之一。古時稱莫幹山芽茶,自宋代時便已是茶珍品,產量突出,清朝末年從市場淡出,1979年始恢復生產。每年3—4月開始采摘春茶,采摘標準為一芽一葉至一芽二葉初展的鮮葉。成品茶外形的芽葉肥壯顯毫,細如雀舌,色澤綠潤微黃或墨綠黃潤;沖泡後內質香氣清香幽雅,湯色嫩黃。

黃小茶的品種

黃小茶是采用細嫩芽葉加工而成,以芽一葉和一芽二葉的茶葉原料為主。代表品種有溈山毛尖、遠安鹿苑、北港毛尖、平陽黃湯等。

溈山毛尖

黃茶的分類品種之溈山毛尖

溈山毛尖,唐代便已著稱於世,清代時被列為上品,影響力與龍井不相上下。產自湖南省長沙市寧鄉縣西部的大溈山一帶,以溈山村為核心產區。每年清明節後、谷雨前采制,采摘標準為一芽一葉或一芽二葉的初展嫩葉。成品茶外形微卷成塊狀。色澤黃亮油潤,白毫顯露,湯色橙黃透亮,松煙香氣芬芳濃鬱。滋味醇甜爽口,葉底黃亮嫩勻。常被作為禮茶之珍品贈與他人。

遠安鹿苑

黃茶的分類品種之遠安鹿苑

鹿苑毛尖,歷史名茶,是湖北茶葉中的代表佳品之一,創制於南宋寶慶年間,清乾隆時期被選為貢茶,被商業部評為“全國名茶”。每年清明至谷雨間采茶,采摘標準為一芽一葉和一芽二葉。成品茶外形條索環狀,白毫顯露,色澤金黃,香鬱高長,滋味醇厚回甘。湯色黃凈明亮,葉底嫩黃勻整。

北港毛尖

黃茶的分類品種之北港毛尖

北港毛尖,條形黃茶的一種,產於湖南省嶽陽市北港,唐代稱“邕湖茶”,清代乾隆年間已有名氣。一般是在清明節之後的一個星期內開采。成品茶外形芽壯葉肥,毫尖顯露,呈金黃色,內質香氣清高,湯色橙黃,滋味醇厚,葉底肥嫩黃似朵。曾是古代皇室專用的一種黃茶,於1987年在湖南全省名優茶評比中被評為全省名茶。

平陽黃湯

黃茶的分類品種之平陽黃湯

平陽黃湯,浙江的傳統名茶之一。采摘於清明節前,采摘標準為細嫩多豪的一芽一葉和一芽二葉初展原料茶,成品茶外形條索細緊,色澤黃綠多毫。湯色杏黃明亮,茶香濃鬱醇厚,滋味鮮醇爽品,葉底芽葉成朵勻齊。

黃大茶的品種

黃大茶一般是用老葉子加工而成,往往采用一芽四五葉為原料進行殺青悶黃加工。由於黃大茶對原料的嫩度要求最低,原料易得,因此我國黃大茶的產量在黃茶中最高。代表品種有海馬宮茶、霍山黃大茶、廣東大葉青等。

海馬宮茶

黃茶的分類品種之海馬宮茶

海馬宮茶,歷史名茶,始於明代,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並作為貢茶流傳至今,因其產於海馬宮村,故名為海馬宮茶。海馬宮茶采摘於谷雨前後,成品茶的條索緊結卷曲,茸毛顯露,口感上清高味醇,回味甘甜。茶葉的湯色黃綠明亮,葉底嫩黃明亮。

黃茶的分類與品種之廣東大葉青、霍山黃大茶

霍山黃大茶

霍山黃大茶,又稱皖西黃大茶,在唐宋時期就已經聲名遠播,明清時期還作為貢品進貢皇室。皖西黃大茶產於安徽霍山、金寨、大安、嶽西等地。其中以霍山縣大化坪、漫水河及金寨縣燕子河一帶所產品質為佳。一般在立夏前後采摘,采摘標準是一芽四五葉,葉大梗長。成品茶葉片成條,梗部彎曲帶鉤,色澤金黃油潤,滋味濃厚,高爽焦香。

廣東大葉青

廣東的大葉青,黃大茶的代表品種之一,是廣東的特產,其制法與其他黃茶不同,先萎調後殺青,再揉捻悶堆。成品茶外形條索肥壯、緊結重實,老嫩均勻,葉張完整,顯毫,色澤青潤顯黃,香氣純正,滋味濃醇回甘,湯色橙黃明亮,葉底淡黃。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