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經》共計二百六十個字,可分為三部分
△《心經》的“經”字是通名,“通”者,即通於一切佛經的意思,如《阿彌陀經》、《妙法蓮華經》都稱為“經”。
△“經”又可叫做“契經”,“上契諸佛之理,下契眾生之機”,也就是說,經典當中的內容一方面要與佛所悟得的道理相應、相等同 ;另外一方面要與眾生的根機相應,要讓凡夫能夠理解。
△如果隻講佛所悟的道理,不管是否契合眾生根機的話,凡夫可能永遠都聽不懂;如果隻講凡夫的道理,不講佛理,那是世間的學問,就不是佛法瞭。所以“經”一定要能上通下達。
△同時,“經”又是指路徑。路徑就是從凡夫通往成佛的途徑,告訴我們怎麼從凡夫位開始修行,直到圓成佛果。所以《心經》的“經”就是告訴我們:如何以大智慧從生死的此岸到達涅槃的彼岸。
△《心經》正文共計二百六十個字,可以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為總序,把整個佛法中般若思想的核心做瞭一個非常簡要的提煉。
△第二部分內容講述如何契入真心,也就是禪宗講的證體。
△《心經》的第三部分就是講如何大機大用。
《心經》的“經”字是通名,“通”者,即通於一切佛經的意思,如《阿彌陀經》、《妙法蓮華經》都稱為“經”。“經”又可叫做“契經”,“上契諸佛之理,下契眾生之機”,也就是說,經典當中的內容一方面要與佛所悟得的道理相應、相等同 ;另外一方面要與眾生的根機相應,要讓凡夫能夠理解。如果隻講佛所悟的道理,不管是否契合眾生根機的話,凡夫可能永遠都聽不懂;如果隻講凡夫的道理,不講佛理,那是世間的學問,就不是佛法瞭。所以“經”一定要能上通下達。
同時,“經”又是指路徑。路徑就是從凡夫通往成佛的途徑,告訴我們怎麼從凡夫位開始修行,直到圓成佛果。所以《心經》的“經”就是告訴我們:如何以大智慧從生死的此岸到達涅槃的彼岸。
《心經》正文共計二百六十個字,可以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為總序。
把整個佛法中般若思想的核心做瞭一個非常簡要的提煉。
第二部分內容講述如何契入真心,也就是禪宗講的證體。
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從小到大直至老,幾十年都在圍繞這個肉體之身、這個“我”,為生計奔忙,為傢庭奔忙。事實上我們生命的全部不僅僅是這個身體,還包括思想(佛法中稱為妄想),以及這些思想背後所具有的非常清凈、圓滿的德行,或者可以稱為佛菩薩的品質。我們每個人生命的內在都具備與佛菩薩同等的品質,但目前這種品質被我們的煩惱、錯誤的思想掩蓋住瞭。如果我們通過修行,通過念佛、持咒慢慢地把錯誤的思想逐步舍棄,內心就會越來越清凈,達到一定程度之後,世間學習來的知識和平時養成的不良習慣對自己就不會再產生幹擾,生命清凈的狀態就能得到顯發,這是一個總的方向。所以《心經》的第二部分內容就是揭示我們真心的狀態。把我們種種的煩惱和痛苦剝落,來顯發我們的真心。
《心經》的第三部分就是講如何大機大用。
當我們解脫瞭生死煩惱以後,我們內在存在一種力量,這種力量是我們生命中最完美的一部分。當一個人自己的問題解決瞭,他還能夠非常積極地投入到服務社會、利益眾生的事業當中去,這種人就是菩薩。
原標題:達照法師|《心經》正文共計二百六十個字,可以分為三部分。
轉自微信公眾號:大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