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經》的“波羅蜜多”譯為“到彼岸”,是在哪?
△“波羅蜜多”,譯為“到彼岸”。彼岸在哪裡呢?我們在河的此岸,要渡過河到對岸去,對岸就是彼岸。
△《心經》告訴我們,我們這顆心是在生死輪回的此岸,一切善惡、苦樂正把我們的心牢牢地捆住,使我們不得自在,不能自主;隻有通過般若開發出我們內在的大智慧,這顆被捆的心才能慢慢地松弛下來,才能得到解放,才能到達彼岸。
△開啟般若智慧之後,對於我們所擁有的其他各種物質生活、精神生活也是一樣:擁有時我們心懷感恩;失去瞭,我們也心無掛礙,不會為其所累。“不為所累”是很重要的一點。
△《心經》裡面所講的“到彼岸”,就是把我們這顆煩惱、痛苦、雜亂、無序、不能自在、不能自主的心,轉化為快樂、歡喜、清凈、有序、自在、可以把握的心,這就是彼岸。
△我們不但這一生要能夠快樂,還要能夠超越生死的束縛,到達涅槃解脫的彼岸,這也是佛法的總體思想。
“波羅蜜多”,譯為“到彼岸”。彼岸在哪裡呢?我們在河的此岸,要渡過河到對岸去,對岸就是彼岸。我們平時乘車,上車的地方是此岸,下車的地方就是彼岸;我們生病的時候是此岸,病痊愈瞭就是彼岸。彼岸,是相對於此岸來說的。《心經》告訴我們,我們這顆心是在生死輪回的此岸,一切善惡、苦樂正把我們的心牢牢地捆住,使我們不得自在,不能自主;隻有通過般若開發出我們內在的大智慧,這顆被捆的心才能慢慢地松弛下來,才能得到解放,才能到達彼岸。
為名利所累的人,如果學習瞭《心經》,開啟瞭般若智慧以後,他仍然可以擁有名利;但是無論擁有或者失去,對他來說都沒有關系瞭,因為他不會再為名利所累瞭。開啟般若智慧之後,對於我們所擁有的其他各種物質生活、精神生活也是一樣:擁有時我們心懷感恩;失去瞭,我們也心無掛礙,不會為其所累。“不為所累”是很重要的一點。《心經》裡面所講的“到彼岸”,就是把我們這顆煩惱、痛苦、雜亂、無序、不能自在、不能自主的心,轉化為快樂、歡喜、清凈、有序、自在、可以把握的心,這就是彼岸。
佛法包括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和如來乘這五乘正法。其中人天乘法告訴我們:要做個好人,擁有一個快樂的人生。但是你隻是擁有瞭快樂的人生,那還遠遠不夠;因為你這一生快樂瞭,最終還是要面對死亡以及來生。你今生快樂瞭,你能保證來生也快樂嗎?不能保證。那我們來生怎麼辦?所以我們不但這一生要能夠快樂,還要能夠超越生死的束縛,到達涅槃解脫的彼岸,這也是佛法的總體思想。
原標題:達照法師|“波羅蜜多”,譯為“到彼岸”,彼岸在哪裡呢?
轉自微信公眾號:大千界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