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隨法師:凈業三福與往生是什麼關系?
“凈業三福”是凈土三部經之《觀經》裡面講的。
很多人可能以為三世諸佛都以三福作為凈業正因,所以會認為要三福具足才能往生。
對於這個問題,我們要從整部《觀經》來看,如果隻看到三福的話,就容易有這個誤解。
我們看九品往生裡面,下三品的眾生三福裡一福都沒有。
下上品是一個十惡眾生,下中品是一個破戒眾生,下下品是一個五逆眾生。這三品眾生如果按照三福來衡量,孝道沒有,持戒沒有,甚至三皈依也沒有。下中品受瞭三皈依,應該是一個佛弟子,但是破戒——毀犯五戒、八戒、具足戒。而十惡、五逆是沒有皈依佛門的兩種人。
這下三品眾生跟三福是不沾一點邊的,是純靠念佛往生的。
凈業三福的內容第一條: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屬於人天善法。
第二條: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這就跟佛教有關瞭。
第三條: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
第一條是沒有皈依佛門的人都可以做的。儒傢也強調孝養父母、尊敬師長、仁義禮智信,儒傢也可能做到這些。但還沒有做到慈心不殺,發菩提心,修諸功德等。
三福是諸佛出世教化眾生都要用的,因為這是佛教的基礎:從孝養父母到尊敬師長;到受持三皈、具足眾戒;然後到發菩提心、修諸功德,所以,被稱為三世諸佛的凈業正因。
三福是凈業正因,不是往生正因往生是不是也要靠這三福呢?
我們看下三品就知道,沒有這三福也可以往生。五逆十惡的人沒有做到三福,也能往生西方,這就說明凈業正因不是往生正因。
很多人誤解瞭,把凈業正因理解成往生正因瞭。
三福不是往生正因,是凈業,凈化我們的身口意三業。
三世諸佛以此三福凈化眾生身口意三業,但是它不是往生正因,它是三世諸佛的通規,十方諸佛教化眾生都會遵循三福的基本理念。
以三福回向往生是謂雜修善導大師有一個明確的說法,就是把往生分為要門、弘願。
如果靠三福來發願回向求往生,這個屬於要門,就是所謂的雜修。
為什麼是雜修呢?
因為它本身不能往生,它與阿彌陀佛的功德比,是少善根、少福德,不能夠達到往生的標準。
不能往生怎麼辦?回向求往生。
所以,修三福一定要回向,不回向就隻有善法。
像儒傢,儒傢講不講往生?(蓮友答:不講往生)那麼它就跟凈土沒有任何關系瞭,就不可能往生。
沒有聽說過儒傢裡面有哪一個人往生的,孔子孟子他們往生瞭沒有呢?(眾蓮友:沒有)他們已經是儒傢裡面的聖者瞭,但是他們不能往生,這就說明三福本身不是往生的正因。
三福如何與往生拉上關系呢?回向。
三福本身不能往生,以回向求往生。
盡世間孝道,不殺生,包括皈依佛門等,所有功德都不求人天福報,不求現世利益,不求來世利益,隻求往生西方,這就跟凈土法門掛鉤瞭。
回向求往生,雖然是跟凈土法門掛鉤瞭,但不是直接地求往生,心中牽掛的、修持的還是三福的行為,還沒有直接跟阿彌陀佛這個因緣建立更深的聯系。
念佛是往生正因念佛與三福不同在哪裡?
念佛是直接跟佛心相應,這就與阿彌陀佛第十八願相關瞭。第十八願講十方眾生,你相信我,願意往生極樂世界,乃至十聲,乃至一聲,都可以往生西方。
第十八願裡面沒有講到任何一福。
阿彌陀佛是以名號來度化我們眾生。下三品的眾生沒有修三福,但是有念佛,所以往生瞭。
這就告訴我們,不具足三福的人,隻要念佛,也可以往生西方。這裡面才凸顯往生的正因在念佛,不在三福。
三福如果不回向不能往生,但是念佛可以往生,因此,念佛比三福更重要。
我們看九品往生,很多人會看上三品,但是如果依我們凡夫的立場,包括善導大師思想體系來看,應該關註的是下下品,為什麼呢?
下下品的人是業障最重,善根最淺,沒有修行,念佛時間最短,臨終十聲往生瞭。
這能夠凸顯幾個方面:
第一,下品眾生沒有其他任何修行,是造罪的凡夫,而且是五逆重罪;
第二,念佛時間短,臨終十聲,而且是在恐懼不安當中來念十聲佛,往生瞭;
第三,所有行持就隻有一個:念佛。
我們從這個案例裡面就可以看到:往生的正因隻有一個:念佛。
所以,《佛說阿彌陀經》隻講念佛:“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
三福是為導歸念佛佛將三福與往生的關系放在《觀經》裡面,意義在哪裡呢?
就是要引導所有人都來念佛。
行善法的人,比如中國的儒傢文化、道傢文化,如果有這個基礎,佛就贊嘆你,你是上品上生,你來回向求往生西方,那就把你抬得高高的,上品上生!你如果差一點的,那就中品、下品。
佛的用意,其實有多方面的,既突出瞭念佛往生的道理,又維護瞭我們對世間善法要遵循的規律。
世間人都覺得要行善積德,好,把你放在高位置。
人其實是有我慢心,如果把三福放在下位置,把念佛放在上位置,那眾生都受不瞭瞭,你光念佛就超過我瞭?
其實恰恰相反,九品眾生,如果從根機講,應該是下下品的根機最好,不是上上品的根機最好。因下下品的人就專一念佛,一句佛號就往生西方瞭。
但是,佛把他放在最低,其實也維護瞭世間善法的一個層面,所以佛法沒有破壞世間善法。
你行善的人依然行善,然後你來念佛往生西方,給你一個好聽的名字就是“上品上生”,事實上,和下品下生的人得到的利益是一樣的。
文章轉自微信公眾號:法寶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