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佛教>漢中仙毫屬於什麼茶?

漢中仙毫屬於什麼茶?

時間:2020-01-04 16:56:43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佛教

漢中仙毫屬於綠茶,是完全不發酵的茶葉品種,產於陜西省漢中地區,受國傢地理標志產品保護。漢中仙毫的外形細秀如眉,色澤嫩綠顯毫,香氣高銳持久,沖泡後湯色嫩綠明亮,滋味鮮爽回甘,葉嫩綠勻整,且富含天然鋅、硒等微量元素的特殊品質。漢中仙毫氨基酸含量達4%左右,咖啡堿4.5%左右,茶多酚40%左右,水浸出物達46%以上,有較好的的品質表現。漢中仙毫天然無污染,為清心明目、化脂減肥、降壓抑癌、延年益壽之佳品。

漢中仙毫屬於什麼茶?

漢中仙毫對葉片和制作工藝的要求很嚴格,於清明前采摘,以單芽或一芽一葉初展為原料,經攤青、殺青、理條、做型、提毫、烘幹、精選等一系列工藝流程,最終加工而成。漢中仙毫因剛采出來的茶芽類似於老人的眉毛,茶芽浸泡後會附著很多細小的物質,當地人稱為毫,再加上產茶之地如仙境般美麗,故而人們就把這裡產的茶稱為漢中仙毫。2007年12月,漢中仙毫經國傢質檢總局的批準,以地理標志產品形象成為國傢地理標志保護產品。2016年,漢中茶園面積高達113.2萬畝,茶葉總產量5.12萬噸。

漢中仙毫屬於什麼茶?

漢中,北依秦嶺,南屏巴山,冬無嚴寒,夏無酷暑,茶區土層深厚,被公認是地球上同緯度地帶中最適合人類生活和最適合茶樹生長的地方,同時又是聞名遐邇的富硒茶區,高海拔、高緯度、多雲霧、遠離污染等地理優勢賦予漢中仙毫以香高、味濃、耐泡、形美保健的獨特稟賦,天然符合國傢地理標志產品特征。漢中從唐宋開始到明清時期,因為特殊的地理條件,一直都是茶葉生產和轉運的集散重點,這裡水路和陸路都比較發達,呈交的幾條棧道就如現在的國道般能通往各個方向。

茶聖陸羽寫出的中國首部茶葉專著《茶經》開篇即講“茶者,南方之佳木也,巴山峽川生焉。”漢水之南的鎮巴、西鄉便就在這一帶。唐宋時期,生活於北方的遊牧民族,腥肉之食非茶不消,秦嶺南側的漢中便成為他們最近的茶葉集散地。《宋史》記載:“漢中買茶,熙河易馬”,馬幫商隊穿越秦嶺到達漢中,僅宋神宗熙寧七年,漢中收購的茶葉便達七百餘萬斤。時至今日,依賴千年的歷史積淀和良好的生態環境,漢中已成為陜西乃至西北最大的茶葉基地。幾條古道經過的地方都有大片的茶園,茶葉大興,茶人輩出。

漢中仙毫屬於什麼茶?

漢中仙毫作為國傢地理標志產品,其品牌價值已於漢中的經濟、文化密不可分。在第31屆巴拿馬國際博覽會上,漢中仙毫榮獲綠茶類唯一金獎。經權威部門評估,漢中仙毫連續多年,入圍中國茶葉區域公用品牌前20強,奠定瞭以國傢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漢中仙毫為龍頭的漢中茶葉品牌,在國際國內市場的至高地位和聲譽。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