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佛教>達照法師:利益他人才是真正意義的快樂

達照法師:利益他人才是真正意義的快樂

時間:2020-01-04 16:57:32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佛教

利益他人才是真正意義的快樂

本次法語學修重點

△對於沒有發起大乘菩提心的小乘羅漢,他解脫瞭以後,往往就住在涅槃裡不想出來;他覺得世間事沒意思,也沒有想要利益廣大眾生。就像我們有些人也有所謂“小國寡民”的思想,就隻管做自己的事情,不想為別人做什麼,也不過問別人的事——“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如果不是具有大悲心的菩薩,他是絕對不會回轉娑婆來救度眾生的。他自己的問題都已經解決瞭,何必再來蹚這一趟渾水呢?但是佛陀告訴我們,大菩薩的境界才是我們生命的真相。也就是說,我們每個人的內心都具足菩薩的品行、德性,也具足菩薩的自在。

△人生的快樂一般來說分兩種:一種是自身痛苦消除以後得到的快樂,另外一種是利益他人得到的快樂,後一種的快樂才是真正意義的快樂。

△利益他人要無所求地去做,這樣才能獲得真正的快樂。

△很多人都有佈施的經驗,當你去佈施,去做一件好事而內心無所求,隻是為別人好而去做這件事情的時候,你當下的內心一定是充滿快樂的,要達到這種快樂,也需具備菩薩的慈悲。

△菩薩能夠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像菩薩這樣,內心真正解脫的人才能達到這種快樂,如果去利益他人而不能通達無我,還是達不到這種快樂。

對於沒有發起大乘菩提心的小乘羅漢,他解脫瞭以後,往往就住在涅槃裡不想出來;他覺得世間事沒意思,也沒有想要利益廣大眾生。就像我們有些人也有所謂“小國寡民”的思想,就隻管做自己的事情,不想為別人做什麼,也不過問別人的事——“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因為我們娑婆世界是一個五濁惡世,人心叵測,各種各樣的人、事都有。比如你是內心完全解脫瞭以後再來利益眾生,別人卻可能以為你貪得無厭;你好心告訴別人佛法,別人會以為你打他的主意;事情一多,還會引起其他的各種紛爭、煩惱。

所以如果不是具有大悲心的菩薩,他是絕對不會回轉娑婆來救度眾生的。他自己的問題都已經解決瞭,何必再來蹚這一趟渾水呢?但是佛陀告訴我們,大菩薩的境界才是我們生命的真相。也就是說,我們每個人的內心都具足菩薩的品行、德性,也具足菩薩的自在。

人生的快樂一般來說分兩種:一種是自身痛苦消除以後得到的快樂,另外一種是利益他人得到的快樂,後一種的快樂才是真正意義的快樂。利益他人要無所求地去做,這樣才能獲得真正的快樂。很多人都有佈施的經驗,當你去佈施,去做一件好事而內心無所求,隻是為別人好而去做這件事情的時候,你當下的內心一定是充滿快樂的,要達到這種快樂,也需具備菩薩的慈悲。菩薩能夠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像菩薩這樣,內心真正解脫的人才能達到這種快樂,如果去利益他人而不能通達無我,還是達不到這種快樂。

原標題:達照法師|如果去利益他人而不能通達無我,還是達不到真正快樂。

轉自微信公眾號:大千界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