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寺廟燒香拜佛的正確步驟和註意事項
大傢去寺院第一件事肯定是上香。然而,其實大多數人都缺乏正確的上香常識,因此才會被各種商販鉆空子利用。所以一直都很想寫點文章普及一下上香的知識,希望大傢看過之後也能轉告自己的傢人,改正錯誤的觀念。
首先,例舉幾種錯誤的上香方式:1.舉著一大捆香一起燒,認為香越多越好
2.燒特大型號的大粗香
3.上香時雙手像作揖般,於胸前上下晃動
4.拿著香拜佛
5.認為不同的香有不同的用處,比如發財香, 學業香。
以上都是在寺院十分常見的事情.常常會導致環境污染,容易失火,燙傷他人,以及加重寺方清理香爐的負擔等等負面影響和潛在的危險。
所以首先要講的是,上香本身的意義究竟是什麼呢?
上香本身的意義:修持戒,定,慧、恭敬佛、法、僧。“香代表"戒,定,慧",燒香供佛,意味著發願"勤修戒定慧,熄滅貪嗔癡”。因此,一般上香最多不宜超過三支.三支可用來代表戒定慧.其實一支細長的小香就已經足夠瞭。
上香主要是為瞭表達:1.向佛菩薩問好;
2.用香氣薰去自己身上所帶的世俗惡味;
3.比喻燃燒自己,廣度眾生。
因此,香並不是用來賄賂佛菩薩的交易.不該懷著“你看,我今天給你燒瞭這麼貴這麼多的香,你可要幫我實現願望”這樣的功利之心。
心中若是有十分想要跟佛菩薩說的話,隻須在佛前安靜,莊嚴地上一支清香,將其插在香爐中,再合掌在心中默默訴說即可。
至誠供養的香沒有貴賤之分,佛菩薩反而不喜歡那種很大很貴很誇張的一燒起來就烏煙滾滾的香。
隻要插在香爐裡的香滿瞭,寺院的師父們就要來[磨香爐]-----要把插在裡面的被燒剩下的紅色香腳一一拔出,再用專門的磨盤來把爐中的香灰抹平.如果來訪的遊客人人都一大把一大把地燒,就會加倍增重寺方的工作負擔。
以下是關於燒香的正確姿勢。有的人隻要一聽說要教正確的姿勢就會很反感地說“有那麼多可計較的嗎?心誠則靈就可以瞭,姿勢這種形式化的東西不學也罷!”可是,如果連最起碼的佛寺禮儀都不謙虛學習的話,還有何“心誠”可言呢?
民間最常見的錯誤燒香姿勢,是將香捧在胸前,上下作揖甩動,或者身體轉向不同的方向,一邊轉一邊甩動手裡的香,意思是要拜各個方向的菩薩。
這樣上香有兩個壞處,1,看起來不莊嚴 ,把佛事迷信化;2,作揖抖動雙手時,被甩出來的香灰容易燙到別人,或者燙壞佛寺的設施。
所以正確的上香姿勢是,雙手將香舉到眉毛的高度,雙手大拇指按住香的尾端,香尾端對準自己的眉心 ,香的頂端對準佛像。
保持這個姿勢,心中默念:比如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對佛菩薩行註目禮。
然後,把香插到香爐中,再返回佛前,於佛兩邊的拜墊(蒲團)上跪下,合掌向佛訴說心中要說的話 ,然後三拜 ,起身問訊,再離開。
進殿禮儀:(1)進寺院:要從左往右繞,不可從右往左繞,這叫右繞塔寺。
(2)進大殿:要往左進,要抬左腳進門。要往右進,抬右腳進門。不可在正中間拜佛,因大殿裡中間的拜墊,是寺院方丈或當傢師主法用的,其它人不可。
(3)進殿堂:不可在正中間問尋(既鞠躬)必須到兩側方可。因中間隻有方丈及當傢才可。
(4)燒香:最好在寺院殿堂外面的大香爐燒香,因寺院大多數使用木料建築,在殿堂裡燒香,如有不當會燒壞寺院物品。但是到寺院裡,每個殿堂都會有“香燈師”有什麼事情也可問“香燈師”。
-
6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