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佛教>靜波法師:隻有去耕耘,才會有好的收獲

靜波法師:隻有去耕耘,才會有好的收獲

時間:2020-01-13 16:56:23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佛教

隻有去耕耘,才會有好的收獲

如農夫種田,播下種子(如宿世的佈施業),還得勤勞地去灌水、施肥、除草(就是現在的努力)。

我們把種子播下去瞭,生長出來瞭,然後我們得:旱瞭灌水,缺肥施肥,長草瞭除草……不努力行嗎?其實佛法是講道理的!

如此才會豐收。

豐收時,還有很多復雜的過程,把它收割回去,然後脫粒、儲藏。如果儲藏不好,會被老鼠盜瞭,或者是黴瞭,這都有可能,所以非常復雜!

不然的話,我們如果坐等收獲,那是沒有把握的。

如果把種子往地裡一放,任其發展,愛咋樣咋樣,你看它會收嗎?那草會把苗都給欺死瞭,收不瞭。如果我們有信仰,不去努力和改變,信馬由韁,結果就是這樣。

除非少數的土地肥沃(特殊原因),但雖有收獲,而產量絕對不會令人滿意。

隻有去耕耘,才會有好的收獲;試圖出現奇跡、不勞而獲,都不能算是理性的佛教徒。

種田如此,種福田而得福報也是如此。所以不能專依宿世的福業,還要靠現在的努力。

就說我有錢,而有錢還是得會花錢;而且有錢,你還得再次創業吧!你不能說我有錢,什麼都不幹,錢會花完的!怎麼辦呢?怎麼樣去把它作為成本,就要怎麼樣去投資?怎麼樣再有重新的收獲?這恐怕我們需要去想。種福業如此,做功德、修行也是一樣!我有信仰,有信仰怎麼樣能夠證明給別人看,怎麼樣能夠改變自己的執著、煩惱、生死的掛礙、恐懼和困擾!這些東西你有做過嗎?有做過才好,不然的話,沒有意義。

如果專門依靠宿世因緣,就會成為定命論。

所謂定命論,就是我們做什麼必然要得到什麼;其實這不一定的!而且我們開始做瞭,以後不再努力瞭,肯定就更不一定!

那就像懶人一樣,結果可就悲慘瞭。

就像那個懶人,我有餅,我都不吃,都不去動手轉,那肯定結果就是死掉。

佛法不是定命論,請大傢一定要知道!

認為都是定命的,今生都是定數,比如說,“我生來就是做和尚的命運”;那不一定,你可以做和尚,也可能不做和尚!雖然每個人不應該變化得太快,但是事實會證明:因人而異,法無定法!

前幾天,我們有一個沙彌跑掉瞭,把出傢人的衣服往那兒一扔就走瞭;去哪兒瞭連個招呼都不打?首先這是修養的問題,為什麼不能打一聲招呼呢?我們不可能把一個人拴在這裡!說:你不能走!人傢要還俗,那就還唄!他跟自己傢裡人也不說一聲,我們著急瞭!因為人傢把那孩子送來瞭,我們對他能不負責任嗎?必須要負責任!可是走瞭竟然都不說一聲啊!連說一聲都不說一聲,我們既擔心又傷心!這個人將來的命運,實在沒有辦法評價。我們也不理解:做人的基本道德修養在哪裡?我們又無可奈何。

現在出傢人少瞭,所以我們有時候想一想,也不能太苛求瞭!如果我們太苛求瞭,就沒有什麼人來瞭;如果不苛求,進來的就會什麼人都有,那怎麼辦呢?還是得要求!不要求肯定還是不行;因為:為人師表,肯定要以道德修養做標準!如果沒有這個標準,那麼肯定也就迷失瞭方向。

原標題:隻有去耕耘,才會有好的收獲——哈爾濱極樂寺靜波法師開示節選

轉自微信公眾號:聞法

閱讀全文
下壹篇:返回列表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