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宗法師:凈土三經的大略內容(視頻)
凈土三部經:第一部《佛說無量壽經》,第二部《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第三部《佛說阿彌陀經》。
1.《無量壽經》
《無量壽經》是說什麼內容呢?主要說瞭兩重因果,法藏比丘發願成佛是第一重因果,十方眾生念佛往生是第二重因果。法藏比丘發四十八願為因,經過兆載永劫的修行,成瞭阿彌陀佛,成就極樂凈土,極樂凈土如何清凈莊嚴,這是上卷的內容,是第一重因果。接下來說明,眾生怎樣念佛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得到極樂世界殊勝的果報,如何一生補處,如何供養他方諸佛,這是第二重因果。這兩重因果是互相依靠的,有瞭法藏比丘發願成佛的第一重因果,才有眾生念佛往生的第二重因果。
這兩重因果都是以四十八願為中軸。所以,不論法藏成佛,還是眾生往生,都是依據四十八願,因為這是一體的,就如同第十八願所說的“若不生者,不取正覺”。這一願當中,法藏成佛的因果含在“不取正覺”四個字當中,眾生往生的因果含在“若不生者”當中。“若不生者”和“不取正覺”是同時完成的:法藏成佛,一方面完成瞭法藏菩薩的正覺功德——無量光壽的佛身和極樂世界,同時完成瞭眾生的往生。這就成為凈土宗根本教理的依據。
兩重因果講完之後,釋迦牟尼佛就有個交代,說極樂世界這麼容易往生,這麼殊勝,大傢在娑婆世界不要再做造罪造業的事情,不能“共諍不急之事”。“世人薄俗,共諍不急之事”,沉溺在三毒五惡當中,所以勸止我們;也是讓我們瞭解自己的根機,要戒止三毒五惡。
三毒五惡講完之後,接下來是“現土證誠”。釋迦牟尼佛把阿難叫到旁邊說:“阿難,你想不想見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啊?”釋迦牟尼佛瞭解阿難的心,這麼一問,阿難說:“我願意見啊!”佛對阿難說“汝起”,阿難趕緊起來把衣服整理整理,向西方一頂禮,釋迦牟尼佛馬上就展現出西方極樂世界的景象,極樂世界的菩薩怎麼樣,這裡的凡夫怎麼樣,大眾都看得很清楚。
“阿難,你看清楚瞭嗎?”
阿難說:“我看清楚瞭。”
佛又問:“彌勒菩薩,你看清楚瞭嗎?”
彌勒菩薩說:“我看清楚瞭。”
“你看,極樂世界有胎生,有化生,你看清楚瞭?”
“是的。為什麼有胎生、化生呢?”這時候就分別瞭,為什麼胎生,為什麼化生。
接下來,釋迦牟尼佛就講述兩種往生:胎生是因為疑惑佛智,化生是因為明信佛智。然後交代彌勒菩薩,應當明信佛智:
其有得聞彼佛名號,歡喜踴躍乃至一念,當知此人為得大利,則是具足無上功德。
佛陀把這句話交代給彌勒菩薩。整個《無量壽經》最後的付囑是:不要進入胎生,要得大利無上功德;那就要明信佛智,專修念佛。
這是《無量壽經》的大概。
2.《觀無量壽經》
《觀無量壽經》是最情節化、最有戲劇特色的,也和我們凡夫的生活非常貼近。
故事緣起於韋提希夫人,她是國太夫人。她的兒子阿阇世王因為受到提婆達多的教唆,貪圖王位,囚殺他的父王頻婆娑羅王,同時對他母親也行大逆不道之罪,把韋提希夫人關在後宮當中。這件事情就是所謂宮廷政變,能集中反映人性的弱點。為瞭權力、金錢,父子這種人間最親愛的骨肉關系都破裂瞭。
韋提希夫人遭此人生巨變,內心非常痛苦,所以她在牢籠裡就遙向世尊的方向頂禮:“我太苦瞭!世尊能不能派弟子來看看我?”釋迦牟尼佛有神通,知道韋提希夫人心中所想,就來到王宮當中。韋提希夫人見到釋迦牟尼佛,就悲泣、哀號、頂禮,說:“娑婆世界太苦瞭!”那時她就想到修行瞭,要解脫瞭,所謂“以苦啟覺”,她說:“我願意往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請世尊告訴我怎麼修行。”
以此為開端,釋迦牟尼佛講瞭十六觀。這十六觀有三個內容:前十三定觀,觀日、觀水、觀地,觀寶池、寶樹、寶樓等,一直觀,這是定善觀,定善就是禪定當中所修的善;第十四觀和十五觀就是散善,第十四觀是大乘善法,第十五觀是小乘善法以及世間善法;第十六觀就是下輩三品往生,就講的念佛。所以這十六觀包含三個內容:定善、散善、念佛。
所以,《觀經》是針對特殊場景所說的,也就是針對阿阇世、韋提希這麼一個背景。阿阇世受提婆達多教唆,殺父囚母,犯瞭五逆罪,罪業是很重的;而韋提希夫人也是代表瞭所有凡夫眾生,凡夫眾生的典型特色在她身上都能反映出來。依這樣一個背景講的這部《觀經》,是很有說服力的。
應著韋提希夫人的請問,世尊就講瞭十六觀,就是定善、散善和念佛。到最後付囑阿難的時候,定善觀沒有付囑,散善觀也沒有付囑,隻付囑念佛:
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
把念佛法門付囑給阿難。
這是《觀經》的大概。
3.《阿彌陀經》
《阿彌陀經》是由釋迦牟尼佛無問自說的。釋迦牟尼佛對著舍利弗尊者以及在場大眾,先是贊嘆極樂世界的莊嚴,然後勸導眾生“應當發願,願生彼國”。如何往生呢?少善根福德因緣不可往生;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一日七日,一心不亂,決定往生。這樣的法門,如此容易、殊勝、超越,眾生難以相信,所以十方諸佛出廣長舌相,證明一定往生。最後,釋迦牟尼佛和諸佛互相嘆難勸信,說:“這個法門太難得、太稀有、太難信,汝等眾生應當信受。”這樣結束全經。
這是凈土三部經大略的內容。
我們學習凈土教理,對這三部經的梗概應該熟悉在心,最好這三部經能讀得比較熟。
選自:《阿彌陀經講記》
文章轉自微信公眾號:凈視界amit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