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佛教>聖旭法師:做人要學習菩薩的精神 讓每一天都能幸福快樂

聖旭法師:做人要學習菩薩的精神 讓每一天都能幸福快樂

時間:2020-01-18 16:54:16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佛教

做人要學習菩薩的精神 讓每一天都能幸福快樂

昨天跟大傢分享瞭“學佛就是學做人”。在寺廟裡面非常有代表性的,就是大傢一進山門便見到的彌勒菩薩。進到寺廟,無論你是善人或是惡人,他都笑臉歡迎;無論你是學佛修行人,還是罪業深重的生死凡夫,他也一樣笑臉歡迎。大傢每天都生活在人我是非、煩煩惱惱,為瞭傢庭、為瞭某一個人痛苦不堪當中,但是彌勒菩薩告訴我們,來瞭,你就有希望離苦得樂。

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現在迷瞭,明天還會覺,覺瞭就沒有煩惱。所以彌勒菩薩笑臉相迎先跟大傢結善緣,你來瞭,假如今生沒有得到阿彌陀佛的度化,往生不瞭極樂世界,百千萬年後還是會得到彌勒菩薩的度化。有瞭彌勒菩薩的一面善緣,你再怎麼一有煩惱、想不開,也會放開一些瞭。所以進到寺廟的第一層教育就是教育你做一個歡喜、快樂的人。

進到寺廟不要隻知道燒香、拜佛、念佛,應該好好地用心觀察,寺廟裡面的每一尊菩薩像都是在教導你做人的方法。想做一個成功的人,如果都快樂不起來,就難以成功。要做一個成功的人,第一步就是做一個快樂的人。

然後跟著見到的是護法韋陀尊天菩薩。韋陀菩薩很威嚴,因為他是護法的象征,護持釋迦牟尼佛的法,如果他不顯得威嚴一點,妖魔鬼怪就不會有怖畏的心。眾生見到韋陀菩薩這樣的威嚴、厲害,心就慢慢變得柔軟,從而變得恭敬。

我們進到寺廟裡面要懂得恭敬三寶。恭敬三寶,禮拜三寶,這一拜,用恭敬心拜下去就會罪滅河沙,福增無量。沒有恭敬心,不管你怎麼拜,佛還是佛,你的憎恨心還是憎恨心,並沒有改變。隻有虔誠恭敬的拜下去,五體投地,身心放下,才會有當下離苦得樂的份。

寺廟裡面的觀世音菩薩是告訴我們,做成功的人還要有慈悲的心。有瞭慈悲的心,福報、功德才會越來越廣大。那要怎麼樣的慈悲呢?觀世音菩薩千處祈求千處應,我們要是賺到很多錢,應該懂得如何回饋到社會、人民中去,而不是一屋一屋地藏起來,不然大限來時也帶不走。把這一點看懂瞭,就會將觀世音菩薩的慈悲之心顯示出來,樂善好施,廣結善緣,我們當下就是觀世音菩薩瞭!

慈悲後面還要什麼?智慧!文殊師利菩薩代表智慧。智慧像一把鋒利的劍,做瞭什麼決定都不會後悔,做瞭什麼選擇也不會後悔,因為有智慧的決定和選擇都是合理合法的,這一生絕對是越做越成功。

大傢來到這裡念阿彌陀佛兩天瞭,不妨問問自己,有沒有山門彌勒菩薩的笑臉。如果還沒有,就說明學佛學做人的第一步都沒有做好。學佛學做人,進到寺廟第一步就是學做歡喜、快樂的人,要做具足正能量的人。

如何具足正能量?保持歡喜。是善是惡,是好是壞,是歡喜是苦惱,是恩情是仇恨,都已經過去瞭,今天來到這裡就是接受做開心快樂的自己。如果對過去總是放不下,隻會讓過去的煩惱、仇恨一直相伴著自己。你放不下它,它也離不開你。不如把這些不好的都放下,活出真實的自己,做快樂幸福的人,自然好運天天來!

當你有煩惱,煩惱鬼就來纏著你,以致你每天見到什麼都不開心,容易生煩惱。當你開心,喜神就來靠近你。當喜神在你旁邊,財神也來瞭,幸福也來瞭,好運也來瞭,天天都會遇到好事。所以開心快樂是很重要的,也是做人成功的關鍵因素。

有一位企業傢,他是六十年代的人,那時傢裡窮,才讀到一二年級就不讀書瞭。到他青年時,剛好是開始改革開放。他出來找工作。走到這個單位,人傢一看他沒有文化,就拒絕瞭。走到那個單位,人傢一看他沒有文化,也遭到瞭拒絕。

就這樣走瞭兩個月,但都沒有找到一份合適自己的工作。後來他想一想,算瞭,那些單位都不要我,我就自己創業吧。他起瞭這樣的心,果然自己開瞭一傢公司。他的文化水平比較低,幸好心地善良,雖然剛開始做的時候遇到一點挫折,後面還是感召瞭一批有文化的人在他身邊(經理、秘書等。)不到十年他就成為一傢企業的老總瞭。

有人就不服,說:“一個沒有文化的人,人傢跟他說話他都不會說幾句,怎麼能夠成為一傢公司的老總呢?我是一個大學畢業出來的人,怎麼成瞭他的手下?”

這個人有一天就去寺廟裡面請教一位老和尚:"為什麼文化水平不高的他能夠做老總,自己是大學生卻隻能做他的手下,這很不公平。"老和尚回答:“很簡單,這是心量的問題。你雖然是大學生,但心量這麼小,嫉妒人傢做瞭老總。人傢身為老總,一天到晚樂善好施,不管見到誰,都是笑臉相迎。客戶跟他這樣的人打交道會覺得很親切,所以很多人都願意跟他做生意,而且一見面就談成,他自然就成為老總瞭。”

也就應瞭一句話,一個心量越大的人,煩惱就越少,事業也越成功。一個心量越小的人,煩惱就越多,事業也做不成。做不成是因為心裡面一天到晚都在計較個人的得失,命就變成不好的命瞭。這也是做人的一門學問。

如果每一個人都像那位老總一樣,見面都是保持笑呵呵的狀態,依我看沒有哪一個傢庭不和諧的。我們做不到是因為心量太小,計較太多,樂不起來。那位老總不管別人怎麼說他,他還是笑呵呵,你看到他也生不起煩惱,本來不想跟他合作的也會跟他合作,所以他成功瞭。

我們來這裡學佛,要是學到彌勒菩薩的歡喜心,這份精神夠我們一輩子快樂瞭,即使沒有燒一炷香,你的生命同樣升華瞭。

好多人說做人難,其實做人不是太難,做牛比做人還要難!不要遇到一點事情就老是煩惱,應該用樂觀的心態去面對,這樣做人就不難瞭。把彌勒菩薩的精神學好,用在生活中,做人就不難瞭。

我前幾天看到朋友圏裡有一位女居士說:“做人難做人難,因為是男人所以難;做人難做人難,因為是女人也不容易!”如果對生活這樣不滿,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都不容易做啊。如果你有樂觀的心態,就會“做人樂做人樂,到哪裡都是開心快樂”,那就不一樣啦!

我們念佛,讓阿彌陀佛加持自己的生命具足一切正能量,保持做極樂世界的人,到哪裡都是開心快樂!好不好啊?(眾答:好!)願我們都有彌勒菩薩的精神,讓生命快樂幸福每一天!

感恩大傢!

聖旭法師-開示講於化州南山寺萬佛殿

2018年農歷六月初五上午

原標題:聖旭法師開示 | ​學習菩薩的精神

轉自微信公眾號:佛法在人間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