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佛教>《心經》中的“舍利子”是人名“舍利弗”

《心經》中的“舍利子”是人名“舍利弗”

時間:2020-02-01 16:54:09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佛教

《心經》中的“舍利子”是人名“舍利弗”

本次法語學修重點

△舍利子又叫堅固子,什麼堅固呢?是道德、智慧堅固。一般有道德、有智慧的人死後火化才會燒出舍利子來。佛講過,《般若經》所在的地方就是佛的全身舍利,所以我們對佛經一定要恭敬。

△為什麼觀世音菩薩要叫舍利弗呢?因為《心經》要開示我們的是佛法的大智慧,沒有智慧的人連聽都聽不懂。

△舍利弗智慧第一,早就明白這些道理瞭,但其他很多人可能聽不懂,聽不懂就會產生疑惑:要不要聽呢?聽不懂是不是不去聽瞭?所以觀音菩薩特別叫舍利弗起來,表示說其他人還是要繼續來聽。

△有些人說:某某法師講的我聽不懂,他講得太差,我不聽瞭。他以為是法師講得不好他才聽不懂,其實是他自己障礙住自己瞭。

△我們這顆我執的心很牢固,會把自己原來的一些知識、觀念牢牢地堆在心中,使我們的心變得好像是裝有臟水的瓶子一樣,即使把甘露灌下去,也全部變成臟水瞭。

△如果真的希望得到佛法的甘露,我們先要把瓶子裡的臟水倒得幹幹凈凈,那麼甘露灌下去才不會被污染。所以當我們聽經聞法時,內心達到很清凈的狀態,就肯定能夠聽懂。

“舍利子”就是舍利弗,是觀音菩薩對舍利弗的稱呼。經文中的“舍利子”是人名,不是火化以後燒出來的舍利子,但是《心經》裡面也有舍利子。

舍利子又叫堅固子,什麼堅固呢?是道德、智慧堅固。一般有道德、有智慧的人死後火化才會燒出舍利子來。佛講過,《般若經》所在的地方就是佛的全身舍利,所以我們對佛經一定要恭敬。佛經裡面就有佛的舍利,隻是我們凡夫眾生的肉眼凡胎看不見。如果是聖人,真的能看到、感召到經書裡面的舍利。解放後, 蘇州靈巖山出瞭一位修行得道的高僧,叫瞭然大師。

他寫瞭兩部書 :一部叫《入香光室》,另外一部叫《般若實相菩提論》。《般若實相菩提論》是講念佛法門的。他寫完以後,把書稿供在佛前禮拜,求佛菩薩給予印證,結果書稿上面竟出現瞭十二顆舍利子,產生瞭瞭不起的感應。所以我們要知道,經書就是舍利子,經書可以開啟我們的智慧,這不是舍利子是什麼?

為什麼觀世音菩薩要叫舍利弗呢?因為《心經》要開示我們的是佛法的大智慧,沒有智慧的人連聽都聽不懂。舍利弗在佛的十大弟子當中智慧第一,為瞭表明這是大智慧,就把他叫起來瞭;另外一個原因是讓他做影響眾。舍利弗智慧第一,早就明白這些道理瞭,但其他很多人可能聽不懂,聽不懂就會產生疑惑:要不要聽呢?聽不懂是不是不去聽瞭?所以觀音菩薩特別叫舍利弗起來,表示說其他人還是要繼續來聽。為什麼?因為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已經懂瞭這些法,他還在這裡聽,更不用說聽不懂的人瞭。

有些人說:某某法師講的我聽不懂,他講得太差,我不聽瞭。他以為是法師講得不好他才聽不懂,其實是他自己障礙住自己瞭。我們這顆我執的心很牢固,會把自己原來的一些知識、觀念牢牢地堆在心中,使我們的心變得好像是裝有臟水的瓶子一樣,即使把甘露灌下去,也全部變成臟水瞭。如果真的希望得到佛法的甘露,我們先要把瓶子裡的臟水倒得幹幹凈凈,那麼甘露灌下去才不會被污染。所以當我們聽經聞法時,內心達到很清凈的狀態,就肯定能夠聽懂。

這裡觀世音菩薩用舍利弗來影響大傢,說明要講 的這部經典的內容是代表佛法的大智慧,並提醒大傢一定要以清凈、恭敬、懇切的心來聆聽,來接受佛法的大智慧。

原標題:達照法師|當我們聽經聞法時,內心達到很清凈的狀態,就肯定能夠聽懂。

轉自微信公眾號:大千界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