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佛教>《心經》為什麼講“空不異色”?

《心經》為什麼講“空不異色”?

時間:2020-02-11 08:53:50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佛教

《心經》為什麼講“空不異色”?

本次法語學修重點

△為什麼“空不異色”?因為一講到萬法的本質是空的,二乘人又會執著空。

△“空不異色”是針對二乘人講的,就是要他在解脫瞭以後,不要停留在解脫的境界裡面。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句話是針對菩薩講的。因為菩薩一想 , 空也不能執著,有也不能執著, 那好,空和有這兩個我都不執著瞭,但實際上他還是把空和有當作兩個來看待。

△菩薩覺得自己已經明白瞭空和有,但別人還不明白,就要度這些不明白的人。所以菩薩是有佛可成,有眾生可度。

△對於觀世音菩薩這樣一位大解脫、大自在的聖人來說,空和有是沒有任何區別的,這樣就是契入瞭中道。空是一邊,有是一邊,離開這兩邊的執著,就契入中道。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這四句話總括瞭整個大小乘修行的過程。之後的部分會講到如何契入小乘的解脫和大乘的菩薩境界。

△“受想行識”這四蘊,也是同樣的道理 :受不異空,空不異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想不異空,空 不異想,想即是空,空即是想……五蘊皆是如此。

為什麼“空不異色”?因為一講到萬法的本質是空的,二乘人又會執著空。二乘人解脫瞭,明白世間一切都是空的,他就覺得:我明天死也可以,現在死也可以,都沒有關系。他很自在、很灑脫,可是這樣的生命並不完美,因為他停留在空的境界裡面出不來瞭。所以觀世音菩薩第二句馬上講“空不異色”,就是說你不能執著這個空, 執著空就跟執著色是一樣的,都偏瞭。

有些人一看到有人在拜佛,就說這個人著相,其實他不知道,他講人傢著相的時候他自己就已經著相瞭。人傢著相就著那麼一個相,他著瞭兩個相:一是執著一切是空的,認為別人拜佛是著相,這是執著瞭空相;另外一個他還執著人傢拜佛的這個有相。所以 “空不異色”是針對二乘人講的,就是要他在解脫瞭以後,不要停留在解脫的境界裡面。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句話是針對菩薩講的。因為菩薩一想 , 空也不能執著,有也不能執著, 那好,空和有這兩個我都不執著瞭,但實際上他還是把空和有當作兩個來看待。菩薩覺得自己已經明白瞭空和有,但別人還不明白,就要度這些不明白的人。所以菩薩是有佛可成,有眾生可度。在這個時候,觀世音菩薩就告訴他:色就是空,空就是色;杯子就是空,空就是杯子;度眾生的過程就是沒有一個眾生可度;如果沒有因緣度眾生,隻要心空無住,其實也是在度一切眾生。

對於觀世音菩薩這樣一位大解脫、大自在的聖人來說,空和有是沒有任何區別的,這樣就是契入瞭中道。空是一邊,有是一邊,離開這兩邊的執著,就契入中道。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這四句話總括瞭整個大小乘修行的過程。之後的部分會講到如何契入小乘的解脫和大乘的菩薩境界。

“受想行識”這四蘊,也是同樣的道理 :受不異空,空不異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想不異空,空 不異想,想即是空,空即是想……五蘊皆是如此。

原標題:達照法師| “空不異色”是針對二乘人講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針對菩薩講 的。

轉自微信公眾號:大千界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