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佛教>凈宗法師:願生心就是菩提心(內附視頻)

凈宗法師:願生心就是菩提心(內附視頻)

時間:2020-02-12 16:58:45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佛教
凈宗法師:願生心即是菩提心(視頻版)凈宗法師:願生心就是菩提心(文字版)

分辨願生心和菩提心,有特別的意義,如果對於願生心和菩提心的關系、界限、內容分辨不清楚,我們會受誤導。因為大乘法門特別註重菩提心,一般人也以聖道法門的觀念來判斷凈土門,“凈土門是大乘佛法,如果不發菩提心是不可能成就的”。同時,他對菩提心的解釋,又局限在聖道門的范圍之內,認為要發起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以為發起這樣的心才跟佛心相應,這樣念佛往生才有可能,不然不能往生。又引用《無量壽經》三輩往生文,來證明說“你看三輩往生都要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如果這樣,有的人聽到就會退心,因為這個菩提心不容易發起來。

菩提心是很重要,但是一定解釋為聖道法門靠自力發起的菩提心,很多人聽到會退墮。上根的人聽到可能會勇進,“我要發菩提心”,但是下等根機的人聽到會退心,“這個菩提心怎麼發得起來?太大瞭,發不動”,這樣發心感到沒有力量,就會障礙對凈土法門的好樂心。我們要知道,以聖道法門觀念來解釋凈土法門,是不正確的。

凈土法門是什麼法門?凈土宗的宗旨第一句“信受彌陀救度”,我們是要靠彌陀救度的人。而聖道法門發菩提心,是要去救別人的,“眾生無邊,我誓願救度你們”,凈土宗是靠阿彌陀佛來救,現在讓你發心去救人,你怎麼能做得到?但聖道門行者就是要發這個心的,不發這個心成不瞭佛。

所以,有這些觀念就錯瞭,一步錯步步錯。往往有人說“凈土法門是大乘佛法,大乘佛法最根本就是菩提心,不發菩提心,你念佛怎麼能往生?”給他一說,啞口無言,“是啊”,就退墮瞭——凈土門的菩提心不是這樣的,凈土門是信受彌陀救度,靠彌陀來救。我們沒有能力,沒有本事救人,等我們到瞭極樂世界,就有本事救人瞭。

我們沒有本事救人,這是一個事實,但是不妨礙我們可以發這樣的心,所以凈土門的發菩提心,也可以在此土發,但是修菩薩行在此土修不瞭,所以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一旦到達極樂世界,證悟無生法忍,再來娑婆世界,再行普賢行,這是倒駕慈航,以菩薩身份再來。

這一點也是勸上根利智的,下根的人很難勸他發菩提心。我曾經遇到一位很小氣的人,跟隔壁的人有怨,關系不好,總是吵嘴。他知道念佛法門很好,他的閨女把這個法門告訴隔壁的人——還是他一個親戚,他很不高興,“這麼好的事情,為什麼要告訴他?”你看,這人自己倒很願意去,但很難發菩提心,不僅不發菩提心,還要擋住他人,這就是凡夫的心理。這個人現在已經往生到凈土瞭,走得很殊勝。

凈宗法師:願生心就是菩提心(內附視頻)

我們知道願生心就是菩提心,心就不一樣瞭,就感到很歡喜、很安樂、很穩定。同時也知道,願生心不僅是菩提心,還是“以果地覺,為因地心”,超過聖道法門的菩提心,這就更加滿足瞭。它的內容、意義是不一樣的,是現成的,這個菩提心發得就覺得很滿足、寶貴,我們就不會被聖道門的觀念所左右,所搖擺。

一般觀念都輕視願生心,重視菩提心,認為“願生心,就嘴巴張一張,願生極樂世界,這個心很淺,很容易,很輕;‘眾生無邊誓願度’,這個菩提心才勇猛,才寶貴”,所以輕視願生心,重視菩提心。但是這個菩提心他又做不到,“這樣往生怎麼有分?”

以凈土門來講,聖道門的菩提心,發願度一切眾生心固然很可貴,但是我們發不起來。同時,凈土法門願生心,比一般的菩提心還要可貴,願生心是發一個準一個。一般的菩提心,就如經中講,發菩提心的人多,得菩提果的人非常少,像魚子非常多,成魚的非常少。當初發心的很多,但是多會退墮。因為這個心並不成熟,還沒有結成子,因地所發的,能不能結成果還不知道。就像樹上的花一樣,春天一來,繁花似錦,但是經過一場風雨,落英遍地,很多花被打落瞭。開花很多,但是結果不多。雖然發瞭菩提心,花開瞭,被煩惱的風一吹,被業障的雨一打,眾生的惡業、環境的種種限制,風雨交加一掃殺,菩提心就退瞭,所以成果的很少。

但是凈土門的菩提心不一樣,籽粒很飽滿,丟到地裡一定會發芽,而且這粒種子是金燦燦的。六字名號就是佛種,佛種給你瞭,這是果上的菩提心,怎麼會不發芽?仰仗六字名號,念佛願往生,沒有一個不成功,沒有一個不成佛。阿彌陀佛的法門真是好,每一個孩子都長得好,都是菩薩,不會有閃失的。

對願生心和菩提心的關系,現在大傢應該明白瞭吧。說願生心和菩提心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大傢被動搖、被破壞,自己信心不足,又聽說菩提心很好,發菩提心又發不夠,又發不起來。發不起來,一方面擔心害怕,“這樣我可能不能往生”;另一個就作假,發不起來,但是要發啊,怎麼辦呢?就自己念一遍,“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我發起來菩提心瞭”,這是作假,不叫發菩提心。

再一個就是破壞別人,這是很多人幹的事情,很驕慢,“我都發菩提心瞭,我受瞭菩薩戒瞭,我是大菩薩瞭!”拿指頭去點人傢,“你看你都沒有發菩提心,你這樣念佛怎麼能往生啊?”破壞別人的善根。

如果對凈土法門不瞭解,對菩提心、願生心之間的界限不清楚,就有這幾個過失:一是擔心害怕自己不能往生而退心;二是作假,“我發大心瞭”,冒充;三是驕慢,自己膨脹;四是破壞別人的信心。

如果自己一點不瞭解,也很容易被別人破壞。如果瞭解這個願生心,你就知道,願生凈土就包含瞭菩提心,而且是果上菩提心,你會感到很滿足。

而且你會有機深信,“我們這樣的罪業凡夫要發自力大菩提心是發不起來的。阿彌陀佛憐憫我,救度我,這樣我就可以解脫瞭”。你也可以度眾生瞭,也可以這樣去告訴別人,你不會驕慢,不會動搖,不會退墮。你會歡喜,會慈悲,會謙和。

所以,瞭解這一點意義很重要。

選自:《阿彌陀經講記》

文章轉自微信公眾號:凈視界amituo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