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佛教>大安法師:願的內涵

大安法師:願的內涵

時間:2020-02-13 16:56:09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佛教

大安法師:願的內涵

這個“願”就是厭離娑婆、欣求極樂。在《阿彌陀經》是三番勸願,不斷地勸,勸一次還不行,還有勸第二次,還有勸第三次。為什麼釋迦牟尼佛這樣的苦口婆心三勸?實際上在告訴我們,我們這個世間的眾生,這種求願往生的心是很難出來的,這種出離心是很難的,出離心體現在要有厭離心。

這個娑婆世界雖然是五濁惡世,有種種的惡境,濁惡、不善、五欲六塵,但我們在這個世間呆久瞭,它已經成瞭我們的性格的一個組成部分瞭,所以要讓我們去厭離它,是很不容易的。特別是人在順境的時候、在富貴的時候,那就更難厭離瞭。你叫他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他會跟你說:“我這個生活很好啊,這就是我的極樂國啊!”

所以要瞭解我們這個娑婆世界,這種五濁惡世,閻浮提的種種的苦境,這是我們自心的業,這是業力的心所感召的穢土;西方極樂世界是我們的清凈的心所感召的凈土,都是我們心變現出來時。所以知道這個穢濁的地方是我們心變現出來的,我們要舍它,舍它要舍到究竟,就是求出離。

祖師大德常常會這樣表述怎麼求出離,就好像關在牢獄裡面,你要出牢獄,奔向自由的心。你在茅坑裡面,一天到晚像過著蛆一樣的生活,你要從茅坑裡面出來。火宅已經燃起瞭大火,房子要倒,你要從火宅裡面逃命,要有這樣的心。這個娑婆世界五欲六塵濁惡的世間,就是火宅、就是茅坑、就是牢獄,不容一刻的停留。這種出離心,不容易呀!不容易,所以要用種種善巧方便,講不凈法,講無常觀。

你看我們中國大陸的四川地震,這一震,無論教內外的都會感慨,無常!無常!一切功名利祿在這個地震面前,它都產生不瞭作用。所以我們中國大陸有個現象,從地震以後到寺院的人多瞭,瞭解佛法的人多瞭。無常啊!苦啊!特別是地震災區的種種苦難的樣子,而這是隨時可以出現在我們的身邊的,我們在座的所有的人,都可以說是地震的幸存者。作為幸存者,你用什麼樣的心態面對這種種的災難?

而且這個世間由於人的貪欲,造作種種的惡業,整個的生態環境、海洋、地貌等等,都已經是完全被人搞破壞,破壞掉瞭。所以未來的自然災害真的是越來越頻繁,原來可能幾十年、幾百年出現一次,可能現在我們要常常遭遇到。

面對這些,我們真的要生起極強的厭離心,種種的災難在面前還不警覺,那真的是冥頑極矣呀!所以厭離娑婆,這也是即煩惱為菩提,這個世間種種深重的苦難,它是激活瞭我們的出離心。

現在我們看報道:北極可能就2010年,或最長2012年全都融化,整個的海面又提高多少,5米、6米,新加坡也在海邊,當海水提高的時候逃往何處啊?有的人就往平原高山的地方逃,那也不安全啊。那些發達國傢就捉摸著要建立航天探測器,移民到其他的星球去。移民其他星球也很困難,移民的可能也是少數。更何況有人、有欲望、有種種內心貪嗔癡的人去瞭,再幹凈的地方都被他又搞成一個第二個地球瞭。所以都不究竟,最究竟的方法,趕緊移民到西方極樂世界去。

所以,這樣的求出離,要舍到究竟,方無可舍。無可舍是什麼?你到瞭極樂世界,永離眾苦瞭。欣求極樂,要取到究竟,就是求往生,念念求往生。古人,你看善導大師寫的著作都是願往生、願往生、願往生,不斷地重復,不斷地說,每句話都說願往生,警覺我們啊!善導大師都生活在隋末唐初,中國政治經濟、物質生活是鼎盛的時候,他都具有著那麼深切的出離心。現在我們活得這麼慘不忍睹的時候,還說幸福的日子比蜜甜的話,真的是……求往生啊!求往生你取到究竟,就但受諸樂瞭。

所以,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是由我們的厭離娑婆、欣求極樂來成就的。這是願。每天要發願,隻要有願,就能夠若已願就若已生,若今願則今生,若當願則當生。你隻要發願就能往生,世間上哪個法門還有這麼慈悲的?隻要你發願啊!

沒有《阿彌陀經》跟我們說,我們都不敢說這話,經文就是這麼表達的。所以我們一定要成就“若今願若今生”。如果今生還往生不瞭,那可能又輪轉百千萬億劫、無量劫。雖然輪轉很多劫,你今生能在這裡聽聞到這座《阿彌陀經》的講座,就種下瞭一個往生的金剛種子,那就屬於“若當生”的范圍,當願當生。

一定要從內心發起真切的願,不是口頭上天天發願。有很多人是口頭上的,“哎呀,佛呀,我要往生呀,我真的…”一但佛真的來接引瞭,“哎喲”就害怕瞭,再要告幾年假瞭。貪生怕死,經不起考驗。

閱讀全文
下壹篇:返回列表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