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宗法師:念佛人為什麼要經過助念才轉得面相好看?
為什麼見到有些專修念佛的人,走的時候面相不好看,要經過助念才轉得面相好看、身體柔軟呢?不是說專修念佛就平生業成嗎?
凈宗法師:這個問題分幾個層面來回答。
首先,“專修念佛,平生業成”,這是阿彌陀佛的誓願對我們的保證。
從教理來講,在佛這一邊,當然百分之百沒有任何問題。其實,即使沒有念佛的人,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對於他來說,也是往生之業已經完成瞭。因為阿彌陀佛成佛十劫瞭,他說“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所以十方眾生往生之業早就完成在這句名號當中,這叫“十劫業成”,十劫之前眾生的往生之業已經達成。
但是就我們每個人來說,往生有沒有在平生達成,外人通過外表的現象是很難判斷的。也就是說,眾生往生所需的所有功德,阿彌陀佛已經完成在名號當中,這叫“名號業成”。名號業成瞭,你有沒有如實地領納,讓它成為自己的,以實現平生業成?那是要每個人自己去領納的。
有的人表面看起來很虔誠,很有信心,很專一地在念佛,但內心還有猶豫,還有懷疑,還有等待和期盼,“我什麼時候才能達成?”這都不叫平生業成。平生業成是現在往生就拿在手中的。如果以為現在不定,到臨終才定,那就是臨終業成瞭。所以,多數人雖然聽到瞭“平生業成”,但是要成為他的,那要他自己首肯,別人不能代替。
也就是說,表面看起來某某人在專修念佛,但是他到底有沒有達成平生業成,別人並不知道。隻有他自己知道,甚至他自己都不知道,因為他是糊塗的。所以教理上講是這樣,但還要你如實領納。
第二,平生業成的人,他死的時候是不是一定就面相好看、有瑞相呢?
不一定。
平生業成瞭,如果正常情況下,死的時候就少恐懼,少擔憂,有信心,有依靠,有喜樂。如果生前沒有造什麼大的惡業,那麼走的時候會比較平順,比較安詳,我們可以說有瑞相。但這隻是一般狀況。
還有些特殊情況,就很難說瞭。比如他病痛特別劇烈,或者他那段時間有些特別糾結的事,臨死的時候剛好顯現出來,他面部表情可能就不那麼祥和。
這樣是不是就沒有往生呢?作為一個平生業成的人,往生沒有任何問題的。他的心是安定的,他在彌陀攝取不舍的光明當中,所以往生沒有問題。隻是說,他好像不是很好看的樣子。
比如我們坐船,一旦上瞭船,就一定可以到達彼岸。大船運載眾生的功能已經完成瞭,你一旦乘上船,這個業也就是達成的。可是乘船的人,上船的時候突然腳扭瞭,受傷瞭,他坐在船上,面相會好看嗎?他可能“哎呦呦”叫,不好看瞭,但這不影響他到彼岸。
當然,一般情況下,坐在大船上的人總是輕松的,一定可以到彼岸的,這跟在水裡遊泳的人完全不一樣。可是,可能有人腳受傷瞭,或者拉肚子瞭,暈船嘔吐瞭,並不能說他就不到彼岸。同樣,臨終有不好的相並不能說他不往生。
第三點說明為什麼通過助念會變得面色紅潤起來,變得身體柔軟。
這也沒什麼稀奇。我覺得對面色紅潤、身體柔軟不要太執著,這是針對那些初機的人;如果久修念佛的,眼睛老盯在這方面,那就盯錯地方瞭。
人死瞭,經過化妝,面相就會好。助念、開示、安慰,對平生業成的人來說,我想大概類似於精神化妝一樣,他就顯得面相好一些;但其實對往生這件事沒有加分的作用。
隻是凡人看到這樣,因為你給他作瞭一些引導,你給他“化妝”瞭,給他精神上安慰瞭嘛。當然,徹底究竟的安慰是彌陀的救度。
第四點,從你反映的情況來看,很可能他並沒有平生業成。
我們不知道他是哪一種狀況,有這種可能吧,他並沒有平生業成,有疑慮,有擔心。
但是通過臨終助念,通過善知識的引導,他放下瞭這些,也就是他是助念的時候業成的,臨終業成,助念業成的。
這個時候他的心完全放下瞭,坦然隨順,就顯示出面相好啊,身體柔軟啊。這種可能性也存在。
南無阿彌陀佛。僅供參考。
文章轉自微信公眾號:凈宗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