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佛教>靜波法師:皈依三寶是成為正信佛教徒的第一課

靜波法師:皈依三寶是成為正信佛教徒的第一課

時間:2020-02-14 17:01:37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佛教

靜波法師:皈依三寶是成為正信佛教徒的第一課

皈依三寶是我們成為正信佛教徒的第一課。

學佛的第一課就是皈依,如果這第一課你不上,不明白三寶,不明白三皈依,突然間夾塞兒插進來瞭,即使你懂得很多佛法,那麼你可能是瞭解佛法知識的人,但不能是信仰佛法的人,因為你隻是知道瞭佛教的文化,並不能得到佛法真實受用。

皈依三寶之後,就表示自己從此以後信奉佛教,成為三寶的弟子。

這就告訴我們,我們是佛的弟子、法的弟子、僧人(整個僧團)的弟子,不是某一個出傢人的弟子,大傢要銘記在心,不可迷失!

我告訴大傢,就個人而言,沒有收弟子的癮,但是必須要負責任;如果不負責任,我是不合格的寺院住持。所以請大傢註意,不是犯癮瞭要收弟子,是責任和使命要求我這樣做。當然,需要說明白皈依的內容!所以,所有的皈依弟子,不是個人的私有財產!責任就是:把有信仰意願的人領進佛門中來,至於修不修行,那就是他個人的事瞭;至於說他得沒得到真正的佛法受益?感不感恩?我是不能決定的!責任就是要把我自己的事情做好。

因為我們是三寶的弟子,所以大傢要理清一個觀念,即成為三寶弟子之後,就不可以再信仰其它的宗教。

大傢恐怕接受不瞭,因為有很多人什麼都信,這就不合適。我們可以尊敬他們,禮遇他們,善待他們,但不可以皈依他們,這個是大傢必須要註意的。

一個信徒跟我說:“我領著他們一起來學佛。”領著誰呢?狐黃大仙們。我說:“你怎麼領啊?你把自己領好就不錯瞭,還能領別人呢!你把那些現象招過來試試?”根本沒有辦法,其實那就是他自己,不是別人。所以首先要把自己的問題解決瞭!

可見,皈依三寶是確定我們信仰目標的基本特征。這個特征必須要具備。

佛教徒是慈悲的,但不是沒有原則;佛教徒是包容的,但不是沒有底線!我希望大傢能註意。我們可以跟道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的信徒交朋友,坐在一起,一桌兩制地吃飯沒問題,見面握手也沒有問題,彼此欣賞交流更沒有問題……但是個人的信仰是要保持的!隨緣叫包容,即允許別人信道教、信基督教、信天主教、信伊斯蘭教,如果連這點兒包容都沒有,我們的信仰也沒有說服力。根本是“不變”,就是我們不能丟掉自己的信仰!如果把自己的信仰丟瞭,那就不再是三寶弟子。

提醒大傢,出傢人是不拜天王的,但一定可以打問訊。打問訊就是敬禮、打招呼。善待任何一種生命現象、任何一種信仰的現象,這個就是佛教的慈悲與包容!這個包容就是慈悲和智慧的證明。當然,有瞭根本,才有方便;沒有根本,則是迷失。

原標題:學佛的第一課就是皈依——哈爾濱極樂寺靜波法師開示節選

轉自微信公眾號:聞法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