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佛教>一位沙彌尼的學習心得

一位沙彌尼的學習心得

時間:2020-02-26 08:54:01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佛教

一位沙彌尼的學習心得

我為什麼出傢?我出傢來做什麼?在自己做沙彌尼時,是否如法如律?現在我應該如何過好僧團生活?仔細觀照時,無論跟誰一個房間,任何人,任何境,似乎動的隻有自己的心。善業或惡業,或多亦或少;凡我所作為,今已終結瞭。往世造惡業,今生當受報,因我無再生,今生即終瞭。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從出傢來講,記得在小眾階段,有看過一本《沙彌教育》。裡面有句話至今未忘:你能當好如法的沙彌,將來一定是位合格的比丘。通過修學佛法,深刻體會到,當好如法沙彌和沙彌尼將給未來僧伽生涯奠定良好的基礎。

從聽聞《菩提道次第略論》以及聽法藏法師講的僧伽教育,我的心中浮出幾個問號來:我為什麼出傢?我出傢來做什麼?在自己做沙彌尼時,是否如法如律?現在我應該如何過好僧團生活?自己對自己的評價是內心無道,外儀無法。雖然現著出傢相,內心外在所表現出的行為,與世俗人並無差別。

在那本沙彌教育上也講瞭,在做沙彌階段,人人都可罵,人人都可使喚。但在此本該任人調伏,任人糾正錯誤,折服我慢的階段,我呈現出的卻是初生牛犢不怕虎,不撞南墻不回頭的狀態。對自己同輩的小眾不服,對比丘尼師父的呵斥白眼相看。在需要師父調治的階段,自己卻像一匹野馬。後悔莫及,又無力改變,畢竟現在已經過瞭被調伏的階段。

一個真正的修行人,應以慈悲心待他人,嚴於律己,寬以待人。但我卻總是寬以待己,嚴以律人。以至於不要說提高僧格,連最基本的人格都不夠。今年的學習,聞法,讓自己深感慚愧,一直在反省自己出傢以來種種過失,反省自己的慈悲心平等心是否不足,常常忽視他人的需求,滿足自己所需,總是執著於自我感受之上,很少自他相換的去考慮別人,不能廣結善緣。

師父領進門,修行靠個人。但在修學過程中善知識的引導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雖然自己的師長不在身邊,但身邊的每一位都是善知識。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認真去觀察時,每個人身上都有閃光點;仔細觀照時,無論跟誰一個房間,任何人,任何境,似乎動的隻有自己的心。別人好是自己看到的,不好也是自己看的。轉瞭念,好的更好,不好的也是好。善惡真的是隻在一念之間。

有煩惱是因為自己不能慈悲地看待周圍的一切。就像師父讓我們觀察身邊同學的優點,這讓我突然想到之前看到的一句話:人不容我,是我無能;我不容人,是我無量。人不助我,是我無為;我不助人,是我無善。人不敬我,是我無才;我不敬人,是我無德。

通過學習教理、律學、因果,我明白瞭好的不好的,都是有理由的,並非無緣無故。一切都是業感所招,不是別人無德和錯,而是自己修行不得當,不夠謙卑,不能反觀自照,說錯話,做錯事。如果能慈悲看待任何一個眾生,像常不輕菩薩那樣,看人人皆當成佛,人人皆是菩薩,便會恭敬任何人。

自己無福,錯過種種因緣,但通過學習,希望自己今後能將世俗習性轉為調柔、堅固的道心。多學習僧伽教育方面的知識,能夠把自己看作沙彌尼,降服慢心,嚴格依律行持,成就生命內在的僧格,改變自己的不好習氣。

苦海無涯,回頭是岸,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癡,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無論過去,現在,未來,願一切被我傷害過的眾生,無精神的痛苦,無身體的痛苦,願與我有因緣的六道眾生,分享我善業功德,投生善道,趨向解脫。願我所有一切功德,回向一切有因緣的眾生,有情無情,有形無形,有緣無緣,虛空法界一切眾生,願他們歸信三寶,修學甚深般若,早成佛道!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