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佛教>為豬念佛,豬子往生的故事與啟發

為豬念佛,豬子往生的故事與啟發

時間:2020-02-26 16:54:00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佛教
(一)漫畫故事

“又殺豬瞭!”淒厲的嚎叫聲,一大早就聽得人非常難受!

凈宗法師:為豬念佛,豬子往生的故事與啟發

這是說一個念佛人,他住的附近有一個屠宰場。他每天起早念佛,殺豬的也起早,這邊在念佛,那邊在殺豬;這邊是念佛聲,那邊是嚎叫聲。所以聽瞭心裡很難過,因為念佛人都很慈悲。

凈宗法師:為豬念佛,豬子往生的故事與啟發

理發店的陳師傅是個念佛人,無奈被迫在清晨念佛時忍受這樣的聲音。

殺豬的聲音不知道你們聽過沒有,那是非常淒慘的,我小時候在農村,聽到豬叫心裡都發毛。他天天早上聽,估計心裡也很不好過。

凈宗法師:為豬念佛,豬子往生的故事與啟發

有一天徒弟來瞭,用喑啞人如蝶翼翻飛的雙手比劃著。陳師傅知道他的眼睛特殊,特別註意他要說什麼。

他的徒弟是個啞巴,啞巴往往都有點特異功能,他會看見一些東西。所以,他看到徒弟比劃,就特別註意。他徒弟比劃什麼呢?

凈宗法師:為豬念佛,豬子往生的故事與啟發

“兩扇大大的耳朵、盛開的花、西邊?”

大大的耳朵不就是豬嗎?

凈宗法師:為豬念佛,豬子往生的故事與啟發

“什麼,豬們都乘坐蓮花去西方啦?”師徒兩人一猜一比,又驚又喜。

這些畫畫得都挺好,畫一尊阿彌陀佛,旁邊寫著:老實念佛。還有一隻小狗。

“原來我光念念佛也超度瞭豬啊!這真是瞭不得瞭!”

陳師傅感覺不可思議。

“可是,我在傢念佛,豬哪聽得見啊?”陳師傅問。

陳師傅就問他的徒弟。

凈宗法師:為豬念佛,豬子往生的故事與啟發

“南無阿彌陀佛”“光明”“波動的龍”“散射”。徒弟特別興奮,七手八腳,比劃不夠,筆都用上瞭。

手比劃都不夠瞭,就用筆來寫。

凈宗法師:為豬念佛,豬子往生的故事與啟發

“是這樣,豬是被南無阿彌陀佛的光明救走的啊!”

凈宗法師:為豬念佛,豬子往生的故事與啟發

徒弟講完之後,陳師傅心裡還有懷疑,又問他:

“你再說說我現在想的什麼?”陳師傅隨即默念著佛號。

凈宗法師:為豬念佛,豬子往生的故事與啟發

陳師傅心中默念佛號,徒弟就說:

“八個方向”“八條金龍”——徒弟堅定地比劃,說出當時師傅回向十方的心思。

我們看原文會比較清楚,他就問徒弟,這時候徒弟說什麼呢?有八個方向,有八條金龍,向八個方向飛去,金色的龍的光明。

龍是曲線的,波動的,他用這個來形容念佛的光明,是非常形象的。

凈宗法師:為豬念佛,豬子往生的故事與啟發

陳師傅訝異不已,小小的一句佛號,竟然有這種威力!

從此,陳師傅每天歡歡喜喜給豬念佛,還回向法界,借佛願力,廣度眾生。

(二)故事原文

我們看原文。這個故事發生在湖北潛江市,作者叫陳緒法。我去過潛江,所以這件事我記得比較清楚。陳緒法是怎麼寫的呢?

我傢住湖北省潛江市漁洋鎮快嶺村,在村頭開理發店。

這件事記載於2004年,現在是2016年,這一晃就過瞭十二年,真的很快。當時我聽到這個故事,覺得非常新奇,我說:“趕緊記下來。”陳緒法就住在漁洋鎮快嶺村,還可以去訪問。

在我傢的附近有一個屠宰場,我每天早晨起來念佛的時候,就聽見那些豬被宰殺時悲慘的嚎叫聲,心裡非常難受,想救它們,每天我念佛時就加瞭一個意念,希望那些豬能得到救度。

也就是如此而已。念佛的時候,一聽到豬叫,就順便想“能救這些豬就好瞭”。就這麼一個念頭,超度就這麼厲害,而且超度的是豬。如果要超度傢裡的祖先,一句話就夠瞭。祖先還是人呢,總比豬靈光得多。所以,念佛法門超度是很簡單的。

大約過瞭一個星期,我徒弟李洪松(他是個啞巴,上過幾年聾啞學校,能看見陰性東西。他跟著我學理發手藝,學成後自己單開瞭個店)笑嘻嘻地來到我傢,對著我就比劃開瞭。

大概他們師徒關系也不錯,徒弟學成瞭,自己也開瞭一個店。他笑嘻嘻地來到師傅傢,對著師傅就比劃開瞭。當然,他們兩個有師徒關系,互相講話大概能懂,而且這個徒弟上過聾啞學校,學過啞語,師傅跟在後面也能學幾句,所以能瞭解他比劃的是什麼意思。

他用兩隻手放在耳朵上示意豬,又將兩手平攤向上示蓮花狀,再用手指向西方示意豬去瞭西方。

他用兩隻手放在耳朵上,師傅一看,這表示豬;又將兩手平攤向上,師傅一看,這是蓮花。然後又用手指向西方,示意豬去瞭西方。

我聽後既激動又驚奇,想知道究竟,就和他比劃起來。我問徒弟是怎麼一回事,他說是我念佛超度瞭豬。我又接著問他,豬是怎麼走的,他比劃豬的樣子,又做合十狀,又比劃蓮花將豬接走向西方而去。

師傅一聽(其實就是看),又激動又驚奇,想知道究竟,就和徒弟也比劃起來,看來師傅也懂簡單的幾句。通過一比劃,就很清楚。豬是怎麼走的呢?豬是合著掌。我們念佛合掌,豬也合掌,乘著蓮花,被阿彌陀佛的光明接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瞭。

我又問他,我在傢裡念佛,豬是怎麼聽到的?

“屠宰場那麼大,又隔得遠,我念佛怎麼能超度豬呢?豬怎麼聽到的呢?如果它沒聽到,怎麼能被接到西方去呢?”所以師傅肯定要問。

他指著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比劃著說我念佛時,就有很強的金色的光像龍形一樣。怕我不懂,在紙上寫上一個“光”和一個“龍”字。

龍是運動的,他怕師傅不懂,就在紙上寫瞭一個“光”,又寫瞭一個“龍”。徒弟的文化也不太高,成句的也寫不瞭,就簡單地寫瞭一個“光”和一個“龍”。光像龍一樣,龍形的光,向著屠宰場就去瞭。

比劃著說我念的這句名號,像龍一樣的光,不斷地發射至屠宰場。

徒弟雖然這樣說,陳緒法還是有點不放心,又來檢驗,看看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

為瞭檢驗他說的是否真實,我又讓他看我默念,我在大腦裡想著向十方念佛。

“那我現在念佛,你看看是怎麼回事”,現場就念瞭,驗證一下。

他看瞭一會兒,比劃說有八個方位,像八條金色龍形。南無阿彌陀佛聖號,向八方不斷地傳播出去。

有八條金色的遊龍,向八個方向散播出去。

我還反復問他到底方位有多少,他肯定地表示有八個方向。從那以後,我就發誓,不僅每天為那些豬念佛,我還要為那些所有盡虛空、遍法界的有緣眾生念佛。

佛教徒都講“十方世界”,估計他想的十方,也就是個整體的概念,就是向著四面八方的樣子,這樣一想,就顯示出八個方向。所以他的徒弟就看得很清楚,就是八個方向。

陳緒法聽徒弟這樣一講,心裡很激動,也很興奮。從那以後就發誓,不僅每天為那些豬念佛,還要為盡虛空、遍法界的所有有緣眾生念佛。因為他念佛能度這些豬,所以他在理發店,早上起來念佛的時候,一想“我度眾生的機會又來瞭,一念佛,龍一樣的光就到屠宰場,就能度豬瞭”,所以他就為豬念佛;同時想到“我念佛,就有八條金龍向八個方向”,他就加瞭一個意念,要為盡虛空、遍法界的有緣眾生念佛。那這樣有沒有效果呢?有效果。

(三)故事的啟發

這個故事也有幾點啟發。

第一點,念佛就放光。陳緒法是個理發匠,談不上什麼大修行,但是他念佛的光特別強,可能是他久久念佛的緣故。

你為誰念佛,光就奔向什麼方向。他早晨在那裡,想為屠宰場的豬念佛,他徒弟就看見瞭,光就向著屠宰場過去瞭。

如果清明節有人在美國,不能回國,要為祖先念佛,隻要有一個意念,佛光就會像一條龍一樣,從美國飛到中國來,肯定就能超度祖先;如果你在傢裡,你兒子在外讀書,或者他在美國,你在中國,你要保佑他,那就念佛,金色的遊龍就去保佑你兒子瞭。盡管放心,準得很,絕對不會錯。

第二點,豬有佛性。豬有念佛嗎?沒有。豬有信願行嗎?談不上。前面的故事中,王呆頭雖然呆,畢竟他是自己念;而這個豬自己都沒有念,靠別人念。但是豬有佛性,它在驚慌痛苦當中,因為陳緒法念佛,它就見到佛的光明來瞭。

佛光是希望,是慈愛,是安慰,所以見佛光明就得佛安慰,能除去恐怖。在佛光安慰當中,它自然心趨向於佛,所以自自然然往生,這就是“自然之所牽”,不必再另外談信願行。

在恐怖的時候,有人來搭救你,你自然就靠向他;在黑暗當中,有光明來,你自然趨向光明;在冰冷當中,如果有暖氣,你自然靠向暖氣,動物和人是一樣的。動物有佛性,所以自然就會傾向於佛法的光明。

第三,往生全賴佛力,以及善知識之力。雖然有佛力,如果沒有善知識給它念佛,那顯然也不行,這個理發店的陳緒法就是善知識。所以,我們要為亡者、為動物、為一切生靈作臨終助念。

這樣的故事有很多,還有小雞往生,這是我在廣州聽到的。有一個幾歲的小孩,過年時傢人殺雞給他吃,有人為雞念佛,雞就往生瞭,這個小孩也能看得見。

這裡是豬,豬也往生瞭。雞和豬,本身自己都沒有念佛,都是別人給它念佛,也往生瞭。原理在哪裡呢?原理就是隻要念佛,就有佛的光明到來,眾生自然就會傾向於這個光明,來到光明當中,自然被光明攝取,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是自自然然的。

之所以講信願行,是因為我們的疑惑太多瞭。這個豬,你不要跟它講信願行,你講它也聽不懂,還不如給它念這句阿彌陀佛,因為信願行都在這句名號裡,念佛給它就行瞭。

《大經》說:

若在三塗極苦之處,見此光明,皆得休息,無復苦惱。壽終之後,皆蒙解脫。

這些豬往生,不是經文的實際例子嗎?

“三塗極苦之處”,豬就是三途當中的畜生道,它現在被屠宰,處於驚慌、恐亂、極苦之中。

“見此光明,皆得休息,無復苦惱”,念佛,佛光就去瞭,當下它這種被宰殺的痛苦就消除瞭。

“壽終之後,皆蒙解脫”,命終之後,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這是經文,有經證,有事證,非常清楚。

第四點,人的心念周於法界。我們發任何一個念頭,都會發射出去,周遍整個法界,再回到我們這裡。所以,佛光也不限於一方,隻是陳緒法當時有那個固定的念頭,“我要為豬念佛”,所以光就向著那個方向去;如果沒有固定的念頭,佛光就是發散的,遍於法界。

所以,我們隻要念佛,就是發菩提心,菩提心周遍法界。

菩提是無上正等正覺,菩提是覺悟。念佛,佛是不是菩提呢?是,因為是佛果,所以這句名號就是菩提。那我們念這句名號,我們的心當然就是菩提心,很顯然。

“菩提心”,是菩提做成的心。自力修行,現在還沒有成佛,那你發菩提心,菩提還沒有,那就是空的;念佛人的菩提心是現成的,是菩提做成的心,所以稱為菩提心,是果上菩提心。你有瞭菩提,以菩提為心,就是菩提心。

聖道門修行是求菩提之心,他是求;我們念佛是得菩提之心,不是求:兩者的菩提心是不一樣的。

第五點,豬得往生,人豈不生?他人念,尚得往生,自己念,豈能不生?這樣一看,如果我們念佛還擔心不能往生,這都沒有理由,莫名其妙,杞人憂天,多此一舉,多餘的事。自己擔心“念佛到底能不能往生?”這就是太“聰明”瞭,最好笨得像王呆頭一樣,就不會問這些問題瞭。這樣念佛,就必定往生!

所以要守愚癡,“還愚癡生極樂”,愚癡到極點的時候,就不會問這些問題;因為你太“聰明”,你才會問這些問題。所以,“還愚癡”是很有道理的,愚到極點,就不會問這麼多問題,問題都是“聰明人”問出來的。

有一句話叫“莫名其妙”,想想這句話也有道理。“莫名其妙”就是不瞭解這句名號的奧妙之處,然後就要問,這樣問,那樣問。其實所有這些疑問,都是杞人憂天,沒有意義。你給他解釋瞭很多,他說“師父,這下好瞭,我放心瞭”,解釋完之後,他又來瞭一個問題。其實不用解釋,念佛就好瞭!

文章轉自微信公眾號:編輯部de故事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