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說話會產生因果嗎_什麼情況下說話才要承擔因果?
時間:2020-02-27 17:02:34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佛教
生活中經常開一些玩笑要承擔因果責任嗎?什麼情況下說話才要承擔因果?
昌樂法師答:有朋友問瞭一個很常見的問題,他說:說話會產生因果嗎?如果沒有學過過去的禪宗公案的話,這個問題一不小心回答錯瞭,會墮五百世的野狐身。
祖師們問,修行人有沒有因果?有人說修行人沒有因果,應該是修行人不昧因果。凡事皆有因果,說話也有因果,隻不過是這裡提問人的潛臺詞是:學佛的人說話會不會遭因果報應?
說錯瞭話,當然要遭因果報應,所以我們要說正確的話,要說對於眾生有益的話,不要說無聊的讓眾生內心當中欲望熾盛的話,這是語言需要去警惕的地方。我們的善惡心,常常通過語言表達出來,而對眾生有傷害呀!
【擴展閱讀】禪宗有這樣一個公案:有一老人,在百丈禪師處聽法,告訴百丈說:“昔我住此山,有人問我:‘大修行人,還會落因果嗎?’我回答:‘不落因果’。因為這個錯誤的回答,我五百世墮為野狐身。請和尚告訴我,應該怎麼回答那個問題!”百丈禪師說:“不昧因果”,老人大悟:“今已脫野狐身”。
昧,是糊塗、不明白的意思;不昧因果,就是說對於因果不迷惑、而且深信不疑。另外,不昧還有不隱匿、不躲藏的意思,也就是說坦然承受因果,不違背世間相,不壞世間相。
其實,“不落因果”和“不昧因果”中間的一絲差別,就是“迷”與“悟”。悟瞭以後,就無所謂因果不因果,也可以說由於知道因果、明白因果,而把因果避開瞭。如何“避”呢?
我們經常說:“菩薩畏因,眾生畏果。”我們眾生由於愚癡的關系,果報未現前時是不知道怕的,但當果報現前的時候,卻又後悔莫及瞭。菩薩因為有智慧,所以不種因;不種因將來就無所謂“不落因果”與“不昧因果”的問題。
原標題:僧音|說話會產生因果嗎?
文章轉自微信公眾號:那一座廟
閱讀全文
下壹篇:返回列表
熱點文章更多>>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