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應怎樣調整發心與平衡世間事業?
時間:2020-03-09 16:59:42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佛教
學佛可以祈願世間的事業暫時圓滿嗎?從發心角度來說,隻追求今世世間安樂的發心不能解脫輪回,甚至連人天乘都不算,但是此時世間事業的不圓滿又障礙學佛,對於既想走解脫道又想追求世間事業,此中矛盾如何開解?應怎樣調整發心與平衡世間事業?
德光法師答:佛法不離世間法,如果你把佛法與生活割裂開來,那麼本身就是對佛法的極大誤解。我們皈依的時候,皈依佛兩足尊、皈依法離欲尊、皈依僧眾中尊。其中皈依佛的兩足尊就指的“福、慧”二足尊。就是不僅智慧具足,福報也要具足。隻有福慧二資糧圓滿,才能成就。
學佛是讓我們“放下”而不是“放棄”,放下是放下內心的執著,並非意味著什麼都不做。世間事業與佛法事業從來都不是矛盾的,假設你是做玉器生意的,賣的很多玉器都與佛教相關,比如掛墜、佛珠、擺件等等。通過做買賣,結識一些有緣人,一方面能宣揚正法,一方面把生意做瞭,何樂而不為呢?同等品質的東西,買你的還能聽到一些佛法層面解讀的時候,想必更希望選擇你的。因為願意聽你分享,常常到你店裡去,人氣上來瞭,自然也會促進你的生意。
當然,做生意肯定要把誠信擺在第一位,不能假借佛法之名而行欺騙之實,或者用佛法恐嚇別人強買強賣,那樣就造業瞭。
之前還有人因為定價的問題詢問過,利潤過高,算不算欺騙?這個問題是這樣理解的,俗話說珠寶有價玉無價,隻要你明碼標價,沒有欺騙,對方看好瞭自己選擇的,那麼這就不屬於欺騙。修行是為瞭讓我們變得更好,而不是被束縛手腳。
修行是為瞭遇到更好的自己,如果修行瞭,自己都覺得不舒服,那麼如何能吸引更多的人修行呢?隻要你發心正確,行為規范,就可以放開手腳賺錢,賺錢瞭再去供養和佈施,為自己種下福田,這樣才是一個良性循環!
原標題:佛法的“慈悲”、“無欲”和做企業有矛盾嗎?
文章轉自微信公眾號:光照自在
閱讀全文
下壹篇:返回列表
熱點文章更多>>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