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
靜波法師:皈依三寶,成為一個合格的佛教徒2020-02-14一個佛教徒,如果沒有經過皈依三寶的儀式和內容,即使上香拜佛,也隻不過是一個對佛教尊重而有興趣的人,不能算是一個真正的有信仰的佛教徒。希望大傢能認清:說我學佛,學佛必須皈依三寶!願意不願意都是這個規則。如果沒有這個標...
-
親人去世,子女如何助念,可以放念佛機?2020-02-14弟子所在的縣,既無寺院又無居士團體,親人去世時,弟子該如何助念?臨終如何勸導?在親人耳邊放念佛機可以嗎?自己的親人去世,這時候你首先要承擔起義不容辭的助念的工作。臨終勸導,你可以看《印祖文鈔·臨終三大要》,我們東...
-
合儒法師:關於傢人、因果、信心、消業障的問題2020-02-14@cathy:1.我媽是負能量。非常典型的負能量。日常生活中相處很累,如何才好?2.用活在當下的辦法,清除負面記憶和情緒,會不會有一天把過去的事情都忘掉?合儒法師:1、每個人都有問題,也都有閃光點,多看她的好處,少想她的缺點,我們才...
-
往生必須念到功夫成片?如何才是決定往生?2020-02-14我們陜西這邊,很多學佛多年的同修,因為念佛至今也沒有達到功夫成片,而終日擔心,怕不能往生,有些人甚至由此退失信心,不再念佛。請慈悲開示,是否必須念到功夫成片才能決定往生?究竟如何才是決定往生之道?對於往生的條件,《無量壽...
-
僧人為何寧願被冤枉也不解釋,是不擅溝通?2020-02-14看過一個佛教故事,說一個女人跟其他男人有私情懷孕,為瞭保護情夫,指認一位僧人說他是孩子的父親,導致自己被趕出寺門,多年在眾人唾棄中。最後女人良心發現,澄清瞭僧人並沒有破戒。我讀後非常不解,為什麼僧人寧願給自己惹上這...
-
證嚴法師:大魚舍身2020-02-14一位國王,那個小國傢幹旱,連續七年的時間,地上物全都枯萎掉瞭,種子種下沒有水分,全國人民陷入瞭饑旱,國王就召集大臣要去祭天求雨,他到山崖上,面向海,向天和大海祈求龍王能降雨,救濟饑餓中的國民,他祈禱發願後從山崖上往下跳,化成...
-
達照法師:真修實證比學問更重要嗎?2020-02-14您認為對於出傢人來說,真修實證比學問更重要?怎麼說呢?真修實證,當然佛法是信解行證這四個階段。生命是在於體驗,在於證實證悟,佛法也是隻有證悟證實瞭,才是佛法。但是,你在證悟之前,如果你沒有學問,你不去理解佛法的道理,盲修瞎...
-
本源法師:忍辱過後境界有明顯提升嗎?2020-02-14修行過程中,師父經歷過的最重要的忍耐、忍辱經歷是什麼?過後境界有明顯提升嗎?修行之路啊那就是忍辱之路,每一次都很重要,過不瞭就會退下來,下次還得過。我們從凡夫到成佛,忍辱是一路上要伴隨著的功課,那必須時時做。這次忍過...
-
燈雲法師:《印光大師開示》2020-02-14燈雲法師:《印光大師開示》第一集無論在傢出傢,必須上敬下和,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勞,成人之美。靜坐常思己過,閑談不論人非。行住坐臥,穿衣吃飯,從朝至暮,從暮至朝,一句佛號,不令間斷,或小聲念,或默念,除念佛外,不起別念...
-
達照法師:心中心法_達照法師談心中心法視頻2020-02-141992年,我在南京棲霞山佛學院上學,期間遇到南京的幾位居士,給我介紹心中心法。當時我聽到心中心法以後,產生一定信心。所以在佛學院畢業以後,我就去求這個法。灌頂後,我就到溫州去住山,專修心中心法。我一開始出傢的時候,以苦...
-
如瑞法師:如何安頓身心2020-02-14我最想跟大傢說的第一句話是,希望三寶能加持我們每一位,讓每一位能夠得到智慧和力量!有瞭智慧,有瞭力量,我們就有勇氣來解決一切問題。《華嚴經》裡有兩句話,送給這些講經法師我覺得最為恰當,就是:“志求妙道除蒙惑,周行...
-
荔枝紅茶屬於什麼茶_廣東荔枝紅茶的產地2020-02-14荔枝紅茶是新創名茶,為條形荔枝香味型紅茶,主要產於廣東省英德、福建等地。於20世紀50年代由廣東省茶葉進出口公司研制開發的茶葉新產品。選用優良品種荔枝和優質紅條茶,采用科學配方和特殊工藝技術,使紅茶充分吸收荔枝果...
-
神通是什麼_為什麼佛說不能迷信神通2020-02-14按佛經上講,修行人如果按照佛的教誨,勤修戒定慧,就可以得到一些平常人不具備的能力,比方說能知道一些過去、未來的事,能看到一些別人看不到的東西,或者能知道別人心裡在想什麼,這些被稱作神通。在我們常人看來,神通可能挺神秘...
-
人為什麼會感到寂寞無聊空虛_如何遠離寂寞2020-02-13人為什麼會感到寂寞、無聊、空虛?因為人是群居動物。群居動物最大的特點就是愛熱鬧,最怕的就是孤獨,最有效的懲罰就是囚禁坐牢。瞭解這些以後,我們就知道,人為什麼會寂寞、無聊、空虛。要想遠離寂寞就必須要強大自我,主要從...
-
華平法師:常念苦空無常無我,常行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2020-02-13常念苦空無常無我,常行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於一切時處不離求生凈土,應對已知未知隨緣不失信願。對佛力常誦經拜懺聽聞絕不生疑,對自力當時刻警惕常思不自以為是。就此用功彌陀垂手定不失時。原標題:華平法師法語開...
-
誦經有怠慢殷重之別,比丘與小沙彌的區別對待2020-02-13開皇初年,揚州有一比丘,他以誦涅槃經而自矜;岐州東山下林寺有一沙彌誦觀音經。二人忽然昏絕斷氣,唯心胸尚暖。二人到瞭閻王所,閻王請沙彌坐金高座,比丘坐銀高座,招待以後送回。誦涅槃的比丘感閻王招待不平,為何自己反不如一個...
-
賢宗法師:怎樣才算有福之人_如何得福2020-02-13福氣的“福”字,左邊一個衣,右邊上面一橫,下面一個口,再下面是田——一個人有衣穿、有飯吃、有田種,他就是有福之人。福,真的如此簡單。我們都是有福之人,有房子住,有衣服穿,有一份工作可做,餓不著肚子。可...
-
大安法師:發三種心,即便往生2020-02-13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上品上生者。若有眾生願生彼國者,發三種心,即便往生。何等為三?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發願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國。——《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如果十方世界有眾生願意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要發...
-
大安法師:如何分辨助念團真偽?2020-02-13問:助念人員應如何看待社會上某講師團的助念培訓和某某派助念團,如何分辨助念團真偽?答:分辨它的真偽,還是自己要對凈土宗的經典、祖師的觀念要有一個明晰的瞭解,明晰的瞭解之後,它就是一個準繩,符合這個準繩的,就像法印一樣,這...
-
大安法師:如何保持助念團人員和合?2020-02-13問:就全國助念團而言,很多助念團初成立時很好,但到後來由於知見、和合、習氣等問題,導致助念團難以保持,乃至解體,怎麼辦?答:這就是眾生的煩惱,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有不同的知見等等。但是,你這個緣起要好,助念團的成立要找那些志...
-
凈宗法師:是讓佛聽你的,還是你聽佛的?2020-02-13佛的慈悲心像什麼呢?“同地水火風,虛空無分別”,他不會分別的。像虛空,善人在當中,惡人也在當中;像太陽光,照善人,也照惡人,照中國人,也照外國人;像大地,無輕重之殊,重的高山,小的微塵,它都同一承載。所以,彌陀的救度超越我...
-
小孩晚上睡覺老是說害怕怎麼回事_小孩睡覺害怕是什麼原因?2020-02-13善士提問:師父您好,小孩在傢睡覺到晚上老是說害怕,是什麼原因?恒傳法師答疑:阿彌陀佛,有幾種可能:第一,傢裡的住宅有問題,傢裡不潔凈或是房子太大,人太少。“房大、人少變兇宅”這是事實,我們住房夠住、舒適為最好,不要...
-
華平法師:斷惡修善,親近供養修學佛法2020-02-13在親近中一定要恭敬,莫以我慢嗔恨輕慢三寶。不要錯認為慈悲是包庇自己的惡,而是斷惡修善。在斷惡的同時修善,才能不會繼續造惡,也不會錯解慈悲。這樣就不會錯認為善知識的引導方法是對你的欺騙和擠兌。斷惡的同時才好親近...
-
頓珠法師: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每個人自身就是一座寶藏2020-02-13請相信,每個人自身就是一座寶藏。很多時候,人們總是希望通過別人的肯定來證明自己的存在,總是希望通過外在的擁有來增加內心的滿足感、安全感,所以習慣性地為自己設定瞭很多需求,比如對感情的需求;對名利的需求;對財富的需求...
-
大安法師:四種貪戀與三種懷疑2020-02-13“貪戀”有四:一、終歲持齋,一朝食肉;二、長年念佛,此日貪生;三、恩愛牽纏,難割難舍;四、許願保禳,求神服藥。“迷惑”有三:一疑罪業深重,二疑功行淺薄,三疑佛不來迎。—— 省庵大師《西方發願文...
-
大安法師:發真實願 不畏死亡2020-02-13願則心心好樂,念念希求。—— 省庵大師《西方發願文註》你的“願”就是心心念念都是好樂往生,心心念念都是希求極樂世界。你這個願成就,就是厭離娑婆、欣求極樂,你就不會再對這個世間的五欲六塵有興...
-
大安法師:願的內涵2020-02-13這個“願”就是厭離娑婆、欣求極樂。在《阿彌陀經》是三番勸願,不斷地勸,勸一次還不行,還有勸第二次,還有勸第三次。為什麼釋迦牟尼佛這樣的苦口婆心三勸?實際上在告訴我們,我們這個世間的眾生,這種求願往生的心是...
-
大安法師:信的內涵2020-02-13大乘佛法特別強調信心,佛法大海,唯信能入。信,在五根、五力裡面都是擺在第一,在所有的善法裡面,它都是最重要的。所以,信就表達為什麼呢?對實相(剛才講常、樂、我、凈,這樣的體性)你能夠相信、認可,你能夠有好樂希求之心,這就是你...
-
大安法師:信願,往生之本2020-02-13若信願堅固,臨終十念一念,亦決得生。若無信願,縱將名號持至風吹不入,雨打不濕,如銀墻鐵壁相似,亦無得生之理。修凈業者,不可不知也。—— 蕅益大師《佛說阿彌陀經要解》信願行都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信願。我們瞭解...
-
大安法師:助念隻念佛號,是否太單調瞭?2020-02-13問:我們寺院想成立助念團,但《印光法師嘉言錄》講,助念以念佛為主,我們寺院修凈土也非常認同,但居士信徒和傢屬為他們的親人助念送往生,覺得光念佛太單調,不能生信,對於這類不瞭解佛法的人,我們用哪些善巧方便的佛事利益他們,令...
-
大安法師:臨終助念在斷氣後進行比斷氣前更容易搞定?2020-02-13問:臨終助念是斷氣前進行邊護理、邊助念,並加以佛法引導,提起臨終者正念更重要呢?還是等他即將斷氣之時或斷氣之後,再進行助念勸導更重要?因為有這種說法,說:人斷氣之後,智慧高出斷氣前的九倍,而且還有小五通,所以等他斷氣後再進...
-
靜波法師:財富由福業而來2020-02-13財富都是由福業而來,這是徹底的道理。就是我們要去種因!經常聽到別人說,佛教講舍得舍得,這個詞完全是來自佛教的用語!舍瞭才會得,不舍則不得:舍多就多得,舍少就少得,不舍不得!當然,不執著才是真學佛的解脫!如果總是在張揚,在表現:&l...
-
白琳工夫是什麼茶_白琳工夫紅茶介紹2020-02-13白琳工夫是福建的三大工夫紅茶之一,產自於太姥山腳下的白琳鎮,因此“白琳”既是地名,也是茶名。福鼎自古就有種茶的歷史,據明《太姥山志》載:太姥洋,在太姥山下,西接長蛇嶺,居民數十傢,皆以種茶樵蘇為生。福建的三大...
-
葉曼:福無雙至,禍不單行2020-02-13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這個我們也常常講的。所以,我們應知道,禍福是無門的,唯人自招,不是從這個門進去我們就有福報,沒有,它沒有門,沒有徑,完全是在於我們自己要什麼東西。可是,世上的人以為我隻要聰明,我機靈,我會巧辦事,就是...
-
明朗法師:自證分與證自證分這兩者有什麼區別?2020-02-12問題:南無阿彌陀佛!頂禮師父!請問師父,自證分與證自證分這兩者有什麼區別?請例舉具體的事例講解一下。明朗法師:比如剛才飛機響瞭,大傢聽到瞭沒有?聽到瞭。好,你知道你自己聽到瞭,這是不用別人給你說的,這叫自證分。你自己也能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