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山第35集分集劇情(共50集)
河山第35集分集劇情介紹
衛大河高曉山聯手抗命 川軍臨陣脫逃害死八路
高曉山集合瞭八路軍,宣佈瞭前指撤退的命令,並表明他不願意撤退,不願意扔下當地百姓不管,因遇到一點挫折就當逃兵的意願,高曉山的話大大激起瞭八路軍的抗日情緒,雖然隻有一個排,但大傢拒絕撤退的呼聲非常高,衛大河和徐培宗、范成章在一旁看著,也嚇瞭一跳。
衛大河拉著高曉山去屋裡談,幾個人輪番做工作,希望高曉山接受命令撤退回去,但高曉山軟硬不吃,還表明即便國軍撤退,他也會帶著一個排的八路繼續留下來,衛大河作出一副非常為難的樣子將高曉山訓斥瞭一頓,高曉山平時不發火,這次脾氣突然非常大,稱如果衛大河不向前指發命令,他就以八路軍代表的身份向前指深情,撤銷遊擊隊撤退的命令,衛大河在徐、范二人面前表現的非常為難,他根本壓不住高曉山,徐、范二人也隻能同意衛大河發電報,隻求前指能拒絕請求。
高曉山的電報中從三個方面分析利弊,一是遊擊隊在根據地一年以來,給鬼子造成很大困擾,鬼子召集大軍封鎖,說明根據地非常重要;二是根據地已現規模,群眾抗日熱情非常高昂,不應輕易放棄;三是廣大官兵戰鬥力明顯提高,對堅持敵後作戰又堅定的決心,在群眾的幫助下,足以粉碎日軍的陰謀,因此遊擊縱隊請求繼續留在根據地。
高曉山的電報落款是衛大河,魏璽銘收到電報後,對衛大河贊不絕口,抗戰以來遇到瞭太多推諉借口,令他覺得心都涼瞭,衛大河的這封電報讓他看到瞭希望,熱血又重新燃起來瞭。
前指允許遊擊縱隊留下的命令發到瞭涼水河,葉賢之和李漢橋異常吃驚,高曉山解釋是他用衛大河的名義發的電報,葉賢之奈何不瞭高曉山,便給衛大河扣上瞭通共的帽子,衛大河之能說電報是他發的,就是不想撤退,衛大河態度一強硬,別人也沒辦法瞭。
衛大河召集部下開會,說明拒絕撤退的原因,是收到情報說鬼子會在他們撤退時打殲滅戰,因此堅決不能撤退,衛大河以司令之命下令一團和司令部首先開始口糧減半,至於二團三團相信他們不會不執行命令,但如果他們是想撤退,衛大河也不攔著,但是一團不走,他們也確實不敢撤退,衛大河希望他們私下做好底下人的工作,不能再出現上次的事情,他們這次留下要為打持久戰做準備。
日軍想要在遊擊隊回程路上打殲滅戰的企圖破滅之後,杵村久藏非常憤怒,將這一切歸咎於邱元谷沒有通知他,衛大河是現任遊擊縱隊司令,他認為隻有衛大河才是他的絆腳石,於是決定對遊擊隊根據地全面掃蕩,務必殺瞭衛大河。
日軍范成章找徐培宗探討衛大河如今的變化,他覺得以前衛大河傻乎乎地很憨厚,可如今變得心眼多瞭,今天說是跟他們商量,但事實就是讓他們執行命令,不能違抗,徐培宗看的很透徹,衛大河的心眼絕不比葉賢之的少,他叮囑范成章,以後隻要葉賢之沒出頭的事,他倆絕對不能多嘴當出頭鳥。
高曉山將毛澤東的論持久戰給瞭衛大河,他們接下來要面對日軍的封鎖和圍剿,大傢的思想和覺悟非常重要,衛大河收下瞭這本書,打算仔細看看共產黨的思想。
晚上,高曉山和衛大河睡在一個炕頭,衛大河問他這樣算不算加入共產黨瞭,高曉山解釋加入共產黨需要儀式、宣誓等,最重要的是忠誠,高曉山覺得衛大河想加入共產黨,其實是為瞭控制王三喜,為瞭控制他原來的部隊,衛大河解釋自從永濟之後,他就再也沒這種心思瞭,但高曉山不怎麼相信,衛大河一惱火也不想聽高曉山說共產黨的事兒瞭。
日軍大舉掃蕩,涼水河、張莊、魁莊等齊頭並進,同時進攻,高曉山早早就在村莊前安排瞭兩道防線,鬼子到達村裡至少需要兩個小時,這個時間足夠帶百姓撤退,王三喜在掩護百姓撤退時,李漢橋和葉賢之也要跟百姓一起撤退,王三喜卻以百姓為重,先安置瞭百姓,葉賢之擔心再等下去鬼子就進村瞭,便和李漢橋一起去瞭上次避難的村子。
楊排長在一道防線阻擊敵人,川軍在二道防線阻擊,面對比自己多出數十倍的鬼子,川軍慫瞭,還沒開打就直接撤退,楊排長在轉移伏擊點時,得知川軍撤退,而百姓還沒撤退完畢,楊排長隻能分散自己僅有的人手頂上二道防線。
民兵找到范成章,告知二道防線的川軍全部跑瞭,隻有楊排長帶著一個班守在那裡,民兵求范成章趕緊去救救楊排長,范成章身邊隻有一個警衛排,但范成章堅持要去營救。
楊排長的人全部犧牲,隻剩下楊排長一個,楊排長也被炸成重傷,他艱難地將手榴彈抓在手裡,等鬼子登上山頂,他引爆瞭手榴彈,和登上山的鬼子同歸於盡,山下的鬼子正準備沖上去,范成章帶著人趕來支援,突然來的援軍令鬼子措手不及,鬼子隻好撤退,范成章找到瞭楊排長的屍體,痛哭不已,因為自己人的失職,導致楊排長陣亡,范成章非常愧疚。
部隊和百姓全部轉移到瞭安全地帶,衛大河找出瞭那兩個臨陣脫逃的連長和營長,范成章雖然心有不舍,但他這邊確實理虧,范成章同意軍法處置,按照軍法臨陣脫逃是要槍斃的,高曉山希望衛大河放過二人,臨陣脫逃的軍長師長不在少數,但沒幾個被嚴懲的,眼下他們需要在山裡進行持久戰,不少士兵心裡都有情緒,必須將這個疙瘩解開才行,單靠執行紀律是解決不瞭問題的,高曉山提出盡快開始部隊整訓,讓每一個士兵都像永濟血戰時的士兵一樣。
本文系原創,未經許可請勿轉載!轉載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