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野人山的野人對女兵做瞭什麼?幸存女兵的回憶事件始末
時間:2020-02-23 08:38:57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劇情
落後就要挨打,這是老一輩人教會我們的道理。在歷史上,南京大屠殺、火燒圓明園等事件依舊是每位中國人不能忘的歷史。雖然中國主倡和平與發展,但是過去發生的事情依舊清晰地烙印在每個中國人的心中。在過去,中國女性不知受瞭多少委屈,而她們的難與苦是每個中國人耿耿於懷的事情。當年在野人山上,野人也曾對女兵做瞭一些事情,而根據當年幸存女兵的回憶,現在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事件始末吧!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8月13日,日軍大舉進攻上海,當時李明華是上海愛群中學的一名學生。憑著滿腔的雪恥救國熱情,李明華瞞著父母參加瞭上海商會童子軍戰地服務隊。淞滬會戰失敗後,李明華跟著部隊撤退到武漢進入戰時幹部訓練團學習。
1942年春,李明華被調到國民革命軍第5軍政治部擔任上尉幹事,跟隨部隊參加瞭入緬作戰。由於緬甸作戰失利,臘戍和密支那先後失守,第5軍被迫向印度邊陲轉進,穿過野人山。

遠征軍
野人山橫隔在中、印、緬交界處,高山峻嶺,湍流絕谷,綿亙上千裡,原始森林密佈,第5軍必須穿過野人山才能甩掉日軍的追擊。從1942年5月,第5軍在緬北一個不知名的大村落中,全體官兵奉命毀掉全部重武器、裝備和車輛,開始徒步進入原始森林。從此以後,補給斷絕,全憑個人自行謀生。
部隊出發時,起初還能像螞蟻一樣一個接著一個往前走,幾天之後就漸漸分散成三三兩兩的散兵遊勇瞭。斷糧半個多月後,人人饑餓疲憊,連當天是幾月幾日都無力記憶。當時全軍並未有過野外求生訓練,也未有過山地與叢林作戰訓練,很多官兵進入森林後饑不擇食,吃瞭有毒的野菜而喪身。

遠征軍入緬作戰
當時李明華是政治部的女兵,進入野人山後,他與同事胡漢君同行,其它戰友都走散瞭。她們幾天都沒有東西吃,隻能仰賴山溪水延續生命。有一次,胡漢君不知從何處討來一塊餅幹分瞭一半給她。她們舍不得吃,放在背包中作為續命之物。
當天傍晚,她們二人在一處山溪邊取水解渴時,政工隊的高淑梅、王雲清和小苑趕到。分被數日,幾人又再次相見,感覺非常親切。她們三人都病得很重,高淑梅的雙腳已經腫得更氣球一樣,但仍然在咬緊牙關趕路。李明華和胡漢君見後,將珍藏的餅幹給瞭她們吃。

遠征軍女兵
當天晚上,她們一同宿在一個芭蕉葉搭蓋的棚子裡。第二天出發時,高淑梅因為腳痛寸步難行,王雲清、小苑兩人的病情也未減輕,由於實在走不動瞭,她們便一起留下來休息些時候再走。李明華和胡漢君隻得繼續出發,臨別時還勸她們盡快趕上來。三天以後,當李明華二人爬過兩座大山,在一棵大樹下休息時,華僑隊的一位羅姓副隊長趕瞭過來。羅隊長告訴我們,高淑梅、王雲清和小苑她們三人都已經在芭蕉棚裡長眠瞭。
李明華二人聽說此事後,心中悲傷不已。尤其是高淑梅,她是瞞著父母出來投軍的,這是她第一次上戰場,然而她就這樣犧牲在瞭野人山,她的父母得有多傷心啊。李明華和胡漢君擦掉眼淚後,繼續往前走去。
遠征軍在叢林作戰
當時已經進入雨季,山區雨水特別多,經常連日下個不停。山中的人整天全身都浸泡在雨水裡,更增加瞭病患和死亡率。一天上午,李明華和胡漢君在一個大樹下休息,華僑隊的羅副隊長走瞭過來,他問有沒有吃的。李明華在路上撿瞭半個生的老包谷,一直舍不得吃,於是遞給瞭羅副隊長。
羅副隊長接過包谷後,顧不得生熟骯臟,幾口就將老包谷吃瞭下去。當問及華僑隊其他成員的情況時,羅副隊長長地嘆瞭一口氣:“大部分都已經倒下去瞭,就剩下我和兩三個人瞭”。

遠征軍在野人山
雨越下越大,沿途的屍體也越來越多,行程一天比一天困難。溪邊、路邊、樹下隨處可見。由於終日被雨水浸泡,一些屍體已經腫脹得不成瞭人形,一看就令人難受。由於饑餓,不少人吃瞭野芋和芭蕉根全身浮腫而亡,因此李明華不敢吃這些東西,隻得每天用大葉子接雨水充饑,地上溪中的水也是不能亂飲用的,因為這些溪水浸泡過屍體,容易得病。運氣好的時候,她們在猴子窩邊找到瞭一些野果,猴子吃過的野果人肯定能吃,於是她們就分吃瞭一些水果。
四天之後,她們抵達瞭一個小村落,找到瞭一個草頂高腳房的角落住瞭下來。當時這個草屋裡擠滿瞭人,晚上時胡漢君向屋內的其它人要來半漱口缸米湯,分給瞭李明華一半,缸底下有幾粒米,這是自從斷糧以來她們吃得最好的一頓。
李明華與她的姐妹
又過瞭幾天,他們在一處山坳裡遇到瞭老熟人楊純。楊純曾經是她們的學長,曾經有過很深的交情。李明華與胡漢君與楊純相遇後,都激動地叫他“楊大哥”。楊大哥對兩位學妹很照顧,他用自己保存的一點面粉和糖給她們做瞭面糊糊吃,每人吃瞭半漱口缸。當時人幾乎成瞭動物,跟野人山裡的撣族人一樣,形同野人。
臨別時,楊大哥將僅剩的一個手掌大的甜餅送給瞭李明華和胡漢君兩人,那時大傢都在垂死的邊緣,楊大哥卻將他僅剩的一點續命糧食送給瞭李明華和胡漢君。兩人握著這個甜餅,不禁落下熱淚來。離開楊大哥三天後,後面上來的人傳來瞭他的死訊。他倒在一條水溝裡,路過的戰友砍瞭兩大張芭蕉葉將他的遺體蓋住,又接著繼續往前走。聽到這個消息,李明華兩人又再次落下瞭眼淚。
繪畫《生死野人山》
日復一日跋山涉水,心中已經不由得怨恨起大地上為何有那麼多山水來。沿途屍體越來越多,為避免觸目驚心,物傷其類,已目不敢斜視。每天能走的路越來越短,這一天勉強爬過一座大山之後天色已晚,細雨蒙蒙中發現一間茅草房。二人疲憊已極,於是到茅草屋裡尋找地方休息。
當她們推開房門一看,發現屋門半開著,裡面睡滿瞭人。屋裡沒有生火,凝視瞭半晌之後,才發現門後邊有一席空地,於是二人不忍心驚擾他們,放輕腳步悄悄進去,坐在那裡不再出聲。由於實在太疲勞瞭,不久就沉沉睡去。
一覺醒來天已大亮,心中正納悶睡著的人們為何仍無動靜?忽然聞到臭味,再度細看,發現他們早已氣絕,臉手浮腫,臭氣四溢,難怪整夜沒有半點動靜,原來她倆在死人堆裡宿瞭一夜。想到這裡頓覺頭皮發麻,一陣陣反胃,直想嘔吐,急忙逃到屋外,過瞭好半天才恢復平靜。
抵達印度的遠征軍
大約過瞭半個月後,李明華和胡漢君到達最後一站仰隆,距國軍設在印度邊境的收容站僅七裡地瞭。在仰隆,當地的撣族土人接待瞭她們,李明華和胡漢君這才吃飽瞭飯,拖著病懨懨的身體從死亡叢林中掙紮著活瞭出來。這一路上,她們得到瞭很多好心人的幫助,若沒有他們的幫助,她們早已經死在瞭路上。
穿越野人山,第五軍軍部、軍直屬部隊和新編第二十二師,總人數約在一萬五千人左右,而最後越過野人山到達印度者隻有三四千人。第五軍各部陸續抵達印度後,在印度東北邊境進行集結,不久後第五軍殘留的官兵陸續乘坐飛機回國。胡漢君返回瞭國內,李明華則在友人的幫助下留在印度一個小學執教。抗日戰爭結束後,李明華才搭乘飛機返回瞭中國。
遠征軍墓園
野人山的經歷讓李明華終生難忘,高淑梅、羅副隊長、楊大哥,還有無數幫助過他們的人,都犧牲在瞭野人山裡。第五軍穿越野人山,這是行軍史上的壯舉,也是一場血淚征途。李明華用她的親身經歷,為我們描述瞭穿越野人山的殘酷,時刻警示後人勝利的來之不易。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8月13日,日軍大舉進攻上海,當時李明華是上海愛群中學的一名學生。憑著滿腔的雪恥救國熱情,李明華瞞著父母參加瞭上海商會童子軍戰地服務隊。淞滬會戰失敗後,李明華跟著部隊撤退到武漢進入戰時幹部訓練團學習。
1942年春,李明華被調到國民革命軍第5軍政治部擔任上尉幹事,跟隨部隊參加瞭入緬作戰。由於緬甸作戰失利,臘戍和密支那先後失守,第5軍被迫向印度邊陲轉進,穿過野人山。

遠征軍
野人山橫隔在中、印、緬交界處,高山峻嶺,湍流絕谷,綿亙上千裡,原始森林密佈,第5軍必須穿過野人山才能甩掉日軍的追擊。從1942年5月,第5軍在緬北一個不知名的大村落中,全體官兵奉命毀掉全部重武器、裝備和車輛,開始徒步進入原始森林。從此以後,補給斷絕,全憑個人自行謀生。
部隊出發時,起初還能像螞蟻一樣一個接著一個往前走,幾天之後就漸漸分散成三三兩兩的散兵遊勇瞭。斷糧半個多月後,人人饑餓疲憊,連當天是幾月幾日都無力記憶。當時全軍並未有過野外求生訓練,也未有過山地與叢林作戰訓練,很多官兵進入森林後饑不擇食,吃瞭有毒的野菜而喪身。

遠征軍入緬作戰
當時李明華是政治部的女兵,進入野人山後,他與同事胡漢君同行,其它戰友都走散瞭。她們幾天都沒有東西吃,隻能仰賴山溪水延續生命。有一次,胡漢君不知從何處討來一塊餅幹分瞭一半給她。她們舍不得吃,放在背包中作為續命之物。
當天傍晚,她們二人在一處山溪邊取水解渴時,政工隊的高淑梅、王雲清和小苑趕到。分被數日,幾人又再次相見,感覺非常親切。她們三人都病得很重,高淑梅的雙腳已經腫得更氣球一樣,但仍然在咬緊牙關趕路。李明華和胡漢君見後,將珍藏的餅幹給瞭她們吃。

遠征軍女兵
當天晚上,她們一同宿在一個芭蕉葉搭蓋的棚子裡。第二天出發時,高淑梅因為腳痛寸步難行,王雲清、小苑兩人的病情也未減輕,由於實在走不動瞭,她們便一起留下來休息些時候再走。李明華和胡漢君隻得繼續出發,臨別時還勸她們盡快趕上來。三天以後,當李明華二人爬過兩座大山,在一棵大樹下休息時,華僑隊的一位羅姓副隊長趕瞭過來。羅隊長告訴我們,高淑梅、王雲清和小苑她們三人都已經在芭蕉棚裡長眠瞭。
李明華二人聽說此事後,心中悲傷不已。尤其是高淑梅,她是瞞著父母出來投軍的,這是她第一次上戰場,然而她就這樣犧牲在瞭野人山,她的父母得有多傷心啊。李明華和胡漢君擦掉眼淚後,繼續往前走去。
遠征軍在叢林作戰
當時已經進入雨季,山區雨水特別多,經常連日下個不停。山中的人整天全身都浸泡在雨水裡,更增加瞭病患和死亡率。一天上午,李明華和胡漢君在一個大樹下休息,華僑隊的羅副隊長走瞭過來,他問有沒有吃的。李明華在路上撿瞭半個生的老包谷,一直舍不得吃,於是遞給瞭羅副隊長。
羅副隊長接過包谷後,顧不得生熟骯臟,幾口就將老包谷吃瞭下去。當問及華僑隊其他成員的情況時,羅副隊長長地嘆瞭一口氣:“大部分都已經倒下去瞭,就剩下我和兩三個人瞭”。

遠征軍在野人山
雨越下越大,沿途的屍體也越來越多,行程一天比一天困難。溪邊、路邊、樹下隨處可見。由於終日被雨水浸泡,一些屍體已經腫脹得不成瞭人形,一看就令人難受。由於饑餓,不少人吃瞭野芋和芭蕉根全身浮腫而亡,因此李明華不敢吃這些東西,隻得每天用大葉子接雨水充饑,地上溪中的水也是不能亂飲用的,因為這些溪水浸泡過屍體,容易得病。運氣好的時候,她們在猴子窩邊找到瞭一些野果,猴子吃過的野果人肯定能吃,於是她們就分吃瞭一些水果。
四天之後,她們抵達瞭一個小村落,找到瞭一個草頂高腳房的角落住瞭下來。當時這個草屋裡擠滿瞭人,晚上時胡漢君向屋內的其它人要來半漱口缸米湯,分給瞭李明華一半,缸底下有幾粒米,這是自從斷糧以來她們吃得最好的一頓。
李明華與她的姐妹
又過瞭幾天,他們在一處山坳裡遇到瞭老熟人楊純。楊純曾經是她們的學長,曾經有過很深的交情。李明華與胡漢君與楊純相遇後,都激動地叫他“楊大哥”。楊大哥對兩位學妹很照顧,他用自己保存的一點面粉和糖給她們做瞭面糊糊吃,每人吃瞭半漱口缸。當時人幾乎成瞭動物,跟野人山裡的撣族人一樣,形同野人。
臨別時,楊大哥將僅剩的一個手掌大的甜餅送給瞭李明華和胡漢君兩人,那時大傢都在垂死的邊緣,楊大哥卻將他僅剩的一點續命糧食送給瞭李明華和胡漢君。兩人握著這個甜餅,不禁落下熱淚來。離開楊大哥三天後,後面上來的人傳來瞭他的死訊。他倒在一條水溝裡,路過的戰友砍瞭兩大張芭蕉葉將他的遺體蓋住,又接著繼續往前走。聽到這個消息,李明華兩人又再次落下瞭眼淚。
繪畫《生死野人山》
日復一日跋山涉水,心中已經不由得怨恨起大地上為何有那麼多山水來。沿途屍體越來越多,為避免觸目驚心,物傷其類,已目不敢斜視。每天能走的路越來越短,這一天勉強爬過一座大山之後天色已晚,細雨蒙蒙中發現一間茅草房。二人疲憊已極,於是到茅草屋裡尋找地方休息。
當她們推開房門一看,發現屋門半開著,裡面睡滿瞭人。屋裡沒有生火,凝視瞭半晌之後,才發現門後邊有一席空地,於是二人不忍心驚擾他們,放輕腳步悄悄進去,坐在那裡不再出聲。由於實在太疲勞瞭,不久就沉沉睡去。
一覺醒來天已大亮,心中正納悶睡著的人們為何仍無動靜?忽然聞到臭味,再度細看,發現他們早已氣絕,臉手浮腫,臭氣四溢,難怪整夜沒有半點動靜,原來她倆在死人堆裡宿瞭一夜。想到這裡頓覺頭皮發麻,一陣陣反胃,直想嘔吐,急忙逃到屋外,過瞭好半天才恢復平靜。
抵達印度的遠征軍
大約過瞭半個月後,李明華和胡漢君到達最後一站仰隆,距國軍設在印度邊境的收容站僅七裡地瞭。在仰隆,當地的撣族土人接待瞭她們,李明華和胡漢君這才吃飽瞭飯,拖著病懨懨的身體從死亡叢林中掙紮著活瞭出來。這一路上,她們得到瞭很多好心人的幫助,若沒有他們的幫助,她們早已經死在瞭路上。
穿越野人山,第五軍軍部、軍直屬部隊和新編第二十二師,總人數約在一萬五千人左右,而最後越過野人山到達印度者隻有三四千人。第五軍各部陸續抵達印度後,在印度東北邊境進行集結,不久後第五軍殘留的官兵陸續乘坐飛機回國。胡漢君返回瞭國內,李明華則在友人的幫助下留在印度一個小學執教。抗日戰爭結束後,李明華才搭乘飛機返回瞭中國。
遠征軍墓園
野人山的經歷讓李明華終生難忘,高淑梅、羅副隊長、楊大哥,還有無數幫助過他們的人,都犧牲在瞭野人山裡。第五軍穿越野人山,這是行軍史上的壯舉,也是一場血淚征途。李明華用她的親身經歷,為我們描述瞭穿越野人山的殘酷,時刻警示後人勝利的來之不易。
閱讀全文
下壹篇:返回列表
熱點文章更多>>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