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劇情>世上誰活瞭1072歲?被堪稱為“千歲和尚”

世上誰活瞭1072歲?被堪稱為“千歲和尚”

時間:2020-03-07 08:36:38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劇情
中國歷史悠久,從古至今中國文化就一直備受關註,神話故事五千年,皇帝盛世四千多年,一直都是備受關註的話題。而這樣的幾個輪回來來去去,又有多少起不為人知的秘密。今天小編就來揭秘一個世上鮮為人知的秘密,那就是關於與年長1072歲的人,而此人到底是什麼人物,現在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他是印度婆羅門貴族的兒子,出世時間相當於我國戰國時期周威烈王十二年丁卯(公元前414年)七月七日午時。他一出世就有許多瑞象,骨氣不同於常人,眼睛很大,鼻子很長,兩耳垂肩,雙眉高挑,左手握拳總不打開,他的父母知道這個孩子將來一定不同尋常。他生來就對釋教充滿興趣,因而九歲就到佛陀精舍落發作沙彌,當師父為其剃度落發的時候,他一向緊握的左手突然打開瞭,掌心還露出瞭一顆珍珠。他虔誠地把這顆明珠獻給本師像前,還首次雙手合十頂禮,在場的所有人都覺得這是一件奇事,師父因而將其法號命名為寶掌,寶掌所以在佛前立下大願,願住世千年,將釋教發揚光大。中國歷經多次演變和朝代更迭。其中,華夏族王朝有夏、商、周、秦、漢、隋、唐、宋、明等。少數名族王朝有北魏、遼、元、清等。而在漢、唐、明時期,中國曾是世界上最強大、最先進的國傢,長期領先世界,其經濟、文化、科技實力舉世矚目。同時,中原王朝不斷與周邊各少數名族互動、貿易、征戰、融合而逐漸形成中華民族。

寶掌法師落發之後,精勤修行,嚴持戒律,像青松一樣聳立,肅然挺立於霜雪之中,他長年苦修,有時僅僅喝一點茶水,二十多天才吃一頓飯,總是不顧寒冬盛暑,廢寢忘食,絞盡腦汁,研讀三藏,他還希望能學到教外別傳的禪宗,為瞭這個目標,他外出參訪古聖先賢,廣受教益,走遍瞭天竺各地,他走的道路正是苦行僧的道路,因而歷時五百多年。封建社會中,即使一個英明的君主也往往要用陰謀手段和殘酷鬥爭來奪取和鞏固統治,漢武帝、唐太宗、武則天、努爾哈赤都有屠兄弟、殺兒子、逼父親的行為,雍正並不是個例外。他作為一個最高統治者,勤於政務,洞察世情,以雷厲風行的姿態進行整頓改革。

後來他來到我國,時間應該是東漢末期,大約在建和到永興年間,寶掌法師從尼泊爾進入我國雲南抵達四川,他先登上峨眉山,朝禮瞭普賢菩薩,住在大慈寺十餘年,每天都堅持誦經,他誦經的聲響就好像清泉下流時發出的聲響,傳說許多鬼神都停留在臺階前聽他講經,常常將鬼神感動。後來他總是到訪我國的各大名山,並與山中的高僧一同參禪悟道,由於年歲很高,許多人都將其看做神僧,此時的他已經有620多歲。
據說有一天,從海上仙島上來瞭一位仙人,實際上也是一位道人,約請寶掌和尚同上南嶽,所以寶掌就與他上瞭南嶽,在南嶽與道人講經說法,不時感動瞭周圍的靈物,據說白猿為其送果,黑虎為其守山門,神龜獻上靈芝草,紫鸞伏於法座下。
多年後他見到瞭達摩祖師,達摩高聲喚他一聲"老阇黎",也就是高僧的意思,寶掌法師頓應對一聲,達摩祖師哈哈大笑,二人相見甚歡,交談瞭好久,大約都是如何修行參禪,如何體道悟道的話。後來二人分隔後,寶掌做瞭一首偈頌"梁城遇導師,參禪瞭心腸。飄零二浙遊,更盡佳山水。"在這5000年中,一些偉大的政治人物,愛國人物,思想傢,將領讓祖國的歷史變得豐富多彩。有博學廣才的孔子、老子、管仲、孟子、蘇秦等文人;也有衛青、霍去病、韓信這樣能征善戰、勇猛的武將;還有漢文、景、武帝,唐太宗、勾踐等英明的皇帝;更有吳起、薑維、諸葛亮這樣足智多謀的,會為自己的君主效力的謀士;而像屈原、文天祥、鄧世昌、於謙這種愛國人士也有不少。這些賢王能臣名將裝點著中華悠久的歷史,更讓我們炎黃子孫有瞭尊嚴,有瞭一種自豪感。

就這樣寶掌和尚在我國又活瞭400多年,在這400多年中他處處宣講佛法,廣建古剎,一度將釋教發揚光大,到瞭唐高宗顯慶二年,寶掌法師已經高齡1072歲,臨死時寫瞭一首偈頌:"本來無存亡,今亦示存亡。我得去住心,他生復來此。"說完偈語,閉目入定,但沒有死去,七日後,他蘇醒瞭過來,囑咐徒眾說:"吾滅後六十年,有僧來取吾骨,勿拒。"說完這句話,與世長辭。60年後,果真來瞭一位印度僧人,將其骨迎瞭回去。他是前史上最為長壽的人,這大約與其終年修行有關,這種奇人千年難遇。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