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雲一槍刺死瞭裴元紹,三槍卻沒有刺死周倉
今天小編為大傢帶來瞭一篇關於趙雲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趙雲刺瞭周倉三槍這件事,發生在關羽千裡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之後。
關羽聽說劉備在袁紹處,就掛印封金,帶著糜、甘兩位嫂嫂離開許都,不遠千裡去投奔劉備。路上,關羽遭遇瞭占山為王的黃巾軍殘部裴元紹和周倉。兩人帶著數百人準備搶關羽的赤兔馬,在二人認出關羽之後,關羽勸二人改邪歸正。周倉先隨關羽繼續去尋劉備,而裴元紹則帶著兵馬返回山寨,等待消息,待關羽與劉備匯合後,再率軍前往投奔。

關羽帶著周倉,繼續前行數日,在古城重逢瞭已經占領瞭該城的張飛。關羽將兩位嫂嫂交托給張飛照顧,自己帶著孫乾前往河北袁紹處尋找劉備。同時,關羽讓周倉去臥牛山,將裴元紹及數百兵馬帶來,與他一起去河北。
關羽找到瞭劉備,並在返回途中收瞭義子關平。此時,周倉卻還沒有帶著臥牛山的兵馬趕到。關羽就跟劉備說取道臥牛山,領瞭山上的兵馬再回古城。一行人走到半路,遇到瞭僅帶著數十人,身上還帶傷的周倉。
周倉這才描述瞭這幾天在臥牛山發生的事情。原來,在周倉沒有趕到臥牛山之前,“先有一將單騎而來,與裴元紹交鋒,隻一合,刺死裴元紹,盡數招降人伴,占住山寨。”自然,這名一槍刺死瞭裴元紹,占領瞭臥牛山的將領就是趙雲。
周倉是奉關羽之命去招臥牛山同伴的,可是“招誘人伴時,止有這幾個過來,餘者俱懼怕,不敢擅離”。周倉自然不能善罷甘休,前去挑戰趙雲,這才被趙雲連刺瞭三槍。
劉備在聽完周倉的描述之後,就覺得刺傷周倉的是趙雲,前往臥牛山兩相見面,果然是趙雲。

那為什麼趙雲可以一槍刺死瞭裴元紹,而在對陣周倉時,卻隻是刺瞭周倉三槍,沒有將周倉刺死呢?原因其實並不復雜,趙雲見到劉備時,已經解釋瞭。
趙雲殺裴元紹的原因:
一、趙雲離開公孫瓚之後,公孫瓚被袁紹所敗,自焚而死。趙雲雖有意投靠劉備,但劉備當時在袁紹處。而趙雲在之前覺得袁紹等人皆非明主,曾拒絕瞭袁紹的邀請,不便前往袁紹處投奔劉備。此時的趙雲,需要一個暫時的棲身之地,以待劉備。
二、裴元紹看到趙雲一人路過,忘瞭關羽的交代,不知改過,又下山去搶趙雲的坐騎。如果裴元紹不去搶趙雲的馬匹,而是英雄惜英雄,邀趙雲上山,也就死不瞭瞭。
趙雲並非是一個有勇無謀的將領,他就有瞭占瞭臥牛山,暫時落腳;殺瞭裴元紹,用來立威的想法。於是,趙雲毫不猶豫地一槍刺死瞭裴元紹,並且震懾住瞭山寨中的兵丁。周倉去誘招山寨上的兵丁時,沒幾個人敢跟著周倉走的,這正好說明趙雲的策略是正確的。

趙雲不殺周倉的原因:
一、趙雲的武力遠遠高於裴元紹和周倉,能夠完全掌控局面。所以,想殺想留,均由趙雲決斷。
二、趙雲搶瞭裴元紹和周倉的山寨,周倉前來討回山寨,道義上並沒有什麼錯,反而是趙雲有點理虧。趙雲並非無故殺人的屠夫,就對周倉留瞭情。
三、周倉相比裴元紹,身體更加強壯,而且為人耿直義氣,更有英雄氣概。趙雲對周倉的印象不是那麼壞,就有瞭收服周倉的想法。所以,趙雲才隻讓周倉吃瞭點苦頭,數敗周倉,刺瞭周倉三槍,卻不殺周倉。這三槍應該也都是點到為止,刺的比較輕。要不然周倉早就要被抬著瞭,哪還能騎馬跑來跑去,去找關羽。如果周倉沒有在之前投靠瞭關羽,相信周倉此時對趙雲早已經佩服到五體投地瞭,自然願意跟隨趙雲瞭。
四、這點也是最重要,周倉在民間傳說中,早已經是關羽的護衛瞭,正所謂“馬前周倉,馬後關平”,周倉不能死呀。所以,羅貫中必須讓趙雲放過周倉,不然關廟中,站立關羽兩旁的豈不是要少一人瞭。
也正是從此之後,裴元紹成瞭徹底的悲劇人物。而周倉在聽聞關羽、關平被殺後,也在麥城自刎身亡,成瞭同關羽一樣的忠義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