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蕭何有什麼過人之處與張良韓信並稱三傑?

蕭何有什麼過人之處與張良韓信並稱三傑?

時間:2019-05-25 08:28:10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還不知道張良精於謀韓信神於兵,蕭何憑啥與他們並稱三傑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為大傢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

漢高祖劉邦得瞭天下以後,曾經和群臣說過,我能有今天,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我擁有瞭三個人才,就是張良、蕭何和韓信。

張良我們知道,那是善於謀略料事如神,類似半仙一樣的人,韓信更不簡單,是能指揮千軍萬馬無堅不摧的大將軍。這麼比起來,蕭何的功勞似乎就沒有那麼明顯瞭,那麼,劉邦為什麼要把他跟張良、韓信放在同樣重要的地位呢?劉邦又是如何獎勵蕭何的呢?

蕭何的出身很多人都知道,他是劉邦的沛縣老鄉,一直在縣裡工作,在劉邦當無賴混混的時候,就很照顧劉邦。在劉邦當瞭亭長以後,有一次公幹去咸陽,很多兄弟都送瞭三百錢當路費,隻有蕭何最大方,他送瞭五百錢,所以說從那個時候起,蕭何就最賞識劉邦,這也讓劉邦深深的記在瞭心裡。

等劉邦起義以後,蕭何也就順理成章的跟著他,那時蕭何的主要工作不是上陣殺敵,而是負責人事和後勤工作。

在劉邦帶著小弟們殺進咸陽城以後,劉邦一頭紮進瞭秦始皇用過的寢宮,很多將領們也往銀庫裡鉆,隻有蕭何表現的不一樣,他一不為色二不為財,而是趕緊跑到宮中收集那些文書、地圖和戶籍檔案之類的資料。所以劉邦後來出關和項羽爭天下的時候,他對天下的局勢非常的熟悉,比如哪裡是要塞關口,哪裡人口多,哪裡富裕等等,當然這些都是蕭何的功勞,因為這些,劉邦對蕭何更是高看一眼瞭。

後來項羽入城,自封為西楚霸王,又把劉邦封在瞭荒蕪落後的漢中,還在關中封瞭三個秦軍降將為王,防備劉邦。當時劉邦十分氣憤,甚至想直接跟項羽對陣廝殺,蕭何勸他,你現在的兵力去打項羽,那跟送死有什麼區別?再說你好歹也是個漢中王瞭,這比當年在沛縣當亭長要好多少倍啊,隻要你在漢中好好招攬人才休養百姓,那以後還是可以跟項羽爭天下的嘛。這一番話說的劉邦平靜下來,這才踏實的進瞭漢中,又任命蕭何為丞相。

到瞭漢中以後,蕭何的工作就更多瞭,除瞭處理日常事物,還要每天給劉邦物色人才,也就是因為這樣,夏侯嬰才把韓信推薦給瞭蕭何,一番談話之後,蕭何認定韓信是個大將之才。也是因為工作忙,還沒等他向劉邦舉薦,韓信就耐不住寂寞跑瞭,蕭何又是拼著老命去把他追瞭回來,又勸說劉邦拜韓信為大將軍,這才奠定瞭劉邦日後勝利的基礎。

蕭何這麼拼命工作幹活,劉邦都是看在眼裡的,所以蕭何就成為他最值得信賴的人。在後來劉邦率軍出關和項羽爭天下的時候,他把老傢就交給瞭蕭何,讓蕭何鎮守關中侍奉太子,有事情可以向自己請示的就請示,來不及請示的就可以靈活處理。

別看此時蕭何權力很大,可他肩上的擔子更大,劉邦在前面打仗,這軍糧需要蕭何辦理,劉邦打瞭敗仗折瞭人馬,需要蕭何給他提供後續支援。所以蕭何在處理那些亂七八糟事情以外,在漢中根據情況又要籌集軍糧,又要從老百姓中征兵給前方做補充,最後還要想辦法給前方輸送過去。

大傢可能以為蕭何這麼做就夠瞭,其實並不是的,雖然劉邦很信任蕭何,可也時不時的派人回來慰問他,蕭何手下告訴他,其實漢王這還是對您不夠放心,幹脆您做的徹底一點吧,把老蕭傢的男丁都派上前線,您有那麼多親人在漢王手裡,他才會更信任您。蕭何一想也對啊,就依計行事,結果劉邦更加信任他瞭。

經過幾年的奮戰之後,劉邦終於打敗瞭項羽,現在是該收獲的時候瞭。漢高祖論功行賞,他首先就封蕭何為侯,又給瞭他八千戶的食邑作為工資。

當時就有很多人不服氣,特別是那些武將,他們紛紛表示,我們披盔戴甲沖鋒上陣的,打下瞭多少城池,砍下瞭多少人頭啊,他蕭何就坐在傢裡耍耍筆桿子動動嘴皮子,憑什麼他功勞最大。

這會兒劉邦說出瞭自己的看法:諸位都知道打獵吧,在打獵的時候,獵人看到目標以後,就松開繩索給獵狗指明方向,而後獵狗按照指示去擒獲獵物。你們幹的那些活就好比是獵狗的工作,而蕭何幹的活,就是獵人的工作。還有一點,你們頂多一傢有兩三個人跟著我打仗,人傢蕭何全傢十幾口人都跟著我在前面沖鋒,這誰比得瞭。

說完這些之後,劉邦又想起點事情來,他下令給蕭何再增加兩千戶食邑,大傢可能已經明白瞭,這就是作為蕭何當初多送給他那二百錢的回報。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