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於胡林翼的軼事及評價有哪些 他的個人作品及傢庭成員有誰
胡林翼(1812年7月14日—1861年9月30日),字貺生,號潤芝,漢族,湖南益陽縣泉交河人,晚清中興名臣之一,湘軍重要首領。
個人作品
著《讀史兵略》46卷,奏議、書牘10卷等,輯有《胡文忠公遺集》。曾繪制《大清一統輿圖》,為中國早期較完整的全國地圖。所著《保甲團練條約》及《團練必要》諸篇。胡林翼在貴州安順知府任上,積累瞭豐富的作戰經驗,編成瞭《胡氏兵法》。
軼事典故
相傳胡林翼被點為翰林後,常與同鄉善化人周壽昌出入花街柳巷間。一天晚上,正與周壽昌一起在某娼傢,突遇坊卒夜裡巡查,周壽昌機警,躲避進廚房,換瞭身衣服,所以沒有被抓住,而胡林翼等人被抓回去問訊,因為不敢吐露身份,所以很是受辱。等到他被釋放出來,就與周絕交,認為其臨難相棄,不夠朋友。其後,胡林翼治軍招勇,就不喜用善化籍人。
歷史評價
李慈銘:“老謀深識,燭照不遺,固中興第一流人。”
王闓運:“中興之業,實基自胡。”
曾國藩談到胡林翼湖北巡撫任上的政績時說:“以湖北瘠區養兵六萬,月費至四十萬之多,而商民不敝,吏治日懋,皆其精心默運之所致也。”而對於胡林翼的整體評價是:“林翼堅持之力,調和諸將之功,綜核之才,皆臣所不逮,而尤服其進德之猛。”曾國藩還曾說:“潤芝(胡林翼)之才勝我十倍。”
曾國藩的幕僚歐陽兆雄、朱孔彰說胡曾是“紈絝少年”,“常恣意聲伎”;胡的幕僚徐宗亮也說他“少年有公子才子之目,頗豪宕不羈”。
沈卓然:“世徒知曾、左之賢,而不知胡文忠固在曾、左之前。蓋胡公之學與才,實無遜於曾、左;而於政治、文章、經濟、軍事,固無所不學,無所不致其用也。更考其生平,不獨坐鎮武昌,堅守不搖,以扼形勢之要;且於課厘饋餉,擘畫盡善,遂使當時諸軍無饑餒之擾,克奏中興之業。由此而論,允推功首。即其察吏安民,興利除弊諸政,亦皆大端,足為後世之法式。”
郭嵩燾:“位巡撫,將兵十年,於傢無尺寸之積。”
慈禧:“林翼未竟全功,遽就溘逝,跡其功勛卓越,名播寰區,至今江、鄂士民稱頌。”
劉體仁:“胡文忠之才,為中興諸賢之冠。”
蔡鍔:“曾胡兩公,中興名臣中錚佼者也,其人其事距今僅半個世紀,遺型不遠,口碑猶存。”
蔡東藩:若曾、胡二公,文足安邦,武能禦侮,清之不亡,賴有此耳。
趙爾巽主編《清史稿》:“林翼負才不羈,娶總督陶澍女,習聞緒論,有經世志。”後又論:“駱秉章休休有容,取人為善。胡林翼綜覈名實,幹濟冠時。論其治事之寬嚴疏密若不相侔,而皆以長駕遠馭,驅策群材,用能丕樹偉績。所蒞者千裡方圻,規畫動關軍事全局。使無其人,則曾國藩、左宗棠諸人失所匡扶憑藉,其成功且較難。緬懷中興之業,二人所關系者豈不鉅哉?”
徐宗亮:“勵志政事,軍興而後益以名節厲世,頗似信國少保。”
梅英傑:“中外論者服公治行才望,相與欷歔慨嘆,僉謂有清中興之業,實基自公。”
蔣介石:“泊乎民國二年失敗,吾再將曾國藩與胡林翼諸書集,悉心討究,不禁而嘆胡林翼之才識略見,確高出一世,實不愧為當時之名將。”
傢族成員
其父為胡達源。嶽父是兩江總督陶澍。正房靜娟夫人給他生瞭個女兒,取名端儀,咸豐三年(1853)五月嫁給監察禦史周開銘。
後世紀念
故居府第
胡林翼的府第,即“宮保第”(胡生前官太子少保故稱“宮保”)。坐落在今泉交河鎮大塘村,占地數十畝,四周築有厚達一尺餘的三合土圍墻,墻外有丈餘寬的護城河溝。府第內有房舍、官廳、花苑、倉、門堡等房屋多達上百間,是一座城堡式的莊園。民國時期,胡林翼的後代,多居住於長沙。房屋由益陽縣立六校(完全小學)租用辦學,直至1941年抗日戰爭時期,林翼中學(胡林翼的曾孫胡有猷創辦)曾短期辦學於此。新中國成立後,為鄉政府、農協會所在地。房屋一直保持比較完整。六十年代,食堂下放,許多失去房屋的社員蜂擁至宮保第,敲門窗,拆磚瓦,一個百年的大莊園就這樣迅速“磚消瓦解”瞭。七十年代,生產隊為開辟田園,將堅固的圍墻鑿倒,護城河溝填平,至此“宮保第”便銷形匿跡瞭。所有珍貴文物或流落民間,或毀壞丟失,國有博物館收有少量。“宮保第”僅存房屋基礎和一些殘墻斷壁。 益陽市委市政府及赫山區委區政府將修復胡林翼故居“宮保第”列為2010年重點項目,進行瞭修復。
人物遺跡
花橋書堂山有胡林翼廬墓,石筍瑤華山有胡林翼建的箴言書院(即今天的益陽市箴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