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燒赤壁存在漏洞是怎麼回事 主要從什麼方面看出來
一直以來,赤壁之戰在我們的心中是一場很大的戰役,它動用瞭三國幾乎所有的王牌力量,過程也是驚心動魄、氣勢磅礴,其結果更是直接導致天下三分。

赤壁之戰
但,當我懷著激動的心情去《三國志》中尋找赤壁之戰的更多細節時,我驚訝的發現:幾乎找不到赤壁之戰的影子,整部《三國志》對於赤壁之戰的描述隻有相當簡短的一些記載,而且是零星的,根本形不成一場大規模的戰役。如果說赤壁之戰是《三國演義》人為營造的一場大事件,那麼真實的赤壁之戰又是怎麼一回事兒呢?
當你把赤壁之戰那一年的所有人物、事件全部拼湊起來,你會發現:赤壁之戰是一場大戰役的漏洞實在是太大瞭。我們從4個方面來看:
1、曹魏集團

曹操集團
公元207年,曹操才基本肅清河北和烏桓,公元208年,曹操就發動瞭荊州之戰,從時間上來看,是相當倉促的。曹操為什麼要急於發動這場戰爭呢?
這一年,曹操廢三公,任大漢丞相,發動諸侯討伐戰爭是他“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真正開始。這一年,反對曹操的孔融、荀彧都死瞭。曹操急於發動戰爭,就是要為自己正名,讓朝廷裡面的反對派閉嘴。
所以,曹操帶的部隊並不多。除瞭曹純的幾千精銳虎豹騎,其它部隊充其量就幾萬,哪有吹的“百萬之眾”?從大將來看,隻有曹仁、徐晃和樂進在赤壁之戰中出現,“曹魏八虎騎”曹洪沒去,夏侯惇沒去,夏侯淵沒去,“五子良將”張遼沒去,張郃沒去,於禁沒去,請問曹操的豪華陣容在哪裡?這是最大的漏洞。
2、荊州集團

荊州水軍
再來看劉表的荊州集團。曹操南下的時候,劉表剛好病逝,荊州的幾萬水軍除瞭劉琦的1萬多人外,其餘的全部投降瞭曹操。這種情況就像當年20萬秦軍投降項羽一樣,降軍比自己的人還多。不過曹操手下的都是能征慣戰的正規軍,而劉表手下的大多是地主豪強的私人武裝,戰鬥力不知差瞭多少。荊州水軍投降曹操後,如何消化成瞭一大難題,曹操的做法是:發動水軍和孫吳死拼,如果勝,則繼續東下,蕩平東吳;如果敗,則正好解決瞭這些水軍的歸屬問題,一舉兩得。
3、劉備集團

劉備集團
劉備手下幾千人,加上劉琦的1萬人,加起來不到2萬,不過他們死死扼守住瞭漢水和長江的交匯口——夏口,把荊州水軍隔離在瞭江陵,始終不能和襄陽串聯起來。事實證明:江陵是曹操無法掌控的,他要留住荊州水軍,就隻有通過漢水將其全部轉移至襄陽,而劉備,就是卡在這條咽喉上的骨頭。
4、孫吳集團
孫吳和曹魏接壤在哪裡?並不在荊州,是在江淮!這是我要重點提到的。因為隻有明白瞭這一點,你才不會天真的以為孫權會把主要力量用在荊州。事實上,在赤壁之戰後不久爆發的合肥之戰才是曹操和孫權爭奪的重點,孫權的重心,始終在江淮。這是赤壁之戰的另一大漏洞。

東吳水軍
從“江東四英”和“江東十二虎臣”的參戰記錄看,隻有北方、淮泗和荊州系的將領參加得多一些,比如周瑜、魯肅、呂蒙、程普、黃蓋、甘寧、凌統等,而本土系的陸遜、朱然、董襲等一概未參與。
所以,真實的赤壁之戰是這樣的:幾萬荊州水軍當炮灰,1-2萬曹操的北方軍在岸邊壓陣(另一部分留守襄陽)。孫吳的幾萬水軍摧垮瞭荊州水軍,劉備和劉琦的1萬陸軍偷襲瞭曹操的陸軍,達到目的的曹操於是撤出瞭江陵,從頭到尾,幾方一共參戰的人數就在10萬人左右。怎麼樣?大跌眼鏡吧?

赤壁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