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章手握重兵深受器重,他為什麼不是軍機大臣?
手握重兵深受器重的李鴻章,為何終其一生都不是軍機大臣,小編為大傢帶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
清朝是一個積聚傳奇色彩的王朝,清朝承接明朝,下啟民國。人們對於清朝的瞭解要多於其他朝代。清朝是中國最後一個君主專制朝代,清朝自順治入關後共經歷十位皇帝。清朝在康熙、雍正、乾隆時期國力強盛。但亦有人說清朝亡在乾隆手上。乾隆生得好自己的父親雍正替他把煩心的問題基本都解決瞭。同時設立軍機處監督官員,及議論西北軍政大事。在父親雍正的苦心經營下乾隆繼位時清朝已是強盛。乾隆六次下江南勞民傷財。把雍正、康熙留下的國庫用完瞭。縱容和珅貪污,為清朝留下毒瘤。
在乾隆後的皇帝每一位都過得清貧,除嘉慶皇帝外其他皇帝都簽訂過不平等條約。和西方國傢打仗打敗後,在一八五一年爆發起義,在內憂外患下清政府不得不開始訓練新軍。這個重擔落在恭親王奕訢和中堂李鴻章身上。在皇帝的支持下李鴻章開創洋務運動,創建水軍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清政府新式水軍,並且派遣專門的人去日本學習。在清政府晚期的時代裡,李鴻章是一個代表,甚至西方國傢隻認李鴻章不認其他人。
李鴻章簽訂馬關、辛醜。在歷史留下自己最恥辱的一面,簽訂這些本非李鴻章的本意。可是奈何,清朝太軟弱瞭沒有實力和其它國傢說硬氣話。對清政府鞠躬一生的他一生都沒有得到軍機大臣這個職位。軍機處是雍正創立原本是處理西北軍政大事,擔任軍機大臣的人沒有什麼官職但是權力很大。軍機大臣就相當於代皇帝行使權力一樣。因此在清朝很多官員心中他們做夢都想坐上軍機大臣。
在清朝後期,李鴻章是中央最高代表。權力巔峰,手握兵權深得慈禧寵信。可他沒有做軍機大臣,不知對他來說是不是一件遺憾事。其實在小編看來清朝後期,軍機處的作用已經很小。幾乎是形同虛設,因為中國不再是一個統一的國傢而是被外國人弄得四分五裂的國傢,皇帝都不在人傢眼裡放,何況是一個軍機大臣呢?因此,小編認為李鴻章做不做這個軍機大臣都無關緊要。對內慈禧倚靠他,對外外國人隻認他。因此加不加入軍機處就不那麼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