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俅是怎麼從草根到太尉的?得益於大文豪蘇軾的舉薦
跟著小編一起探尋歷史上真實的破落戶高俅能發跡,得益於蘇東坡的大力舉薦。
看看高俅的出身,根據《水滸傳》中的描寫。他最開始隻是一個汴梁的破落弟子,在傢中排行老二,也沒不喜歡讀書,整天弄槍使棒,卻把氣逑踢得很好。從此,人們就叫他高逑,他自己後來改名為高俅。
可以看出,他的出身並不好,隻喜歡玩耍踢球。雖然整天弄槍使棒,估計他的武藝並不怎麼樣。在《水滸傳》中也沒有他有關武藝的描述,根據常理推斷,他應該在武術界也混得不怎麼樣!要不然他怎麼會改行去踢球呢?要知道自古都隻有文武狀元,要麼讀書,要麼練武,可見高俅在當時是一個不入流的青年小夥。
年少的高俅,大傢都看不起他。誰又能預料到把這踢球練好瞭,能讓他日後平步青雲?由此看來,不管是正統的知識,還是日常的生活遊戲技能。隻要能用心鉆研,做到最好,總會能遇到發揮的機會。
他頭腦聰明,後來的多次的投奔權貴。先投奔開賭場的柳大郎,在他們傢吃喝瞭三年。再投奔開藥店的董將仕,人傢怕他帶壞傢裡的小孩,不敢長久收留他,把他推薦給蘇軾。
高俅到瞭蘇軾這裡後,一代文豪也不喜歡他。關鍵的地方就在這裡,蘇軾見多識廣,認識的人很多。根據高俅的專長愛好,他知道當朝肯定有一戶人傢喜歡高俅,這戶人傢就是當朝的駙馬爺傢小王都太尉。
果然如同蘇軾預料的那樣,小王都太尉和高俅真是一拍即合,大傢都喜歡玩。高俅不久就成為瞭小王都太尉的親隨,到哪裡都帶著他。
在我看來,高俅一輩子最值得感謝的就是蘇軾。其他人對他的舉薦,無非是一種推脫,怕讓高俅給自己惹麻煩。但是蘇軾不同,他會根據人的個性特點推薦給合適的人傢。讓他日後能發揮自己的特長,不埋沒瞭年輕人。
到瞭小王都太尉這裡,高俅也能把握機會。在一次派他到端王府中送信時,他卻遇到瞭王府中的球賽,鬼知道這個球怎麼見到高俅就滾到瞭他的身邊。他精湛的球技讓當時的端王非常的欣賞,就此成瞭端王府中的紅人。而這端王後來卻成為瞭皇上,也就是宋徽宗。
俗話說:站在風口上,豬都能起飛,高俅就站在瞭宋徽宗時代的風口上。誰知道端王會成為日後的皇上呢?也隻有高俅能把握住這樣的機會。後來,宋徽宗一心要提拔他,多次給他建立功勛的機會,直接把他提拔為大宋的太尉。
從高俅的發跡看來,人一輩子奮鬥很重要。但是,有人舉薦提攜卻更加重要。當然,根據歷史記載,高俅後來在蘇軾落魄的時候,非常的關照蘇軾一傢,這點卻成為瞭人們交口稱贊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