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漢武帝的改革最後為什麼會失敗 主要的原因是什麼

漢武帝的改革最後為什麼會失敗 主要的原因是什麼

時間:2019-05-28 18:41:58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漢武帝為什麼改革失敗,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瞭解,給大傢一個參考。

漢武帝劉徹剛上位的時候,希望能夠做一個有所建樹的好皇帝,就開始選拔人才準備進行朝政的改革,但沒想到改革並沒有順利的完成,並且還因此讓一些人丟掉瞭性命。

劉徹最初改革的時候,將丞相換成瞭竇嬰,太尉換成瞭田蚡。當時劉徹在全天下選拔人才,這兩個人也向劉徹推舉瞭兩個人才。一個是趙綰,另一個是王臧,這兩個人又向劉徹推薦瞭他們的老師申培。

申培被舉薦後並沒有向劉徹提什麼建議,因為申培知道改革肯定不會那麼順利。

劉徹得到瞭這麼多的賢能的人,對改革也很有信心,但趙綰給劉徹提瞭一條建議,這條建議讓劉徹以後不用把什麼事都跟竇太後說,讓劉徹自己決定就行,劉徹是一國的皇帝,理應親自的處理政事。

但沒想到的是這條建議給改革帶來瞭巨大的災難,不知道趙綰為什麼提出瞭這樣的一條建議,可能是覺得這樣對劉徹有利,也可能是因為其他的原因,但趙綰不知道劉徹畢竟還小,而竇太後卻是個極其聰明的人,這條建議也讓他面臨瞭一場危局。

原來趙綰的提議讓竇太後很生氣,覺得自己的權力受到瞭挑戰。當然也並不完全是因為趙綰,隻能說趙綰給瞭竇太後一個借口。

在劉徹的改革中,一條是讓冊封的侯爵都回到自己的地方去,另外一條是所有的皇親國戚隻要行為不好就要趕出宗門。以前這樣的事情也發生過,不過沒有引起事端。但這一次牽扯的是竇太後,這個太後沒有那麼好對付。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竇太後是個保守派,漢文帝的時候采取的是穩定的治國政策,賈誼當時多次上書請求改革都被拒絕瞭,因為年輕的時候和漢文帝一起,竇太後一直覺得都應該像漢文帝的時候實行穩定的治國政策,不應該進行改革。

最後一個原因就是權力,人人都渴望權力,竇太後這人也不例外,特別是身居高位更不允許權力受到挑戰。趙綰說不要讓劉徹聽她的自然觸犯瞭竇太後的權力,所以這才導致竇太後將趙綰和王臧兩個人詳查瞭一遍,並且將一些小錯放大,最終將兩個人下在獄中,並且逼迫這兩個人自殺瞭。

劉徹的改革也因著趙綰的這一個提議受到終止,竇嬰和田蚡兩個人也向劉徹提交辭呈不幹瞭。直到這個時候劉徹才明白自己和竇太後差距太差,也知道申培當初被舉薦後為什麼給改革提意見。

劉徹上位才一年,本來想借改革大展身手,沒想到這麼快就結束瞭,並且提拔的人才被殺,整個朝廷被竇太後重新安排瞭官員任職,劉徹的身邊也全都是竇太後安排的人,堂堂的一個皇帝就這樣被轄制瞭。

其實劉徹改革失敗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輕看瞭竇太後,還有就是年紀太小,很多方面隻是憑借著年輕時的一腔熱血。並且他並不明白權力對一個人的誘惑究竟有多大,即使是他的奶奶,在權力面前也會不顧念親情。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