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同樣是三國時期的國傢 為什麼東吳卻是撐的最長的呢

同樣是三國時期的國傢 為什麼東吳卻是撐的最長的呢

時間:2019-05-28 18:46:17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東吳為什麼能撐到最後呢,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瞭解,給大傢一個參考。

三國時期的歷史大傢都很熟悉。蜀漢在諸葛亮死後基本沒有能人撐起來軍國大業,魏軍順勢南下,沒有遇到什麼抵抗,所以就最先滅亡瞭。但是同為三國之中的東吳卻撐瞭很長時間,直到蜀漢滅亡後17年以後才正式滅亡,是三國中撐得時間最長的瞭。這其中有什麼重要的原因呢?其實是很多條件造就瞭東吳這麼晚才被滅亡,除瞭他自己的原因,也有很多外部原因。

首先從當時的局勢來看,西晉滅亡瞭曹魏,西晉本身也得調整,畢竟國傢剛剛建立,所以這個時間就給瞭東吳喘息之機。而在之前,司馬氏掌權的魏國進攻蜀漢,安撫蜀漢也是需要時間的。而且最重要的就是,西晉政權剛剛建立的時候,需要面對曹魏舊將的反撲,而且還有國傢的各式各樣的事情和問題需要解決。這些事情都給瞭東吳一段比較長的時間安穩的環境。但是該來的遲早得來,當時的曹魏或者西晉隻是無暇顧及,不是不想打它。

而且,除瞭內部的原因以外,當時的西晉也要面對北方的外部威脅。當時的實力雖然強於東吳,打東吳也應該會取得勝利,但是西晉當時面臨著另一重要的問題,那就是北方的蒙古,這是個很煩人的問題。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西晉投入瞭較大的兵力,為瞭對付這個棘手的問題。因為蒙古騎兵機動迅速,想打不是那麼容易,而且們還會不斷騷擾,雖然沒有較大傷亡,但是的確很煩。在這一段時間西晉也有好多將領傷亡,雖然後來平定瞭蒙古,但是自己的元氣也受瞭影響,所以沒有精力和兵力去對付東吳瞭。

以上是西晉這邊的一些原因,接下來就是東吳的一些原因,這也證明瞭東吳不是後期的蜀漢那麼容易打敗的,因為當時的東吳還是有一些實力的,畢竟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雖然東吳和蜀漢都有著天然的易守難攻的天險,但蜀漢並沒有利用自己的山川之險就投降瞭,這是後主的昏庸,但是東吳不會,他的長江之險可以好好利用,易守難攻。所以在這樣天然的防守屏障基礎下,東吳的水軍經由多年的發展已經非常厲害瞭,這也是東吳倚仗的一支軍事力量。

這支水軍是從赤壁之戰中走來的,經驗豐富,是曾經可以抵抗魏國多次進軍的基礎。除瞭以上兩個東吳一直以來的優勢以外,還有就是當時的東吳並不是無人可用,他們還有陸遜的陸氏傢族。這也是他們能夠堅持到最後的重要原因。當時的陸氏傢族是吳國的中流砥柱,從陸遜,陸凱到陸抗,他們幾乎撐起吳國的半邊天。在西晉忙完自己的事情以後,曾試探性的攻打過東吳,而且吳國昭武將軍步闡向晉國投降,並讓出瞭西陵。

西晉很高興,派三路人馬接應步闡,但這個時候是陸抗突然及時沖出,大敗晉軍,很好的化解瞭這次的重大危機,也讓西晉看到東吳並不是無人可用,並不是強弩之末。這位陸抗是當時東吳的為數不多的大將,是東吳抵抗進攻的鋼鐵長城,但是也是最後長城,但是也可以抵抗一段時間。這段時間終究不會太長,東吳也終將會迎來滅亡的時刻。

陸抗在抵擋瞭幾次西晉的進攻之後便去世瞭,東吳的防禦力量也轟然倒塌,滅亡也就順理成章瞭。至此以後,紛爭數百年,誕生瞭無數 到瞭公元280年,東吳正式滅亡,標志著三國時代的結束,也意味著一個新的時代的開啟。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