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王路易十四是個什麼樣的人?簡述路易十四功過是非
古代歷史上英雄人物輩出,路易十四的故事大傢聽過嗎?
路易十四,又稱路易大帝,自號太陽王。是波旁王朝的法國國王和納瓦拉國王,同時也是世界上有確切記錄的在位最久的君主。他在位期間,大力推動王權集中,一定程度改變瞭法國領主割據的局面,建立瞭中央集權的法國“舊秩序”(對應大革命期間建立的“新秩序”)。

“朕即國傢”是路易十四說過的非常著名的一句話,這彰顯出在他任期內實質上統一瞭法蘭西的功績。不僅如此,路易十四還從政府行政層面和政策執行方面(即建立瞭一套完備高效的官僚體系)實現瞭君主對國傢的掌控,這在歐洲歷史上開創瞭先河。甚至就連如今的法國疆域的大致范圍,其雛形都是在路易十四在位期間形成的。他對於法國乃至於歐洲的影響太多,我們可以從以下幾點逐個瞭解一下。
壓制貴族與中央集權
路易十四對王權十分看重,他即位之時接手的是由母親‘奧地利的安妮’和著名紅衣大主教宰相黎塞留開創的良好局面。為瞭進一步加強王權,路易十四對貴族封臣采取瞭極限施壓的策略,取消瞭巴黎高澄法院對國王敕令的指摘權、拒不召開分擔權力的三級會議、將有影響力的大貴族集中到凡爾賽宮居住、廢除宰相職位等。

在路易十四當政的17世紀,造紙技術開始在歐洲普及,底層人士越來越容易接觸到書籍並學習知識。路易十四基於此,大力提拔瞭不少非傳統貴族出身的文人擔任官職。這些官僚由於沒有領地勢力和傢族背景,隻能依賴於路易十四,形成一套嚴密的以王權為中心的法國官僚體系。不僅如此,路易十四自身還是一位勤政的君王。正因如此,他在執政中前期,贏得瞭法國百姓的廣泛支持,豎立瞭極高的威望。

整頓軍備與窮兵黷武
由於法國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理大發現的時代背景,路易十四在位期間采取瞭海陸並重,但以陸為先的軍事策略。通過組建海軍和修築海港、堡壘等方式加固海防,確保瞭法國海外貿易的正常運轉。海洋力量強大起來的法國,一方面繼續在陸地上同神聖羅馬帝國、西班牙等路上鄰國爆發戰爭,另一方面則開始同海洋強國英國、荷蘭等爭奪海外市場和殖民地。

然而到瞭路易十四統治後期,由於歐洲大陸爭霸形勢日趨嚴峻,威斯特伐利亞合約下的均勢秩序出現劇烈震蕩,法國逐漸放棄瞭海軍建設並減少海外貿易,開始專註歐陸爭霸。一系列的戰爭嚴重消耗瞭法國的府庫,使得法國在成為歐洲最強國傢的同時,社會底層出現瞭窮困潦倒的慘境,這導致路易十四問晚年民望受損。
財政改革與貪腐橫行
在路易十四親政的1661年,法國宮廷財政收支嚴重不平衡。但憑借高效的官僚體系(收稅效率高,完成量大),路易十四很快就完成瞭財政狀況的好轉。路易十四所任命的財政部長柯爾伯,是一位非常有才能的人。在柯爾伯的主持下,法國采取重商主義政策,大力鼓勵商業流通和工業建設,使得商業稅成為法國重要來源。

當時的法國實行的是舊的包稅制,這導致財政體系內部的官員出現營私舞弊、中飽私囊橫行的情況。肆意對農民征稅,是民眾暴動,引發社會不穩定的重要原因。為此柯爾伯改革稅制,以國傢統一征稅、並裁撤冗餘稅官人數,反而提高瞭法國中央財政收入。然而由於法國延續瞭貴族和教會僧侶不必納稅的舊制,土地稅和商業稅、鹽稅等就完全落入瞭農民和新興的中產階級(主要是城市的手工業、商業者)身上瞭。路易十四為瞭提高財政收入,大力扶持的工商業階層,到瞭後來出於對法國稅收制度不公平現象的不滿,成為日後發動法國大革命的核心群體。

總體來說,路易十四是當得起“太陽王”稱號的,他對三十年戰爭後的法國乃至歐洲產生瞭極為深遠的影響。不過同樣存在好大喜功、奢靡荒度的毛病,給法國留下瞭沉重的債務。廢除南特敕令迫害胡格諾教徒更造成國傢的長期不穩定。對農民和新興中產階級的壓榨,最終導致瞭法國大革命的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