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勝第一個揭竿而起反抗暴秦,他最後怎麼死的?
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那我們的主人公陳勝究竟有怎樣的故事呢?
陳勝是中國封建歷史上第一個規模比較大的農民起義陳勝吳廣起義的領袖,也是他第一個揭竿而起反抗暴秦,說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之語,引發瞭各地起義軍紛紛而起,反抗秦朝。
陳勝出身底層,很早的時候做雇工過活。秦二世元年,陳勝被征兵戍守漁陽,且為帶隊屯長。一行大概九百多位士兵,在兩位秦吏的看守下趕往漁陽。

途中他們遭遇暴雨洪水,天災阻攔他們的腳步,一行人擔心的不行。因為按照秦朝法律規定,被征發的百姓要是沒有按時到達地點,全部都
要被砍頭。時間一點點過去,一行人始終不能前行,向來有“鴻鵠之志”的陳勝和當時關系好的吳廣商議起義。

“繼續向前也是死,不去也是死,反正怎麼都是死,不如起兵反抗拼搏一番。”被征兵的人在極度恐慌和憤怒之下,紛紛響應陳勝的號召起義。而因為天下百姓對暴秦統治不滿已久,起義軍迅速發展壯大,一路進攻一路有百姓“斬木為兵,揭竿為旗”響應。
天時地利人和,一切有利條件使得陳勝的起義軍隊伍一路勢如破竹,很快拿下戰略要地陳縣。時機已經成熟,陳勝在陳縣建國稱帝,“號為張楚”。
作為第一個反抗暴秦,並逐步確立農民政權的起義軍首領,陳勝在開始是對各地起義軍有節制力量的。那麼為何最後是劉邦稱帝,陳勝去哪兒瞭?陳勝最後結局如何呢?
陳勝後期失去人心,起義軍內部爭權奪利,分崩離析成為張楚政權失敗的根源。

陳勝還在種地的時候,就曾經和一起種地的人說,要是誰富貴瞭,一定不要忘記大傢。後來陳勝發跡,有舊人聽到此消息,於是趕去求見陳勝,最後卻被關在門外。等到陳勝出巡,叫他的小名才得到召見。
陳勝給瞭這個人豐厚的賞賜,但是後來卻因為“妄言”將人殺死。隻是因為舊友高興的時候,會同朋友說說陳勝以前的故事。舊友都受如此對待,給跟在陳勝身邊的大臣將領埋下瞭懷疑的種子。
除瞭陳勝本身失去人心,後期張楚政權內部爭權奪利,許多領兵外出征戰的大臣紛紛自立為王,甚至還有直接占地自立的。這些人的割據,削弱張楚的內部力量,以至於後來被秦軍擊潰。
說來陳勝一介英豪,最後死的實在憋屈。在自己的政權被秦軍擊潰之後,陳勝原本準備號召各地起義力量,決定重頭再來的。但是最後卻被自己的車夫莊賈殺害,無緣大事,最後使得劉邦與項羽爭鋒,劉邦最終奪得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