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化及終於稱帝瞭,也隻不過是臨死前的掙紮
今天小編就給大傢帶來宇文化及終於稱帝瞭,但是這隻是他臨死之前的最後掙紮罷瞭,希望能對大傢有所幫助。
隋朝大業十四年,江都發生政變,隋煬帝楊廣被殺,取而代之的是當時的官二代宇文化及,宇文化及是一個典型的紈絝子弟,可以說是沒有什麼能力的人,但是他傢時代為官,而且他的弟弟是當時策劃政變的主要人物之一,所以宇文化及才當上瞭這個大將軍。
但是走向最高位置的宇文化及並不輕松,因為下面的人都不是很擁戴他,當初擁戴他的時候也的確是狗急跳墻瞭,畢竟造反這件事情實在是太耗費腦子,而且他們的奴性思想也讓他們想立一個王公貴族當皇帝,當時宇文智及也是吹得宇文化及很厲害,但是後開才發現完全不是這麼回事。當大傢知道這樣的事實之後,就代表宇文化及接下來的日子並不好過瞭。
宇文化及當上大將軍之後每天做的基本上就是楊廣做的事情,乘坐的龍舟排場要最大的,楊廣的宮女這些人也是全部都被宇文化及收入囊中,但是他很快就面臨瞭自己的第一次考驗。要知道楊廣雖然不是什麼好人,但是他手下是有很多忠臣的,這些忠臣當時也沒有被宇文化及這些人全部都殺光殺盡,於是在宇文化及乘坐龍舟準備去參與洛陽的競爭的時候,發生瞭針對他的第一次政變。
這次政變是楊廣手下發動的,但是卻沒有碰到宇文化及一根汗毛,因為做事不密被宇文化及提前知道瞭,所以這些人全都被誅殺殆盡.然而沒過多久便又發生瞭第二次政變,這次政變是宇文化及想不到的,因為發動政變的人是當初擁立他的人的其中之一:司馬德戡。司馬德戡發動的這次政變原本是很有機會誅殺宇文化及的,但是因為他做事時計劃太過周密,瞻前顧後,認為自己的兵力不足,需要找人幫忙。於是他們寫信給瞭附近的農民首領孟海公,希望他能幫助自己,然而,其對此並不感冒,也就沒回復司馬德戡,但是司馬德戡卻一直在等待孟海公的回信,結果,機會就在這樣的等待之中流失掉瞭,宇文化及得到消息之後便派兵幹掉瞭司馬德戡,這是他經歷的第三次政變(第一次他自己就是主謀)但是讓他沒想到的是,這並不是最後一次。宇文化及從江都一路北上進攻洛陽,但是,這個時候的洛陽並沒有他的立足之地,因為李密已經攻打瞭這個地方很久,當時,聽說宇文化及到來洛陽城外的李密和洛陽城內的裕王楊侗都把心吊到瞭嗓子眼,於是兩個人決定暫時和解,攻打宇文化及,當然,進攻的任務是交給李密的,後來李密和宇文化及在童山一戰,宇文化及哪裡是李密的對手,於是他無奈下隻能繼續引兵北上,值得一提的是童山一戰輸的人不僅僅是宇文化及,同時也是李密,因為這一戰消耗瞭他太多的精銳,前方等待李密的隻有死亡。
繼續說回宇文化及,大業十四年秋天,宇文化及已經是窮途末路瞭,但是不巧的是,這個時候他居然經歷瞭自己人生中的第四次政變,還好他警惕性高所以才沒有受害,他想不通的是為什麼這該死的政變一直纏繞著自己,雖說每一次都沒有傷害到自己,但是心裡依舊是很鬱悶,難道我宇文化及就這麼差嗎?這個問題在他的心中自然是否定的答案。但是被李密打敗之後,他手下的士兵被殺的被殺,投降的投降,逃跑的逃跑,當初帶來的十多萬人現在隻剩下幾千人,北方是農民領袖竇建德,南方是李密的悍將徐世績,而宇文化及兩兄弟什麼也做不瞭,隻能龜縮在魏縣這個地方,無事可做的他們終日借酒澆愁,每次喝醉的時候宇文化及都會埋怨宇文智及拉著他上瞭一艘賊船,但是宇文智及也很生氣,說道:“當初事情順利的時候你可不是這麼說的,現在你居然說這樣的話是什麼意思?”
說完之後兩兄弟隻能抱頭痛哭,但是這有什麼用呢?在終日抱著酒壇的日子裡面天下已經發生瞭變化,李淵已經稱帝,南方的楊侗已經被殺,現在洛陽的皇帝是王世充,曾經打敗他們的李密也已經落敗,但是他們兩個隻能在這裡哭,這就說明他們的政治生涯已經結束瞭,但是宇文化及不甘心,你們能當皇帝我一樣能當皇帝,於是在魏縣這個小地方,稱帝,說是稱帝,其實就是一個縣長罷瞭,這個時候的宇文化及,想的估計就是過把癮就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