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下江山之後卻炒瞭皇帝魷魚,哀莫大於心死的原因是什麼?
打下江山之後卻炒瞭皇帝魷魚,哀莫大於心死的原因是什麼?你知道嗎?不知道沒關系,小編告訴你。
朱元璋最開始革命,是靠淮西老鄉們的支持,最後才一步一步發展壯大,從而完成瞭“麻雀變鳳凰”的革命的。
朱元璋在建國後,自然沒有少封淮西功臣,也正是因為這樣,很快就形成瞭一個權傾朝野的集團——淮西派。
明朝建國之初,在丞相之爭中,最後李善長踩著天下第一謀士劉伯溫的身子坐上瞭丞相的位置,擁有瞭“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和權力。因此,李善長自然而然成為淮西集團的“大哥大”瞭,其成員眾多,包括徐達、郭興、郭英、湯和、周德興,及“英年早逝”的常遇春等名將,個個都是精英。
而與此同時,唯一可以和淮西派抗衡的就是浙東派。朱元璋在攻占集慶後,為瞭擴張地盤,向江浙一帶進軍,朱元璋一邊攻城拔寨,一邊尋遍天下名士。結果在得到瞭朱升後,接連得到瞭浙東四傑:劉基、宋濂、章溢、葉琛。
事實證明,朱元璋的求賢若渴沒有白費,朱元璋在接下來和一生之中最大的敵人——陳友諒、張士誠的爭鬥中,正是因為以劉基為首的“浙東四傑”的陰謀陽謀,才最終破狼成功。

在最後北伐元朝的時候,面對明軍日益驕躁,唯有劉基(劉伯溫)勸告要放平心態,要保持平常心,要高度重視敵人,特別是王保保。最後果然應驗瞭他的話。可以說,朱元璋之所以能打下天下,軍功章裡有劉基一半的功勞。也正是因這樣,浙東幫的地位在明軍中還是很有分量的。
正如一山不容二虎,正是因為淮西派和浙東派並存,為瞭爭權奪勢,兩派之間的鬥爭就在所難免瞭。淮西派的大哥大是李善長,而浙東派的帶頭大哥是劉基。
朱元璋在選第一任丞相時,把李善長和劉基定為兩名最熱門的人選。甚至還一度決策不下。最後對兩人進行考試中,劉基過於“剛直”,李善長因為“圓滑”而最終得到瞭朱元璋的認可,從而坐瞭第一交椅。而本來朱元璋想把劉基屈居第二,封為禦史大夫。但劉基拒絕瞭,理由是自己才疏識淺,不能勝任。最後按他的意願,當瞭個小小的“弼馬溫”——禦史中丞(監察機構的言官首領)。
劉基本來無意和李善長爭權奪勢,然而,正如那句俗話:人在河邊走,哪能不濕鞋!你不犯人傢,並不代表人傢不犯你。很快,一個叫李彬的人就“犯”瞭劉基,沖突就此拉開序幕。李彬原本並不是一個知名人士,但因為他有關系——李善長的親信,很快就由幕後轉到瞭臺前。
因為李彬是當朝宰相李善長身邊的紅人,李彬很快就露出狐貍尾巴來,一是經常幹一些欺民奸淫的事兒,二是經常幹一些違紀犯法的勾當。總之,一句話,很快他就成瞭雄霸一方的土霸王。貪贓枉法,為所欲為,國傢剛建,就出瞭土霸王,老百姓對他自然是深惡痛絕。而身為監察機構“頭目”的劉基自然不會放任李彬胡作非為而不管。
擒賊先擒王,捉奸要捉雙。劉基為瞭掌握李彬的罪行,選擇瞭比狼還有耐心地守候著,終於現場逮住瞭李彬作惡犯事的事實和證據。於是,他二話不說就將他逮進大牢,並且準備擇日斬首示眾。
自己身邊的紅人不但被抓瞭,而且還要斬首示眾,這傳出去,作為一國之丞相的李善長臉往哪裡擱?李善長顯然是急瞭,一急,便直接去找劉伯溫說情。大意是說,我們都是老相識老搭檔瞭,不看僧面看佛面,這次就放李彬一馬。按理說身為一國之相,能這樣“委曲求全”來請求劉基刀下留情,是這需要很大的勇氣的。同時,已經很給劉基面子瞭。然而,一根筋的劉基卻執意要殺李彬。
“那就等皇上回來再裁決吧。”李善長弱弱地來瞭一句。
“不行,君子犯法與庶民同罪。李彬的罪大惡極,理應當斬,誰說情都沒有用。”劉伯溫強硬地回瞭一句。
李善長見劉基軟的不吃,不由大怒,很快來硬的:李彬你不能殺。就在劉基驚愕時,李善長說出瞭他的理由:誰要敢殺李彬,老天爺就會把他帶走。解析:京城一帶已經有好幾個月沒有下一滴水瞭,這是因為惹怒瞭天庭所致,如果現在再妄殺人的話,老天爺一震怒,你吃不瞭兜著走啊!
李善長說得有恃無恐,眼看搬出朱元璋都無效的情況下,選擇搬出老天爺來唬他。是啊,如果劉基殺瞭李彬後,天還是不雨,責任就歸劉基瞭。

然而,劉基不是嚇大的,他馬上直截瞭當地回復李善長六個字:殺李彬,天必雨。意思就是說,我隻要殺瞭李彬,老天定然會感動,感動之下定然會下雨。
就這樣,李彬的腦袋搬瞭傢。而就在李彬去閻王那裡報到時,李善長和劉基也就徹底決裂瞭。然而,這一次,老天卻很不給劉基面子,李彬死瞭,就是沒有下雨的跡象。這下,反攻倒算的李善長開始出招瞭——誣陷。並且還發動瞭他淮西幫的所有成員,結果很快一塊塊“磚頭”便堆到瞭朱元璋的辦公桌上。
這個時候,朱元璋就納悶瞭,老好人劉基不是“拾磚男”,而是“鉆石男”啊?怎麼一下子就成瞭眾人板磚的對象呢?怎麼一下子就成瞭眾矢之的瞭呢?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呢?盡管如此,朱元璋選擇的是沉默,一邊派人介入調查,他一邊不給任何回復。是啊,這樣的事,不能亂來,在事情沒有水落石出之前,不能亂下決定。
面對朱元璋的沉默,劉基卻寒瞭心。劉基原本以為憑自己這麼多年的努力,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沒有苦勞也有疲勞,總之,他這樣日理萬機地操勞,誰都可以不相信我劉基,但至少你朱元璋應該要相信我啊!
哀莫大於心死,於是,這一年的八月,劉基主動炒瞭朱元璋的魷魚——辭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