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乾隆才是清朝甘肅冒賑案的最後贏傢 不過該案件卻加速瞭大清的衰亡

乾隆才是清朝甘肅冒賑案的最後贏傢 不過該案件卻加速瞭大清的衰亡

時間:2019-05-30 10:51:49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清朝甘肅冒賑案到底是什麼樣的,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瞭解,給大傢一個參考。

大傢都知道,乾隆向來是個極其自信的皇帝,晚年的時候還號稱自己是“十全老人”。他的一生創下詩篇幾萬首,還讓那幫飽讀詩書的大學士給自己整理出個詩集,可詩的內容水平很是一般,常常令文臣們苦笑又無奈。可畢竟乾隆是處在康乾盛世,得瑟無法避免,得意也情有可原。可是小編還發現瞭乾隆皇帝也是有很大“污點”的。

據說這位乾隆寶可是康熙皇帝的頭號粉絲,而且一直把康熙爺當作自己的榜樣。就拿南巡這件事說吧,原本乾隆壓根是沒有這個心思去江南巡視的,完全是由於江南地區大臣的上書勸告才說服瞭他。他們表明,當初康熙爺也南下我們這六次,皇上您什麼時候也來啊?這簡直立馬打動瞭乾隆,也開始積極地去響應康熙爺的號召。第一次的南巡途中,官員們花費巨額的熱情招待不僅讓乾隆皇帝滿意至極,還另賞“有功勞”的官員。其他地方官員見瞭分外眼紅,導致之後,乾隆所到之處,那些官員們必大型修建行宮,進貢金銀珠寶,稀罕之物來迎合乾隆的口味愛好。然而,在這六次出巡中,無不摧殘的是老百姓的身心,南巡帶來的其實是勞民傷財,無不令各貪官大肆盤剝百姓,各奪好處,使得百姓損失慘重。

又在1781年間,乾隆要調兵平叛一場甘肅叛亂,可是卻很難在一時間內籌到軍餉。這時,有一位大臣自告奮勇地站瞭出來,提出為清軍捐銀四萬兩,那個人就是王廷瓚。這人簡直是貪官們的豬隊友哇,精明如乾隆,一琢磨便覺得不對勁,這是一筆巨額財產,你一個佈政使哪來這麼多銀子。於是乾隆立馬徹查王廷贊的傢產,也就牽引出瞭大清史上有名的貪污案件——甘肅冒賑案。此事查出來涉及的官員范圍廣,貪污的金銀珠寶等數量多,其造成的嚴重程度徹底使乾隆龍顏大怒,之後也如願以償地讓各大貪官紛紛落馬,狠狠地處置瞭這些罪惡深重的貪官。

又在這時,一主持抄傢的官員陳輝祖因被這些閃閃發亮的金銀珠寶鬼迷瞭心竅,順手給偷走瞭兩件,一對玉瓶和一件玉山子,僥幸地想著反正財物多,拿走一兩個沒人發現。很不幸的是,不久之後乾隆還真把他給揪住瞭。說來也可笑,乾隆之所以能發現兩件寶物的失蹤,是因為自己也垂涎瞭這兩個寶貝已久又不好意思討要,心想著總算能占為己有瞭,結果卻被陳輝祖捷足先登,你說乾隆氣不氣?陳輝祖該不該罰?於是,陳輝祖也隨王廷贊、王亶望等人而去。

這一事情還沒有結束,由於這規模巨大的貪污案,造成許多地方金庫虧空的局面,為解決這個問題,乾隆一氣之下,責令各地官員自己去解決填補這一空缺,同時還下令,以後就算是發生瞭自然災害也要當地官員自掏腰包,自想辦法。這一舉措加速瞭官場吏治腐敗,更是加快瞭大清衰亡。因為可想而知,清官束手無策還要給貪官背鍋,自己沒有錢不還又得搜刮老百姓的,於是產生瞭一種新的惡性循環,也可以說,當時乾隆根本就沒有解決好貪腐問題,善後問題和民生問題而令人失望。

這位精明的皇帝清除瞭貪腐分子,可他卻糊塗地沒有深入地瞭解整件事情的因果,隻看到瞭現象卻沒有理解到它的本質。因此,可以說,這一案件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以致此後數十年貪污大案迭起,制度與法治的弊端最終使大清王朝逐漸走向黑暗落寞。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