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中國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最卓越的功績就是推廣這個制度的發展

中國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最卓越的功績就是推廣這個制度的發展

時間:2019-05-30 20:50:50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古代歷史上英雄人物輩出,武則天的故事大傢聽過嗎?接下來小編跟大傢講講她的豐功偉績有哪些?

武則天作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即位年齡最大(67歲即位)、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終年82歲)。在她身上充滿著神秘而又傳奇的色彩。後世對其褒貶不一。而這首詩《女皇》是對武則天生命歷程的概述:“巾幗英才扭乾坤,一代女皇絕古今。雖為嫵媚入宮闈,卻因智謀贖尼身。孤鳳展翅騰龍位 弱女揮手伏眾臣。功過論爭千秋去,無字碑上遍詩文。”下面,請和筆者共品一代女皇武則天波瀾壯闊的一生。

武則天,名武曌,山西文水縣東人。為唐朝功臣武士彟次女,母親楊氏。十四歲入後宮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賜號“武媚”(正五品),但不久便將她冷落一邊。武則天做瞭12年的才人,地位始終沒有得到提升,在唐太宗病重期間,武則天和唐太宗的兒子李治建立瞭感情。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死後,武則天和部分沒有子女的嬪妃們一起入長安感業寺為尼,因為她與新皇帝唐高宗李治一直藕斷絲連。

唐高宗即位後專寵妃子蕭淑妃專寵,這使得皇後非常不悅。因此,永徽二年,皇後復召武則天入宮,企圖“以毒攻毒”,讓蕭淑妃失寵。可沒想到,武則天回宮後憑借高超的政治手腕打敗蕭淑妃,獲得高宗的寵愛,第二年便升為昭儀(二品),後還生下瞭她的第一個兒子李弘。久而久之,武則天不滿昭儀之位,動起瞭當皇後的念頭。王皇後和蕭淑妃結成一派,和武則天周旋於後宮。武則天不惜犧牲自己的孩子,誣陷以殺死王皇後,而後又害死蕭淑妃。因此,武則天成為瞭皇後,尊號為天後,與唐高宗李治並稱二聖,由於李治身體不佳,所以武則天時常幫助李治出謀劃策,治理朝綱,隨著時間的推移,武則天的權力越來越大。當李治病逝後,太子李顯繼位。武則天和李顯一起共同管理國傢。由於李顯不夠成熟穩重,武則天對他極為不滿。不久後,武則天就利用手中的權力廢除李顯,隨即又換上李旦做瞭皇帝。可是,李旦也未能坐穩皇位。武則天作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後臨朝稱制,期間,改名為“曌”。武則天認為自己好像日、月一樣崇高,凌掛於天空之上。於是,武則天決定自己治理天下,建立武周王朝,由此誕生瞭中國第一位女皇帝。

那麼武則天在位期間是有何過人的歷史功績呢?

武則天留諸史冊丹青的,絕不僅是以女子之身終登帝位,君臨天下二十年的傳奇人生;而是她打擊士族門閥,改進推廣科舉制,開啟平民政治的歷史貢獻,便是也將中國歷史中永難磨滅。

具體表現在,武則天為瞭廣攬人才,她發展和完善瞭大隋以來的科舉制度,增加殿試環節,鼓勵各級官吏舉薦 人才,還允許有才能的人自薦。武則天通過種種措施,打破瞭原有的傳統制度,為下層階級參政創造瞭更多的機會,成為武周政權的支柱。

武則天執政期間,註意地方吏治,加強對地方官吏的監察督促,興修農田水利。武則天的這些 措施,促進瞭農業生產的發展。因此,武則天統治時期,社會安定,農業長期繁榮發展。

另外,武則天實施瞭一系列政策鞏固瞭邊疆。唐太宗實行開明的民族政策,與周邊各族保持有好的關系。武則 天時期也做瞭很多努力。在她施政的年代裡,堅持邊軍屯田的政策,對邊區開發、減輕人民稅費,以及鞏固邊防都有著積極的作用。

武則天繼承並發展瞭貞觀之治,形成貞觀遺風,並為開元盛世奠定基礎。武則天統治時期,政治清明,經濟和文化不斷發展,形成一個強大、繁榮、文明的王朝。

武則天在一個男人獨權的年代,讓泱泱大國的數萬計男人俯首稱臣,一通天地江山。好一個不讓須眉!誠如宋慶齡對她的誠懇評價:武則天是“封建時代傑出的女政治傢”。她的歷史功過,恰如她給自己立下的那塊“無字碑”一樣,隻能由歷史去作出評論和判斷。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