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乃武與小白菜的冤案,為什麼會引發上百官員落馬?
嗨又和大傢見面瞭,今天小編帶來瞭一篇關於楊乃武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餘杭士子楊乃武應鄉試中舉,是浙江餘杭縣的鄉紳,他平時裡愛管閑事,喜歡抱打不平,為人仗義執言,為百姓疾苦奔走。為此還頂撞過官府,這也為以後他身陷囹圄埋下隱患。
餘杭知縣劉錫彤曾為濫收錢糧斂贓貪墨,被楊乃武聯絡士子上書舉發,斷瞭財路,心懷怨隙,心裡暗暗咬牙切齒尋機報復楊乃武。
畢秀姑相貌長得俏麗,又喜歡穿白衣綠褲,人送綽號"小白菜"。畢秀姑嫁給在豆腐作坊幫工的葛品連,畢秀姑和葛品連兩人租住在楊乃武傢的一間空閑房子裡。
楊乃武還經常給小白菜教書、認字,教她讀書,正因為如此,街坊鄰裡一些無所事事的地痞流氓就說起瞭飛短流長的閑話,當時街坊中有"楊吃白菜"的傳言,直指楊乃武與小白菜有私情。

葛畢氏畢秀姑的丈夫葛品連素來就有流火宿癥。後來葛品連舊病復發,於同治十二年十月初九暴斃身亡。葛品連的母親找來地保寫下呈狀上告,認為自己的兒子死得冤枉。知縣劉錫彤指使下,驗屍的仵作草率地確認為葛品連是砒霜毒殺。
知縣劉錫彤將畢秀姑抓回縣衙嚴刑拷打,讓她攀污楊乃武是奸夫,兩人合謀毒殺瞭葛品連。得到畢秀姑口供後,本來就對楊乃武不滿的知縣劉錫彤,終於找到一個報復他的良機。知縣劉錫彤將楊乃武抓回公堂三次夾棍大刑折磨,楊乃武三次昏死,拒不畫供。
劉錫彤將供詞“死者口鼻流血”改為“七孔流血”,並將楊乃武和畢秀姑一等人犯解送杭州府,將案情轉交給杭州知府陳魯。
杭州知府陳魯為瞭早日結案,於是對楊乃武嚴刑迫供,楊乃武多次昏死,最後他受刑不過,隻得供認是他給的毒藥。杭州知府陳魯以通奸殺夫之罪判決“楊乃武斬立決,葛畢氏凌遲處死”。
杭州知府將此案的判決結果上報浙江按察使蒯賀蓀,等待他的最終裁決。

楊乃武傢人不服,到杭州四處喊冤告狀,沒有結果。楊乃武胞姐楊淑英隻得帶上楊乃武的老婆詹彩鳳和孩子一傢大小上京告狀申冤。
楊乃武胞姐楊淑英曾在夏同善傢做過保姆,夏同善與刑部分管浙江司刑獄林文忠,將案卷送至軍機大臣兼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翁同龢手裡。
翁同龢認為此案疑點重重,趕到兩宮中向慈安太後、慈禧太後匯報瞭此案,說出自己心中的疑點。慈安太後、慈禧太後兩宮下旨,令刑部指派浙江巡撫楊昌濬重新審訊。
浙江巡撫楊昌濬明知此案是冤案,他為保面子和浙江一系曾參審此案官員的烏紗帽,竟依仗左宗棠擁兵邊疆之勢,復以“通奸謀命”上奏。劉錫彤又用重金賄賂瞭浙江巡撫楊昌濬左右官員,再次以嚴刑逼供畢秀姑,畢秀姑受不瞭燒紅銅絲穿乳極刑,再次誣供楊乃武指使殺人。
同治十三年楊淑英陪同詹彩鳳第二次進京,由夏同善引薦,求遍浙江籍在京官員三十餘人為楊乃武平反。由於楊昌濬涉嫌包庇下屬,欺壓浙江鄉紳,故不少浙江籍官員為楊乃武奔走,希望可以為楊乃武翻案。
最後此案終於驚動兩宮太後與恭親王奕,下令重審,刑部尚書桑春榮親審此案,在朝陽門外海會寺開棺重新驗屍。證實葛品連並非毒發身亡,乃得病而死,隻是骨頭表面發黴。
至此,一場震驚朝野的“楊乃武與小白菜”案終於得以宣告終結,楊乃武與畢秀姑獲無罪出獄。但楊乃武與畢秀姑二人因在獄中多次被嚴刑拷問,皆一身傷殘,而且楊乃武連功名也不能恢復。

這個案子平反昭雪以後,那麼在當時的清朝,政治環境中引起軒然大波,慈禧太後一下子連續發佈旨意,懲罰餘杭知縣劉錫同,遠發黑龍江判處流刑,餘杭知縣劉錫同勘驗不認真,導致這起冤案的發生他是罪魁禍首,發配黑龍江。
仵作沈祥以及其他相關人等30多位官員被革職、充軍或查辦,浙江巡撫楊昌浚、浙江學政胡瑞瀾,杭州知府陳魯一幹官員100餘位,革除頂戴花翎,永不續用,
這個案件紛紛揚揚的楊乃武、小白菜案以一大批官員的落馬而告終。廣大人民拍手稱快,這就是楊乃武、小白菜的真實案情。
楊乃武晚年以植桑養蠶度過餘生。光緒四年(1878年),曾短暫擔任《申報》主筆之職。1914年9月患瘡疽,不治身死。畢秀姑回到餘杭,出傢為尼,法名“慧定”,卒於193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