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趙普和趙光義在金匱之盟中充當什麼角色?原來是一場騙局

趙普和趙光義在金匱之盟中充當什麼角色?原來是一場騙局

時間:2019-05-31 13:46:08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金匱之盟”原來是一場騙局,不過是趙普和趙光義的一場交易,下面小編就為大傢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金匱之盟”已經被各種歷史素材廣為記載,但是令人可疑的是,這份杜太後的臨終密詔在太祖趙匡胤當皇帝的時候沒有被人提起,一直到趙光義弒兄篡位五年之後,才被趙普拿出來,但令人費解的是,趙普和趙光義素來不和,民間本來就有很多關於趙光義得位不正的傳說,又加上趙匡胤的兒子和弟弟都莫名其妙的死亡瞭,所以趙光義得位不正的可能性又大大增加瞭,但是此時偏偏趙普和趙光義聯手上演瞭這出好戲,不僅讓兩個人的恩怨勾銷瞭,還從中獲得瞭好處,所謂的“金匱之盟”不過是一場政治需要,是一場雙方得益的交易。

“金匱之盟”是指杜太後臨終之前,要兒子趙匡胤百年之後把皇位傳給趙光義,采用兄終弟及的方式傳承皇位,這份遺照由宰相趙普記錄,並將遺囑放於金匱之中,藏於太廟,趙光義和趙普都是參與陳橋兵變的重要人物,為建立大宋王朝立下不朽功勛,在宋朝建立之初,趙光義擔任開封府尹,趙普為樞密副使,剛開始的時候他們兩人和太祖趙匡胤關系很好,可是杜太後去世之後,他們三人的關系就發生瞭微妙的變化,趙匡胤也不想把皇位傳給趙光義,就逐漸削弱趙光義的權力,並且還逐漸提拔趙普,使得趙普一再升官,官職遠遠大於趙光義瞭。

後來趙普漸漸不滿權力的貪欲瞭,開始專權朝政瞭,他本來是宰相,可是他說的話就像趙匡胤的聖旨一樣,皇權和相權之爭漸漸浮出水面,趙光義卻想把開封府經營成獨立的小區域,這樣趙光義和趙普兩人不可避免的發生瞭矛盾,時常發生矛盾,後趙普公報私仇,抓住趙光義的幕賓不肯放過,想要狠狠打擊趙光義的囂張氣焰,借此進一步削弱趙光義的權力,後來趙普多次制造機會壓制趙光義,可以說他倆的關系已經是水火不容瞭,後來趙普的專權遭到趙匡胤的猜忌,趙普就失勢瞭。

如果杜太後真的留下遺照的話,趙匡胤臨時之時也會提及此事,畢竟有遺囑放在太廟,趙光義弒兄篡位後並沒有遺照的消息,面對天下人的質疑的時候也沒有拿出來,可見當時趙光義根本就不知道有“金匱之盟”這份遺照,再則如果有遺照的話,趙普自己親自寫的,他肯定知道太祖百年之後就是趙光義繼承皇位瞭,他巴結討好還來不急,怎麼會處處陷害他,這畢竟是在自尋死路,所以趙普也不知道這份遺照。

趙普在失勢之後,又面臨其他大臣的打壓,他一直鬱鬱寡歡,為瞭將他的政敵打敗,於是他想出瞭“金匱之盟”這一計來討好趙光義,他知道趙光義最大的心病,就是民間傳說他得位不正,不能讓天下臣民信服,於是他聯合趙光義演出這場雙簧戲,拿出來杜太後臨終的“遺照”,這樣一來立馬就得到瞭趙光義的歡心,然後就官復原職瞭,逮到機會就治政敵於死地,趙普和趙光義兩方受益,趙光義篡權奪位也有瞭完美的解釋,趙普也官復原職重新擔任宰相,所謂的“金匱之盟”根本就是這兩人的雙簧戲,根本就是一個騙局,隻不過是他倆為達到自己的政治目的的一場交易,趙光義能來這一手,也充分證明瞭他得位不正。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