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普為什麼會成為宋朝時期的宰相?真相是什麼
為什麼趙普會成為宋朝時期的宰相,這隻之間都發生過什麼事情的故事大傢真的瞭解嗎?今天小編給你們帶來全新的解讀~
提到瞭趙普,我們都知道他是趙匡胤的宰相,因為自己的表現出色,受到瞭趙匡胤的提拔,但是,這之間還有一件事在牽連著,就是趙匡胤能坐上皇帝的寶座,跟這老夫子是離不開的,最主要的還是自己的辦事能力強,簡單的說下宰相的奧妙吧,宰相隻是人們對歷代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那幾個人的統稱,宰相和猛將相對成文,既然猛將是勇猛的將帥之義,那麼宰相顯然也是個詞組,是主宰的輔相之義。
其實歷代的宰相各有各的名稱,就拿秦漢兩朝來對比,宰相有三個人,分別叫丞相,太尉,禦史大夫,隋,唐時期的宰相分別是尚書,中書,門下三省最高長官,充其量再增加臨時居位的宰相同中書門下三品,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五代時期沒瞭三省制,所以隻剩中書省最高長官是宰相,不過新增瞭個樞密使,也屬於宰相。宋朝的情況又是如何呢,用一句話先來概括一下,宋初,循唐五代之制,置樞密院,與中書對持文武二柄,號為二府。這可以說是宋朝宰相制度的最基本格局。
按照這種說法,宋朝初年的文宰相就是中書省裡的頭頭兒,武宰相是樞密院裡的頭頭兒。這麼說沒太大問題,但有兩點需要特別註意,一是所謂武宰相,隻是操持武備而已,跟漢朝的太尉有很大的不同。比如漢初太尉周勃,是有權調動軍隊的,劉邦死後,呂氏傢族想奪取劉傢天下,周勃可以調兵鎮壓。宋朝不行,因為趙匡胤深知任何一個大臣手裡攥著槍桿子,對他都是巨大威脅。可軍隊不能沒人管,怎麼辦,那就派幾個人當樞密使,樞密副使,不過有話在先,你們隻能操持軍隊的具體事兒,有重大事件及時向皇帝匯報,任何人都別想調動一兵一卒。
咱們挺熟悉的虎符,在宋朝絕對沒用。二是中書省裡的頭頭兒不隻是一位,這是從前朝就定下的規矩,主要是為瞭分散權力,宋朝統治者當然也不可能隻設一個中書令就拉倒。宋朝的文宰相至少是兩人這裡指的是正宰相,此外還有副宰相數人呢,有時候設三個宰相。有人會問,唐朝雖然設三個宰相,可他們分屬於三個部門,各司其職;宋朝的宰相紮堆兒在中書省裡,怎麼區別誰是首相,誰是次相,誰是第三位的宰相呢,為瞭更明確區分幾位宰相的次序,咱們拿宋朝建國之初從後周接收過來的三位宰相為加以說明。
范質是自守司徒兼門下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昭文館大學士,參知框密院事依前守司徒,加兼侍中。王溥是尚書右仆射兼門下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監修國史,參知樞密院事加守司空,兼門下侍郎,同平章事魏仁浦,同日,自框密使,行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土加尚書右仆射兼中書侍郎,這個排序絕不能變。我們來比較一下三個人官稱的異同,全部相同的部分,這第一范質為昭文館大學士,王博為監修國史,魏仁浦為集賢殿大學士難道宰相和昭文館集賢殿還有關系,沒錯兒,這就是宋朝前期區別宰相次序的最重要標志。
宋朝原則上設兩位首相,文修史,首相領焉,集賢,次相領焉對照上面三位宰相的官稱一看就明白瞭范質,王應該是首相,魏仁浦是次相,首相怎麼可能有兩個人呢,原來這也隻是個權宜之計,把本該屬於首相一人的昭文和修史分攤到瞭兩個人身上,讓他們都感到自己是首相,不過王博心裡應該很清楚,他的本官可是尚書右仆射兼門下侍郎,人傢范質是守司徒兼門下侍郎,差著一大截子呢,這樣安排在當時是出於最大限度地優禮後周老臣,同時又給後來任命宰相提瞭個醒兒,別再來並列第一瞭,還是按規矩明確些為好。
這個特殊年代過去之後,如果置三位宰相,那麼帶昭文館大學士的那位為首相,稱為昭文相,帶監修國史的那位為次相,稱為史館相,帶集賢殿大學士的則為第三相,稱為集賢相,如果兩個宰相,那麼首相便將昭文館大學士和監修國史都挑起來,剩下個集賢殿大學士留給次相,然而這隻是個大概的模式,朝廷委任宰相絕不是鬧著玩兒的,必須考察得十拿九穩才敢放這個權,哪怕還有一絲一毫拿不準,也要留出充分的餘地,還拿宋初三位宰相來說,趙匡給足瞭他們面子。
四年後的乾德二年正月戊子,三相同時被罷免,因為這三個人已經不適應新形勢的需要,趙匡胤把擁立他當皇帝的趙普推到瞭宰相的位置上。這一年正月庚寅,趙普自樞密使加門下侍郎,集賢殿大學士。壬寅,加監修國史。需要說明的是,從這一天起,滿朝隻有趙普一位宰相,一直到開寶六年,這十年裡,一直是趙普獨相。您可能會問,既然是獨相,當然應該是首相啊,為什麼不給人傢昭文館大學士和監修國史的待遇,隻給人傢一個二三等的集賢殿大學士,還是後加上去的呢,這應該理解為趙匡胤統治的靈活性。
誰規定當瞭宰相必須要加昭文相和史館相瞭,這個精心的安排,說明趙匡胤對趙普雖然感激不盡,也認為此人確實具有經邦治國的大才幹,但對他的為人還不太放心,考察一段再說吧。果然,一年多以後,趙匡胤才把昭文館大學士的最高鬥銜給瞭趙普。我們從整件事情來看,宰相就是除瞭皇帝一個一人之上萬人之下的位置,可以說是非常的牛,趙普能當上這個宰相完全是靠自己的努力爭取的,跟趙匡胤當皇上也有很大的關系,趙普也是趙匡胤欣賞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