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皇帝臨死前要立鄭貴妃為皇後,群臣卻不樂意瞭

皇帝臨死前要立鄭貴妃為皇後,群臣卻不樂意瞭

時間:2019-05-31 13:48:11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今天小編為大傢帶來瞭一篇關於鄭貴妃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在明王朝,說到最受寵愛的妃子,就應該是明憲宗的萬貴妃和明神宗的鄭貴妃瞭。在小玨看來,萬貴妃對於明憲宗,給予的更多是一種母愛,而說到地地道道的愛情,恐怕明神宗和鄭貴妃之間,才更為純粹和深沉。

鄭氏是在萬歷九年時選秀入宮的,次年就被封為淑嬪。要說她的到來,時機並不算太好,因為在此之前,宮中已經進行過選秀,皇後和重要妃子的位置已經有瞭人選,而且依然年輕貌美。但是,鄭氏卻憑借自己獨有的魅力,脫穎而出,成為瞭萬歷心頭所愛。

在明朝,除瞭早期的妃嬪是從功臣的子女中選出,以達到籠絡的目的外,中後期的妃嬪都是從民間或者低級官吏人傢選出,為的是避免外戚坐大。這些女子成長經歷單一,沒見過大場面,見到皇帝往往膽戰心驚。據說鄭氏就不同,她有姣好的容顏,曼妙的身材,更能夠和皇帝談笑自若,甚至敢開玩笑。這反倒引起瞭萬歷的興趣,加上鄭貴妃懂詩文,更是被當做知音。

在當上淑嬪之後,僅僅一年,鄭氏就被封為德妃。也就是這一年,她生下瞭皇次女朱軒姝。盡管隻是一位公主,萬歷依然開懷不已,冊封其為雲和公主的同時,也加封鄭氏為貴妃。也就是說,短短數年時間,鄭氏就從一個新入門的嬪,升到瞭僅次於皇後的貴妃,這種速度,簡直讓人眩暈。

鄭貴妃的專寵,並沒有冷卻,事實上也證明,終萬歷一生也沒有片刻的消退。在萬歷十四年,鄭貴妃又生下瞭皇三子朱常洵。寵妃生子,讓萬歷高興得無以復加,在鄭貴妃出瞭月子之後,馬上舉辦瞭冊封典禮,再次晉封其為皇貴妃。

皇貴妃本來就是副皇後的地位,當時的王皇後失寵無子,六宮之中當然由鄭貴妃做主。在巨大的寵幸面前,鄭貴妃也不禁飄飄然,根本不把皇後放在眼中,獨斷專行,打壓各個嬪妃,後宮之中遍佈耳目,而明神宗根本不予理會。他認為鄭貴妃做的一切都是對的,這也許就叫做愛情吧。

然而,鄭貴妃還是想走到最後一步,當上皇後,成為任何慶典、儀式、宴會中名正言順陪伴皇帝的那個女人。明神宗也很支持,他也願意和自己最愛的女人攜手進退。他們面臨的最大阻礙,就是萬歷的結發妻子王皇後。

要麼王皇後被廢,要麼王皇後去世,都能讓鄭貴妃如願以償。可是,王皇後賢惠,而且對萬歷的母親李太後非常恭謹,也避免和鄭貴妃發生任何沖突,實在找不到把柄。王皇後身體健康,後來還是和萬歷同年去世的,這一條路也很難走通。而且,有幾次王皇後身體抱恙,京師甚至傳出萬歷和鄭貴妃要加害皇後的謠言,連首輔沈一貫都過問此事,這也讓明神宗不敢輕舉妄動。

最後就隻剩下一條路可走瞭,那就是王皇後無子,隻要朱常洵當上太子,鄭貴妃就可以名正言順取皇後而代之。然而,擋在這個目的之前的,又變成瞭朱常洵的哥哥朱常洛。

朱常洛比朱常洵大四歲,按照嫡長制的原則,是鐵定的太子。然而,萬歷卻始終不願意立儲,就是為瞭給朱常洵機會。明朝士大夫們,為瞭維護正統地位,開始與萬歷抗爭,最終造成瞭“國本之爭”。

立誰為太子,並不再是皇帝的私事,而是關系到大明合法性的大事。為瞭讓朱常洛當上太子,先後有首輔四人被逼退,三百多位官員被懲處,一百多人被罷官、解職、發配、梃杖。最終還是以萬歷的讓步,群臣的勝利而告終。

這也就是說,鄭貴妃當上皇後的最後希望也破滅瞭,萬歷連讓自己心愛女人的願望都滿足不瞭,自然是萬分愧疚。在他駕崩之前,王皇後已經去世三個月瞭,他臨死之時,下遺詔要立鄭貴妃為皇後。而且,他生怕大臣們不願意,還大聲疾呼:立貴妃為後。

隻是,在位時是皇帝,死後卻是枯骨而已,沒有任何約束力可言。大臣們認為,明神宗之所以怠政不上朝,就是因為鄭貴妃是紅顏禍水。因此,沒有人會將其當回事。繼任皇帝是朱常洛,對鄭貴妃更是記恨,哪怕他隻當瞭一個月皇帝就駕崩瞭,繼任的明熹宗天啟帝也還是朱常洛的兒子。因此,鄭貴妃依舊沒有當皇後的可能,而且,皇帝都死瞭,怎麼當皇後?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