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員退休之後有沒有退休金 他們是怎麼生活的
還不知道:古代官員退休怎麼生活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為大傢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
像在古代的時候是沒有退休金的,但是有的可以分發一些田地用來養老的,在古代的時候官員退休瞭叫做把官還給瞭皇上,這個制度是從周朝和漢朝開始的,等官員的年齡到瞭70歲的時候就要退休瞭,退休的條件是有老病或者殘疾這些。而且漢代的時候有規定過,俸祿達到2000石的人退休之後可以領到原來的三分之一。功勞特別多的人還可以享受原來的俸祿,而那些到70歲身體有問題的官員在退休的時候還可以一次性拿到一些賞賜,比如像黃金、車馬、房子、糧食等等這些。

在後來的明朝開始朝廷就把退休的年齡提前瞭十年,官員隻要滿瞭60歲就開始勸說官員讓他們退休,在1380年的時候,朱元璋發佈瞭詔令“隻要官員滿60歲就要把官位交還給朝廷”在1491年的時候明孝宗又頒發瞭一條詔令“隻要願意退休者不分年齡隨時可以把官位交還給朝廷”。在明朝的時候就有一位開國的功臣,在幫助朱元璋安定瞭天下以後不到60歲的時候就退休瞭,而且退休以後還在享受一半的俸祿。其實朝廷一般是不給發退休金的,像有功勞的人才會有的或者如果傢裡特別困難的時候,你也可以申請每個月提供一定的糧食一直到終身。

中國古代的最普通的老百姓而言,養老的話是需要傢裡面的小一輩去養的,而且為瞭傢裡面的小一輩贍養老人的義務,在周朝的時候實行瞭傢裡面有老人的可以減除統治者強制百姓承擔的無償勞動。如果傢裡面歐80歲以上的老人,就可以免除傢裡面一個人不用去做無償的勞動,如果傢裡面有90歲以上的老人就可以免除全傢人的無償勞動的政策。
在漢朝的時候就開始以孝治天下的政策瞭,那個時候特別註重養老的問題。對養老方面有著特別嚴格的規定,比如:一個老人上街上去擺攤的話,有的時候還給免除瞭租稅。而且那個時候還規定瞭如果傢裡面的人不贍養老人的話,是要在熱鬧的市場上判死刑的,並且要把屍體暴露在街上。對傢裡的長輩不尊重的也是重罪,殺長輩和毆打長輩也是要受到死刑的,當時的漢朝是最關心老人和讓年長者最有尊嚴的地方。

在唐朝的時候還流傳瞭一句話:傢裡父母還健在的,不可以存私房錢要把錢都上交給父母,也不可以分傢,傢裡的子孫也不可以出門太遠這樣的現象否則就要被定罪。唐朝還實施瞭80歲以上的可以獲得二石米和五段綿帛。100歲以上的可以得到四石米和十段綿帛,來達到尊重老人的政策。
在清朝宋朝和明朝的時候為瞭更好的贍養老人,他們還發佈瞭一條詔令,對傢裡有80歲以上的老人可以對傢裡面的一個人免除賦稅。而且如果因為傢裡太貧困導致老人自殺的也是要判罪的。
其實古代對老人的關註和投入是一種自覺和職責,因為咱們中國都是以孝治國的,孝順是咱們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點和支撐點。